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萱”原指父母
萱作者:
来源:《科教新报》2019年第36期
萱作者:
来源:《科教新报》2019年第36期
在汉语词汇中,父母有专用的别称,若不留意,极易出错,因此,在日常使用中不可不慎。笔者曾见有人为孩子直接取名“椿萱”,令人哭笑不得。“椿萱”,在传统文化中有约定俗成的含义。在特定的场合,椿、萱已经不是两种植物,而是代指父母。
这种称呼来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一段话:“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极长寿的椿树,就被后人借用為长寿老人的代称。又由于在《论语·季氏》中,有孔子的儿子伯鱼“趋庭而过”,接受父亲教诲的记载,后人遂将“椿”和“庭”合起来,将父亲称为“椿庭”。萱就是“萱草”,又称“谖草”,萱草的花蕾就是金针菜,又叫黄花或黄花菜。由于在《诗经·卫风·伯兮》中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诗句,而按汉代学者对这句诗的解释:“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就是说,谖草是一种忘忧草,如果种在母亲所居住之处就可以令人忘忧。因此,后人取其美好的联想意义,就把母亲称为“萱堂”,或简称为“萱”。就这样,“椿庭”和“萱堂”就成了父母的代称,有时又将父母合称为“椿萱”。
;“椿萱”这样的雅称一般在正式的祝寿场合使用,为父亲祝寿可以称作“椿寿”,为母亲祝寿则称“萱寿”。后来,人们将此意推而开来,凡是为父辈的男性祝寿,都可以用“椿寿”来祝福,为母辈的女性祝寿,都可以用“萱寿”来祝福。摘自《文史博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