古代文学作品赏读·《庄子·秋水》
古代⽂学作品赏读·《庄⼦·秋⽔》
《庄⼦·秋⽔》(节选)
秋⽔时⾄,百川灌河,泾流之⼤,两涘渚崖之间,不辩⽜马。于是焉,河伯欣然⾃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顺流⽽东⾏,⾄于北海,东⾯⽽视,不见⽔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望洋向若⽽叹⽈:“野语有之⽈:‘闻道百,以为莫⼰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之难穷也,吾⾮⾄于⼦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之家。”
北海若⽈:“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11,拘于虚也12;夏⾍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13;曲⼠不可以语于道者14,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海,乃知尔丑15,尔将可与语⼤理矣16。天下之⽔,莫⼤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不盈;尾闾泄之17,不知何时已⽽不虚18。春秋不变,⽔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19,不可为量数。⽽吾未尝以此⾃多者20,⾃以⽐形于天地,⽽受⽓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之在⼤⼭也21。⽅存乎见少22,⼜奚以⾃多2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泽乎24?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之在⼤仓乎25?号物之数谓之万26,⼈处⼀焉。⼈卒九州,⾕⾷之所⽣,⾈车之所通,⼈处⼀焉。此其⽐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27,三王之所争,仁⼈之所忧,任⼠之所劳28,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多也,不似尔向之⾃多于⽔乎?”
河伯⽈:“然则吾⼤天地⽽⼩毫末,可乎?”
北海若⽈:“否。夫物量⽆穷,时⽆⽌,分⽆常29,终始⽆故30。是故⼤知观于远近31,故⼩⽽不寡,⼤⽽不多,知量⽆穷32。证曏今故33,故遥⽽不闷,掇⽽不跂34,知时⽆⽌。察乎盈虚,故得⽽不喜,失⽽不忧。知分之⽆常也35。明乎坦涂35,故⽣⽽不说37,死⽽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之时,不若未⽣之时。以其⾄⼩,求穷其⾄⼤之域38,是故迷乱⽽不能⾃得也。由此观之,⼜何以知毫末之⾜以定⾄细之倪39,⼜何以知天地之⾜以穷⾄⼤之域?”
河伯⽈:“世之议者皆⽈:‘⾄精⽆形,⾄⼤不可围40。’是信情乎41?”
北海若⽈:“夫⾃细视⼤者不尽,⾃⼤视细者不明。夫精,⼩之微也;垺,⼤之殷也42,故异便43,此势之有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44。⽆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45;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46。是故⼤⼈之⾏,不出乎害⼈,不多仁恩47;动不为利,不贱门⾪。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不多⾷乎⼒,不贱贪污。⾏殊乎俗,不多辟异48;为在从众,不贱佞谄;世之爵禄不⾜以为劝,戮耻不⾜以为辱;知是⾮之不可为分,细⼤之不可为倪49。闻⽈:‘道⼈不闻,⾄德不得,⼤⼈⽆⼰50。’约分之⾄也。”
河伯⽈:“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倪贵贱51,恶⾄⽽倪⼩⼤?”
北海若⽈:“以道观之,物⽆贵贱;以物观之,⾃贵⽽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以差观之52,因其所⼤⽽⼤之,则万物莫不⼤;因其所⼩⽽⼩之,则万物莫不⼩。知天地之为稊⽶也,知毫末之为丘⼭也,则差数等矣53。以功观之,因其所有⽽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之,则万物莫不⽆。知东西之相反,⽽不可以相⽆,则功分定矣54。以趣观之55,因其所然⽽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之,则万物莫不⾮。知尧、桀之⾃然⽽相⾮,则趣操睹矣56。昔者尧、舜让⽽帝,之、哙让⽽绝57;汤、武争⽽王,⽩公争⽽灭58。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桀之⾏,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59。梁丽可以冲城60,⽽不可以窒⽳,⾔殊器也。骐骥骅骝,⼀⽇⽽驰千⾥,捕⿏不如狸狌,⾔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不见丘⼭,⾔殊性也61。故⽈,盖师是⽽⽆⾮62,师治⽽⽆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是犹师天⽽⽆地,师阴⽽⽆阳,其不可⾏明矣。然且语⽽不舍,⾮愚则诬也。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徒。默默乎河伯,⼥恶知贵贱之门,⼤⼩之家63!”
河伯⽈:“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吾辞受趣舍64,吾终奈何?”
