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
贾谊《过秦论》在高中、中专语文教材和大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都有收录。其卒章的点睛之笔“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结出一篇主旨,笔力千钧”;但对于这句话所表达的意义的理解,却有些见仁见智的分歧。
一
据笔者所见,至少有三种:
其一,因为秦朝的统治者不施行仁义,所以它的守天下和以前的攻天下,形势完全不同了。
其二,秦朝历代君主一向不施行仁义,而自始皇起的末代三君主又未能领悟并适应“攻守势异”的政情变化,因而才由“必亡”走向了“速亡”。同这一说法比较接近的还有,“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啊。”
其三,秦从前兼并六国时处于攻势,故可以依据地险,采用诈力,取得成功。但在统一天下后,形势不同了,就需要顺应新的情况,施行仁义,才能守住天下。
比较三说,不难发现争论的焦点在于“攻守势异”的内涵及其与他不施仁义因而败亡,“仁义不施”的关系的理
解之上。刘、唐二位先生的“攻守之势异”的译文虽然在字面上与其他两说差别不大,但这里的“势”不是始皇他们“所面临的形势”,而是子婴等人“所遭遇的‘身死人手’的最后结局”,是“仁义
不施”的直接后果。那么,句子
的实际含义是“守天下(的败
亡)和攻天下(的成功)的结果
(完全)不同了”。为称述方便,
姑名其为“结果说”,即:不施
仁义(因而)导致灭亡。
陈先生则认为“攻守之势
异”与“仁义不施”之间并非因
果关系,“仁义不施”决定了秦
王朝灭亡的必然性,而始皇以后
的三君主未能领悟并适应“攻守
仁之势异”的政情变化,则是导致
秦亡的直接原因。他否定了“结
果说”,另提出一个“双因说”,
即:不施仁义而且不知势异从而
导致灭亡。
朱先生也认为“攻守之势
异”是始皇统一后“所面临的形
势”,这与“双因说”同;但他
同时认为“攻守之势异”应是
“施仁义”的现实依据,在“攻
守之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没有
“施仁义”,才是败亡的原因。这
与以上两说均有不同。有人说得
更明白些,“此句当译为:这是
因为攻守的形势不同,而秦朝(统
一天下之后)不施行仁义的缘故
啊。”“‘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
也’……是强调了在‘攻守之
势’发生变化的客观条件下,秦
国的统治者没有实施仁政,这是
秦国灭亡的主要原因。”为区别
计,可名之为“依据说”,即:
势异则应施仁义,否则就会败
亡。
二
三足鼎立,谁是谁非?我们
还是从原作中去答案。
文章中,贾谊在概述秦的兴
亡史之后,紧接着运用对比来引
导读者探求秦亡的原因。首先,
“天下非小弱也”。是的,“雍
州”只能算是“区区之地”,根
本不能与“六合为家”的大秦王
朝相提并论,这说明秦亡非地不
利。其次,陈涉无论是个人资
质、地位还是部下的谋士、士
兵、武器,都不能与山东六国
“同年而语”,说明秦亡也非敌之
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成败异
变、功业相反”的巨大反差呢?
作者用“何也”发人深思地设问
之后,斩钉截铁地推出了自己的
结论:“不施行仁义政治,因而
攻天下(的胜利)和守天下(的
败亡)的结局大不一样啊!”笔
者认为还是“结果说”较为确切
地把握了课文的意思。因为“攻
守之势异也”正是“成败异变、
功业相反”的换言,也正是秦王
朝由兴到亡的历史的概括和复
指。它与上文是那样的意脉相
连。
三
不过,这样理解也给人们留
下了疑问:秦末三君主不能像先
祖那样建功立业,不能保住自己
的江山,是因为“仁义不施”;
那么,言外之意是不是说先祖们
行了仁义才由弱到强一统江山的
呢?如是,显然与所述历史不
符;如不是,那怎么他们就能
“致万乘”
,而二世们就该“身死
人手”呢?也许正是为了澄清上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试辩
张文军
124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5.01
述疑虑,“双因说”才将“仁义
不施”的主语明确为“秦朝的历
代君主”,也即没有领悟“攻守
势异”的只是“秦末三君主”
——
—附带说一句,“秦朝的历代
君主”和“秦末三君主”实际上
是同一概念,因为我们所说的秦
朝始于公元前221年,终于公元
前207年,其历代君主也就是始
皇、二世和子婴三位。陈先生所
说的“历代君主”大概是指穆公
到子婴等二十余君,但这似乎应
称“秦国的历代君主”。“依据
说”也积极将上述疑虑消灭于意
译之中,干脆把“言外之意”挑
明了:进攻时可用诈力,统一后
则应施仁义。这可谓是用心良
苦,但这担心未免多余。
首先,“何也”的设问看来
是就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的双向提
问,而实际上发问的重心在“为
什么守成不能像创业那样获得成
功”或干脆说“为什么会亡”之
上。这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
内容中都能得到证明。作者的写
作目的在于借始皇等的守成失败
来告诫汉文帝如何守成,“前事
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作者所
“过”之秦应是秦朝而不是秦国。
虽然“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
尝有坚明约束者”,虽然“秦俗
多忌讳之禁”,但是,他们都能
“常为诸侯雄”;根据“成则为王
