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怎样做人,是每个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有各人的经验,各人有各人遵从的道理。我在为人处世的实践中,也颇有一些心得,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回答好追求问题,做一个清醒的人
“追求”说白了就是一种信仰、一种坚守、一种精神。一个人活着没有追求,就如同丢失了灵魂,和行尸走肉没有什么区别。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有一句很简单的话,揭示了追求的价值:“有信仰不一定幸福,没信仰一定不幸福。”一个人追求什么,就会热衷什么,就会为之付出、为之奋斗。
要正确看自己,不可乱攀比。有本书叫《你的价值决定了你的位置》,告诉我们正确看待自己的方法就是准确客观评估自己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不准自己的定位点,爱跟别人攀比。当然,有比较才会有提高,这是我们经常倡导的工作方法,但关键在于如何比、跟谁比、比什么。这里有三句话告诫大家:一是比赚钱,赢得的只能是贪婪。黄埔军校有句校训:“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它启示我们,部队不可能使你成为百万富翁,如果想通过部队赚钱致富,就打错了算盘,那只会使你成为金钱的奴隶,最终让你走上不归之路。二是比舒适,得到的只能是唾弃。军装意味着荣誉和自豪,意味着责任和担当,严肃紧张、牺牲奉献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想着过舒适安逸的生活,怎能完成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三是比自由,收获的只能是失衡。现在,一些同志很羡慕地方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成天盼着转业、想着交流。殊不知,自由过了头,失去纪律和制度的约束,只能增加不良思想行为的“空回量”。
我认为,与单位的历任主官比境界,比出一份虔诚和奋进;与地方人员比价值,比出一份坦然和荣耀;与他人比追求,比出一份坚定和自信,这才是正确的比较。
要淡薄看利益,不可失本性。怎样对待利益、追求什么样的利益,是检验思想境界的试金石。当今世界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获取自己利益的愿望和需求,这无可厚非。但如果把利益看得过重、考虑太多,必然忧心伤神。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只有控制好个人欲望,对个人利益泰然处之、淡然待之,自然就能摆脱名缰利锁的困扰。被称为“孙行者”的孙毅将军,长征途中因工作需要先后由师参谋长降任为团参谋长、兵团参谋。可以说,长征走了一路,职务降了一路,但他坚决服从组织决定,没有半句怨言。1955年授衔时,他还几次给军委写报告,请求降低自己的军衔和工资待遇。从老将军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最好的控欲方法就是砺练静如止水的平常心,最管用的抑欲之招就是知足常乐。
要辩证看问题,不可太偏激。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相互联系的,看任何问题都不能用片面和孤立的眼光。人们常说,一个盯着积极因素做事的人会收获成功和伟大,一个只盯着阴暗面消极应付的人得到的只能是心灵的罪恶和肮脏。遇事看消极因素,必然越看越消极。只有凡事多往好处想,才会越看越积极,活出阳光、活出健康。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当年接手的海尔是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工作秩序松弛、员工素质低下,随时都有被商海吞噬的危险。而张瑞敏却从海尔的优势入手,用自己的聪明和睿智、勤奋和敬业,攻
艰克难,带领海尔走出困境,发展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所以,从消极中出积极因素,从逆境中寻发展机遇,才是我们应必备的智慧和素养。
要长远看进步,不可计得失。一个人志向的高与低、眼光的长与短,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大与小,影响着个人事业的成与败。那种对眼前利益紧盯不放、对蝇头小利纠缠不休的人是注定不会有大作为的。从我们身边的情况看,许多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志,大都是厚积而薄发、后来而居上。而有的同志任职时间稍长一点、前途曲折一点,就变得心灰意冷,混日子、熬年头,降低工作标准,放松自我要求,有了这样的心态,只能继续落在队伍的后头。要知道思想的滑坡才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人的退步甚至堕落总是从思想庸俗开始的。只要我们把困境和挫折当经历、当财富、当资本,盯着更高、更远的目标,扎实走好每一步,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笑逐颜开之时。
二、坚守好规矩方圆,做一个正派的人
在部队基层,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很多。如何权衡轻重、怎样妥善处理,从来都是上下非常关注的事情。这里有几个公式可供大家参考。
党性=觉悟+操守+忠诚。部队讲军规讲纪律,党员讲党性讲品行,这都需要有很高的思想觉悟、高尚的道德操守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党性的“铁三角”。一个思想觉悟不高的人、一个道德操守低下的人、一个对党心怀疑虑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党性坚定的人。
公论=人心。心理学上有种现象叫“从众心理”,就是缺乏主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现在有这样几种现象在基层颇有市场:一是“跟风”,别人抓什么自己就抓什么,别人怎么抓自己就怎么抓,也不管是否符合单位实际;二是“随众”,看大家这样做,自己也这样做,照葫芦画瓢,搞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三是“追潮”,流行什么抓什么,“潮落事停”,搞一时之鲜。这些行为,害的是官兵、伤的是战斗力,既不可能得人心,也不可能有好公论,更不可能出实绩。因此,真正的公论在于人心,衡量标准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官兵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欢迎不欢迎。
“显规则”>“潜规则”。所谓“显规则”,就是部队的条令条例、法规制度;所谓“潜规则”,就是一些逆情背理的处世哲学。当前,有个别人很信奉“潜规则”,干什么都想把地方那套圆滑世故、等价交换的处世方法“嫁接”到部队来,总认为利之所至、缺口必开,其结果是败坏党风党纪,影响兵心士气,使自己陷入庸俗颓废的泥潭。对付“潜规则”,三句话很重要,那就是依法行事、秉公办事、正派处事。
