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白兰花供晶盘中,倚此赏之”
忽然想起,这时节街上该有很多阿婆卖白兰花和茉莉花做的花串儿了。
茉莉花也罢了,白兰花因为难种,每年只有这最热的时候,我才能在卖花婆婆的小摊子上见到它们。
任淡如摄撷
摊子很简陋,串花的细铁丝也简陋,阿婆们也知道铁丝不好看,串起茉莉的时候会把茉莉的花梗掐长一些,铁丝就藏在淡绿的花梗里头。
但白兰花就不行了,不象茉莉花是七八朵一串,白兰花常是两朵一串,用细铁丝扭在一起,铁丝不但藏不起来,还得留长一些,拗出一个弧度来——这样买下白兰花的女子,才可以随手别在扣子或者衣襟上,让周身暗暗地散出幽香。
白兰花是很香的。
早些年我做十二花露的时候,夏天挑的花就是白兰花,其实做好了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后来友人问我,是不是还有白兰花做的花露,她说,初时拿到手也没觉得特别,过了一年打开时,那香气,“实在惊艳”。
故而,金兆蕃说白兰花是可以缀罗襟、欹绣枕的。
暗沁甜香,明镌软玉,楚畹余芳犹剩。旖旎玲珑,开及晚妆才竟。缀罗襟、珠汗融初,欹绣
枕、玉颜娇并。忆年时,茉莉低鬟,鸾钗新换鬓边影。芳姿邢尹自别,谁状南方草木,嘉名持赠。领略温黁,吟遍云晨烟暝。剪蔻梢、雨绽春含,拈桂蕊、露馨秋凝。问何如、蝶后蝉前,一簪风味省。
——金兆蕃《绮罗香》
金兆蕃是清末、民国年间的人。
白兰花簪襟这个风气,民国是出了名的。
三十年代的上海有首老歌,唱道“白兰花,簪在鬓上,插在襟上……”据说那个年代,苏沪杭的小太太们都爱戴白兰花,或者别在大襟衫的纽扣上,或者用手绢包好,放在贴身的旗袍里面。
爱戴白兰花的不止苏沪杭的小太太们,天津的小太太们也爱。有篇文章里说“天津的妇女素来有佩戴芭兰的习惯,从作姑娘时,就喜欢在旗袍的大襟上别上一支芭兰花,一路行走,一路清香”,这里的“芭兰”就是白兰花,天津人叫它“芭兰”,或者 “芭儿兰”。
民国的天津和上海,都是很时髦的城市啊。簪白兰的那些女子,一定都很美,很美。
奇怪的是,上海卖白兰花的都是老婆婆,天津卖芭兰的都是汉子,他们也不只卖芭兰,他们的提盒里,上层是垫着麻叶的芭兰和茉茉花串儿,下层是覆着荷叶的凤仙花,染指甲的,天津人不叫凤仙,叫“海蒳儿”,吆喝起来时, “芭兰花哎……海蒳儿呃”,真是别有风味的,不输与老式留声机里“白兰花,簪在鬓上,插在襟上,爱人永远在心上……”的旖旎。
这旖旎,是炎暑中生出来的风情。
白兰花和茉莉花、栀子花并称夏日三白,这三白是有点打破了“好看的花不香”、“香的花不好看”这句魔咒的,它们都香,都好看。
白兰是木兰科、含笔属的乔木,可以生得很高大,花开的时候,花瓣瘦瘦长长的,纤细玲珑,但这样恣意打开的白兰花我们一般看不到,我们能在小摊子上见到的是那种花瓣没有打开的、纤细地垂在襟前的一朵旖旎玲珑。花瓣打开了,就不好卖了。故而,白兰花在花苞初开的时候,花匠们就会用一个笔杆粗细的纸管套在花苞上,让它在纸套里长成纤细的样子。
没见过白兰花的人常有误解,以为白兰花是白玉兰,尝见有一篇文章里写过,说江南的夏日,有老婆婆在篮子里装了茉莉花、栀子花和白玉兰,走街串巷地叫卖夏日三白,可是白玉
兰开花是在二月,花朵硕大馥郁,有一只手掌那么大,白兰花顶多只是像手指那么纤长——虽然它们都一样的香,一样有白和兰两个字,一样在植物学里都归于木兰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