北海若⽈:“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65;⽆拘⽽志66,与道⼤蹇67。何少何多,是谓谢施68;⽆⼀⽽⾏,与道参差。严乎若国之有君69,其⽆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70,其⽆私福;泛泛乎若四⽅之⽆穷,其⽆所畛域71。兼怀万物,其孰承翼72,是谓⽆⽅。万物⼀齐,孰短孰长。道⽆终始,物有死⽣,不恃其成73;⼀虚⼀满,不位乎其形74。年不可举75,时不可⽌;消息虚盈76,终则有始。是所以
掇怎么读
语⼤义之⽅77,论万物之理也。物之⽣也,若骤若驰,⽆动⽽不变,⽆时⽽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化。”
河伯⽈:“然则何贵于道邪?”
北海若⽈:“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78,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德者⽕弗能热,⽔弗能溺,寒署弗能害,禽兽弗能贼。⾮谓其薄之也79,⾔察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故⽈,天在内,⼈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之⾏,本乎天,位乎德,蹢躅⽽屈伸80,反要⽽语极81。”
⽈:“何谓天?何谓⼈?”
北海若⽈:“⽜马四⾜,是谓天。落马⾸82,穿⽜⿐,是谓⼈。故⽈,⽆以⼈灭天,⽆以故灭命,⽆以得殉名。谨守勿失,是谓反其真。”
(据1996年岳麓书社点校《诸⼦集成》本《庄⼦集解·秋⽔》)
【注释】
时:按时令。灌:奔注。河:黄河。泾:直流的⽔波,此指⽔流。涘(sì):岸。渚(zh):⽔中的⼩块陆地。崖:⾼的河岸。不辩:分不清。旋:转,改变。望洋:茫然抬头的样⼦。伯夷:商孤⽵君之⼦,
与弟叔齐争让王位,被认为节义⾼尚之⼠。⼦:原指海神若,此指海⽔。长:永远。⼤⽅之家:有学问的⼈。    11鼃:同蛙。    12虚:同“墟”,居
住的地⽅。    13笃:固。引申为束缚、限制。    14曲⼠:孤陋寡闻的⼈。    15丑:鄙陋,缺乏知识。    16⼤理:⼤道。    17尾闾(l吕):海的底部,排泄海⽔的地⽅。    18虚:流空。    19过:超过。    20⾃多:⾃夸。    21⼤:同“太”。    22⽅:正。存:察,看到。见:显得。    23奚:何,怎么。    24礨:⽯块。礨空:⽯块上的⼩空洞。⼤泽:⼤湖泊。    25稊⽶:泛指细⼩的⽶粒。    26号:称。    27连:继续。    28 “仁⼈”⼆句:仁⼈:指专门讲仁义的儒家者流。任⼠:指⾝体⼒⾏的墨家者流。墨家以任劳以成⼈之所急为⼰任,故称。    29分:分性、秉赋。⽆常:不固定。    30故:同“固”。    31⼤知:⼤智⼤慧的⼈。    32知量:知道物量。    33曏:明。故:古。    34 “故遥”⼆句:闷:昧,暗。不闷:不昏暗,即“明⽩”。掇:伸⼿可拾,表⽰近。跂:通“企”,求。不跂:不可企求。    35分:界限,盈虚得失的界限。    35坦涂:⼤道。涂,同“途”。    37说:通“悦”。    38⾄⼤之域:⽆穷⼤的境界。    39倪:头绪,引申为标准、界限。    40不可围:不可限制,没有范围。    41信:真实。    42垺:同“郛”郭,城墙。殷:盛⼤。    43便:通“辨”。异便:不同的区别。    44期:凭借。    45数:数字。46不期:不可能。    47 ⼤⼈:得道的⼤⼈先⽣。多:赞美、歌颂。    48辟异:傲慢怪辟。    49倪:标准。    50道⼈:得道的⼈。不闻:不求名声。⾄德:品德极⾼的⼈。不得:不⾃显其德。⼤⼈:伟⼤的⼈。⽆⼰:忘我。    51恶⾄:什么标准。 52差:差别。    53差数:差别的概念。等:相同。    54功分:
功利的性分。    55趣:通“趋”,思想倾向。    56操:主观标准。睹:可见。    57之:燕国相,名⼦之。哙:燕王,名哙。燕王哙于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苏代之说,让王位给国相⼦之,燕⼈不服,⼤乱。齐乘机伐燕,杀哙与⼦之,燕国也⼏乎灭亡。    58⽩公:⽩公胜,楚平王孙,他⽗亲太⼦建,因受陷害⽽流亡国外,⽣⽩公胜。后来⽩公胜回国,为了争夺政权发动武装,事败⾝亡。    59常:不变的规律。    60丽:通“欐”,屋栋。    61性:才性。    62师:推崇。    63⼥:汝。门、家:范围、界限。    64趣:求取。    65衍:通“延”,发展。反衍:反⽅向发展。    66⽆:勿。⽽:你。    67道:⼤道。蹇:阻塞,引申为抵触。    68谢:代谢,衰落。施:移,转。    69严:通“俨”。有:语助词。    70繇繇乎:坦然⾃得的样⼦。社:⼟地神。    71畛域:疆界。    72翼:庇爱,偏护。  73成:万物之成形。    74位:守住、固定。不位:不固定。    75举:提取。    76消:消亡。息:⽣长。    77⼤义:⼤道。⽅:⽅向、原则。    78权:权衡轻重⽽应变。    79薄:迫近,引申为触犯。    80蹢躅:或作“踯躅”:进退的样⼦。    81反:通“返”。极:尽。    82落:络,笼住。