仁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是一条数理法则,反映在生活中,就是做人不必太复杂,办事不必太繁琐;反映在工作中,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简捷,但研究分析问题的步骤不能简约或省略。这一点,对事务繁杂、工作繁琐的基层干部来说尤为重要。基层的经常性工作,需要“反复打基础、持续抓落实”的恒劲、“不出成效不撒手、出了成效不放手”的韧劲、“下真功夫、用真气力”的实劲和“精
益求精、细致落实”的细劲。离开这几条,不仅能力素质上不去,本职工作也干不好。
三、面对好职责要求,做一个勤政的人
基层干部肩负着单位全面发展、官兵成长进步的重任,应该心无旁骛、勤奋工作,这样才无愧于组织信任和官兵期盼。这里有三个问题必须搞清楚。
一是为什么当官?这是每个干部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有四个方面值得探究: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当官,让自己的价值在岗位上闪光,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为服务官兵而当官,把官兵的成长进步、困难疾苦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履行使命而当官,靠兢兢业业的工作肩负起应尽的职责;为感恩组织而当官,把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时刻铭记在心、落到实处。做到这四个方面,当官才有意义。
二是凭什么立身?立身做人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人品官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自身形象。这些都源于个人过硬的素质。再大的关系,再多的门路,都不如自身过硬的素质来得可靠。人们常讲:与其借树乘凉,不如自己盖房;有靠山不如有本事,素质是最好的关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靠什么进步?每次考察使用干部,除了征求意见、考核技能体能,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进行实绩分析。对基层干部来说,部队训练水平过硬、官兵综合素质过硬、单位安全稳定就是实绩。而要取得这些实绩,关键靠无私的奉献、靠辛勤的汗水、靠顽强的拼搏,靠歪门邪道难走长远,靠投机取巧只能自毁前程。
四、顺应好时代潮流,做一个进取的人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不思进取、按部就班,必然会被淘汰。基层干部是单位的“领头羊”,理应善于创新、思进而为。
一是眼光要更宽一些。要放宽眼界,就必须走出狭隘的“盆地意识”和“地缘意识”的束缚,把握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善于综合衡量。每项工作展开前,要多调研、多思考、多论证,多征求官兵意见,拿出最便捷、最实用、最简约的办法,寻求最大的工作效益。其二,善于借鉴先进。要认真思考眼下的工作别人是怎样干的,自己怎样才能在干好的同时凸显特,怎样才能比别人高出一筹。其三,善于着眼全局。坚持高看一级,衡量“一隅”在全局中的分量,搞清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知道可用资源有哪些,不利因素是什么,科学统筹协调,区分好人力物力,保障好时间空间。其三,善于立足长远。对工作要整体规划,把眼前干什么、今后怎么干搞清楚,不能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就劳民伤财、耗时费力,损伤单位的发展后劲。
二是头脑要更活一些。务实是“奠基石”,创新是“推动力”。有些单位的工作,之所以始终在低层次徘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观念老化、思想僵化,不会创新、不敢创新。怕弄不好被通报、受批评,遇事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习惯于按部就班、求稳怕变,缺乏应有的朝气和锐气。要知道,吃久了再好的东西
也会腻味。要创新,首先要有求变的思想,不打破思想的牢笼,永远只能生活在“围城”里。求变并不都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有时一个形式的小小变动、一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就可以改变效果。比如,搞教育,
可以同时让几个人上同一堂课,让官兵自由选择、自主教育。再比如,体能训练可以设计一些简单实用的小器材、组织一些灵活新颖的小竞赛。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能使学习借鉴经常化、分析梳理常态化、总结思考习惯化,那样进步将会更大。
三是干劲要更足一些。工作的快慢与好坏,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和状态。应该倡导这样三种心态:其一,不回避问题。实践证明,先进单位与后进单位的差距就在于能否有效解决问题上,官兵之间的差距同样也在于能否面对问题善于总结提高上。所以,避免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彻底解决问题。其二,不怕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应该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不干工作的人,永远不会犯错误,也永远不需要承担责任。难以想象一个临阵退缩、拈轻怕重、不愿担责的人,会受到欢迎和器重。其三,不怕遇麻烦。基层工作琐事多、杂事多,体现在工作上就是“教管育带建”,体现在训练上就是“考比拉查奖”,体现在生活上就是“吃喝拉撒睡”。有些工作现在抓了就落实了,过一段时间再抓就赶不上趟。所以,要经常把繁杂的工作理出头绪、把麻烦的事情搞得很清晰,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忙而不乱。
四是标准要更高一些。工作标准可以用“高、细、精、实”四个字来概括,具体落实在三个方面。其一,善于抓细节。就是要盯着日常点滴、盯着工作末梢、盯着末端落实。只有把这些细节抓实了、抓好了,工作才能见成效、上层次。其二,做事须认真。不管是难事易事、大事小事,都要踏实认真。比如,做经常性思想工作,就要从细微思想波动关注起,从一人一事抓起,以个体促进整体,以小事促进大成。其三,主动去超越。敢于创先争优,别人能做到的,相信自己也能做到。敢于挑战自己,做别人做不到
的事,要做得更好,还要能出精品。敢于坚持到底。人都有疲劳、烦恼和遭遇挫折的时候,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咬紧牙关,挺过去了就会柳暗花明,挺不过去就会前功尽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