败者寇”的习惯,根据“夫兼并
者高诈力”的权谋,他们不但不
在所“过”之列,而且贾谊还时
时为之“张扬”,以反衬其子孙
之“不肖”。这样说来,“历代
君主”是否行了仁义,他们如何
能“致万乘”,均可在不论之列。
其次,为什么“仁义不施”
秦朝就会灭亡?这的确无法回
避;否则汉文帝与我等就只能知
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倘要
论文,便要顾及全篇。”我们还
要联系中篇和下篇来作具体分
析。实际上,上篇中贾谊只是从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
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以
弱天下之民”的史实中归纳出中
心论点——
—
不行仁义,因而导致
灭亡。至于其“所以然”,他在
中、下篇才展开理性的分析,即
“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
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
“百姓怨望而海内叛矣”。从结构
上看,上篇提出问题,中、下篇
分析问题,呈层层深入的递进结
构。因此,我们不应该要求“仁
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句把
所有的意思都表达出来。
对于“结果说”,我们还可
以从中篇中到佐证。“夫兼并
者,高诈力;者,贵顺权;
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
而王诸侯,其道不异,其政不
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异也。”
在这里贾谊首先提出治国方略应
顺时而变的理论根据,接着指出
始皇在各个击破六国后未顺时而
变的错误作法,最后深有感慨地
说,“这就是他夺取天下和保守
江山(的结果)大不相同的原因
啊。”你看,“取之守之者异也”
和“攻守之势异也”在遣词造句
上何其相似!而这里它分明是指
秦朝的“结局”而不是始皇“面
临的形势”。
笔者认为,以上三说的分歧
可能还与“而”字用法的丰富性
有关。“而”作为连词,可以连
接词、短语和句子,且具有连接
并列、递进、因果等多种关系的
功能,这些在本文中都可以到
例证:“吞二周而亡诸侯”,表
并列;“三王惑而终身不悟”,
表递进;“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表因果。由上述例句可以看出,
“而”虽然有种种不同用法,但
结构上并无明显标志,一般地我
们只能根据它所关联的两个部分
的内在联系来“意会”,这在客
观上为句意的理解设置了障碍。
在“双因说”中,因为论者对原
句的主观意会太强,所以将
“而”误作了并列理解。即使如
论者所言,“攻守势异”是“政
情变化”,它与“不施仁义”也
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从
正面看,“攻守势异”了,那么
应“施仁义”;从反面看,没有
领悟“攻守势异”,所以没有
“施仁义”。这怎能说是“没有对
应关系”,又怎能将其并列起来?
在“依据说”中,“而”在意
译、解释中被掩盖了;也有人将
其硬译为递进关系,如:“是因
为秦国(应为秦朝——
—笔者)不
施行仁义,而攻取天下和统治天
下又是两种不同的形势啊!”7这
里的“而”应是“而且、而况”
的意思,表递进。全句意为“不
行仁义本来就不对,何况是在攻
守势异的新情况下(不施仁
义)。”这与原文的“夫兼并者,
高诈力”的权变思想相抵触。权
衡再三,还是“结果说”较为贴
切,但将“而”直接译为“所
以”与上面“因为”呼应,似觉
有些不妥。根据文言文翻译讲究
“字字落实,坚持直译,语句通
顺,忠实原意”的原则,原句最
好译为:“没有施行仁义政治,
因而攻天下(的成功)和守天下
(的败亡)的结局(大)不一样
啊!”
参考文献:
1.刘世南、唐满先,白话译注《古
文观止》,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9
月。
2.陈星际,“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
也”新解,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4
期。
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普通高中课
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3(必修)教师
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4
月。
4.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
选》上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10月。
5.曹克利、李守明,“仁义不施攻守
之势异也”应该怎么翻译,语文教学之
友,2011年第6期。
6.王文强,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
异也”的思考,教材课程,2010年6月。
7.倪文锦主编,语文教学参考书(基
础版)(第3册)(修订版)(中等职业学校文
化课教学用书),高教出版社,2006年7
月。
(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125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