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孔子之道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译文】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The Master said: "Were holding a whip a right way to be a rich man,I would pursue.But since there is no sure way to be rich,I would like to perfer the path I love."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The Master said: "I find the happiness of eating coarse rice ,drinking water and benting arm as pillow.For me ,wealth and honor through illegal means are floating clouds ."
孔子之道
儒家伦理价值观诸如“和为贵”“见义勇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乃至“舍生取义”以及“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等, 历经悠久的深沉积
淀,潜移默化,已经与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融为一体, 藏于灵魂深处,支配着我们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
道不能简单地通过用命题“道是什么”来表达,但可以间接地用“道不是什么”来表达,再高一层的境界是什么也不说,就是无言。道是不可说的,道本身就是无处不在的,又何必言。
孔子之道是孔子精神的核心。道,是中国哲学的根源性观念之一,在中国哲学发展中,道扮演着任何其他概念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孔子是真正体悟天道的人,道也是他一生致力于体悟、探求、奋斗的境界、目标和理想.道是孔子对生命根源意义的把握。
从“儒--士--道”的逻辑来看,孔子在“道”这个问题上有过相关的阐述。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以上只是孔子关于道的部分论述,孔子关于道的论述很多。《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哲。在德行方面有,颜渊,闵子骞等;在言语方面有宰我,子贡等;在政事方面有,冉有,季路等;在文学方面有,子游,子夏等。
《论语》其实是孔子条理化自己的叙说,孔子的道体现在他的著述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追求的道,体现了他的精神思想。
在为政方面,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孔子极力提倡,以德治民。
在礼乐方面,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他认为礼的作用除了有“别”——区别人的社会等级的一面,还有“和”——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面。孔子强调政治与社会的秩序性,主张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
在阐述君子的方面,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以人的道德情操,言行举止来规定君子。
在讲述仁的方面,子曰:行言令,鲜矣仁。子曰:刚毅木讷,近仁。仁的思想可以说是孔子精神的深刻体现。
道在《论语》中至少有如下几种含义:(1) 道是指道路,如“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阳货》)“中道而废”等等,这是道的古义,也是本义。(2) 道是指言说、表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
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乐道人之善”之道即是称赞、称道、言说;“夫子自道也”, (《宪问》) 道即表述、言说。(3) 道即引导,引伸为治理。“道千乘之国,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4) 道是技艺。“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子张》)(5) 道是指规矩、处事的原则。“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为政》)(6) 道是合理的方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里仁》)(7) 道是指公正、合理。《论语》中经常出现的“邦有道”、“邦无道”,“天下有道”,“天下无道”等等。(8) 道是目标、理想。“隐居以达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季氏》)(9) 道是指思想、学说、
主张等,如“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参乎! 我道一以贯之”。(《里仁》)“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公冶长》)(10) 道是指精神价值和终极信仰,如“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
孔子的思想、学说虽然很丰富,但是,不是没有主次、没有内在联系,更不是散乱无章,而是有一个核心,自己的思想、学说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展开、发展起来的。问题是,孔子没有直接、明确地对曾参说出自己“一以贯之”之道究竟是什么。
“吾道一以贯之”的“道”应是指孔子的“人道”学说, 总体上包括了孔子用以维护礼治秩序的伦理思想。《论语》中载述孔子和他的门人讲“人道”,不但包括了关乎人生旨趣的哲理,也包括了体现政治秩序的“先王之道”等。孔子儒学的确更关注现实、更关注人间俗世, 而不怎么留心天道自然和鬼神世界。这是孔子儒学所以区别于其他各个学派的显著的基本特征, 是最本质的历史存在。
“道”的阶级实质就是维护等级专制统治的剥削和压迫。孔子讲“道”,有天道、地道、人道之分。孔子更注重现实, 注重人事而轻鬼神和自然。孔子多讲人道, 很少讲天道和地道。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孔子在这里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因为富贵只是生活的形态,不是人生的目的,我还是从我所好,走我自己的路。“从吾所好”。孔子好的是什么?就是道德仁义。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孔子极力提倡“推广以德治民,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从孔子人道观和传统儒家伦理思想进行辨析, 仁礼合一、以礼为本的孔子之道, 体现着封建宗法主义的价值迫求。道在孔子形上学中,是一种理想,一种境界,孔子的形上学可称之境界的形上学,“无言”是这一境界的最高表现。然而,孔子是位具有强烈的现实关切的哲学家。境界的形上学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个体的生命如何在险恶的政治生态中既保有自己的操守,又能生存下去。道是吾人出处进退的准则,在险恶的政治生态中,既要依道而行,不能违背道,不能同流合污,也不能无谓牺牲。
用以维护礼治秩序的孔子仁学理论, 与先王之道、礼治和礼教之类, 可谓名虽异而实同。其实,《论语》所载述的孔子关于仁, 关于礼,包括关于君权、父权、夫权的三权理论等, 都已从不同层面上说明了孔子之道的要旨所在。“道”的阶级实质就是维护等级专制统治的剥削和压迫。
孔子在他的人道学说中, 最大的特点是把原有的“仁”和“礼”这两个重要概念揉合在一起,规定为“仁”的具体内容, 把“仁”由抽象的概念发展成为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具体规范。
在孔子的认识领域里, 非礼即不仁, 仁不能离开礼而存在。由于为“礼”包裹上“仁”这一层温情外衣, 使得在对人们实施控制的时候就更具麻痹性。
礼是古代中国用以维护宗法社会等级制度和秩序的礼仪形式与行为规范,其作用就在于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封建宗法等级体制中都有恰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