【教学提⽰】
⼀、《庄⼦》简介与本篇题解
庄⼦名周,战国时蒙(今河南商丘)⼈。⽣卒年⽉不详,⼤约与孟⼦同时⽽稍后。庄⼦继承和发展了⽼⼦的思想,被后世并称为“⽼庄”。
《庄⼦》⼀书,包括内篇七篇、外篇⼗五篇、杂篇⼗⼀篇,共三⼗三篇。⼀般认为内篇⼤体为庄⼦⾃著,外篇和杂篇则是后学所作。庄⼦认为⼀切事物经常在变化着,⼈对于这种变化是⽆可奈何的,只有服从。因此他主张“⽆为”,放弃⽣活中的⼀切⽃争。⼜认为⼀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连⼈的认识也如此。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切事物的质的差别。庄⼦的⽂章,想象⼒很强,⽂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彩,并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学语⾔影响很⼤。
本篇借⼀个虚构的寓⾔故事,通过河伯与北海若之间的对话,阐发了万物平等的道理。在本篇中,通过北海若之⼝,否定了⼀切事物的质的差别,认为⼤⼩、贵贱、寿夭、⽣死、是⾮、善恶、得失、荣辱等都是⼀样的。他所寻求的是⼀种⽆是⾮、⽆得失、⽆荣辱的虚⽆缥缈、逍遥漫游的精神状态。
⼆、“万物等⼀”的精神境界
“齐物论”是《庄⼦》思想的核⼼所在。“齐物”,是说庄⼦认为世间的事物没有本质的区别,所谓是⾮、⼤⼩、得失、善恶等,都是相对的。万物都是“道”的体现,因⽽是齐同的,那么⼈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评论,当然也应该是齐同的。本篇通过河伯见海神的寓⾔所阐发的正是这样⼀个道理。在故事中,海神先说明了⼤与⼩的差别是相对的,因此⼤与⼩应该不存在质的区别,由此引伸,将善恶、是⾮、成败都纳⼊等⼀之中。他从“道”的⽴场来看待万物,万物都等齐⼀体,物与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切都随着“道”的变化⽽变化,随着时间的流转⽽不同。因此真正的智者要顺应天地的变化,复归⾃然和本真。
庄⼦不仅站在个⼈的⽴场上看待世间万物,⽽且站在宇宙的⾼度看待世间万物,于是他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和物我的分别,达到了这样⼀种“万物等⼀”的精神境界。
三、异彩纷呈的寓⾔故事
庄⼦⾃其书“寓⾔⼗九,重⾔⼗七。”寓⾔是庄⼦经常⽤来阐明哲理的⼿段,同时也是《庄⼦》⼀书的特⾊所在。《庄⼦》的寓⾔,以“谬悠之说,荒唐之⾔,⽆端涯之辞”,描述了众多形形⾊⾊、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庄⼦》的寓⾔表现出超常的想象⼒,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刘熙载称赞《庄⼦》的寓⾔为“意处尘外,响落笔端。”
《庄⼦》的哲学思想博⼤精深、深奥⽞妙,单纯通过概念和哲学推理来表达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和暗⽰。因此,《庄⼦》常以寓⾔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喻象征的⼿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让读者从奇特荒诞、⽣动形象的寓⾔中去体味、领悟深刻的哲理。同时,《庄⼦》寓⾔中的奇丽诡谲的艺术形象,⼜是深沉情感迂回曲折的流露,带有强烈的个性⾊彩。
在本篇中,河伯与北海之神若都不是真实存在的⼈物,他们都是虚构出来的寓⾔⼈物。庄⼦通过他奇幻的想象,由河伯的游历,引出海神若,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层层譬喻,阐发了“齐天地,同万物”的道理。⼆⼈之中,海神若思想深刻⽽睿智,寄托了作者的精神和⼈格追求;河伯则更世俗化,更像⼀个凡⼈,同时也显得更加⽣动、⾃然。
四、注意注释中⿊体字词语
【思考与练习】
1.《庄⼦》是怎样⼀部书?其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2.结合本篇内容,谈谈《庄⼦》中的“齐物”思想。
3.结合本篇谈谈《庄⼦》中寓⾔的运⽤?
(选⾃宁稼⾬主编《新编⼤学语⽂教程》,北京交通⼤学出版社2010年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