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如皋初级中学2018-2019年度(上)期中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应用(21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2分)
A.尴尬(gān)歼灭(j iān)锤炼(liàn)承载(zǎi)
.....
B.俯瞰(kàn)诘问(jié )炽热(zhì)开垦(kěn)
....
C.蹒跚(pán)辍学(chuò)禁锢(gù)锃亮(zèng)
....
D.琐屑(xiè )仲裁(zhōng)秀颀(qí)阻遏 (è)
....
2.选出下列词语全正确的一组()(2分)
A.潇洒粗糙锐不可挡广袤无垠
B.搀扶倔强诚惶诚恐粗制烂造
C.狼籍踌躇杳无消息油光可鉴
D.颓唐凌空藏污纳垢眼花缭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B.进入2000年以后,教育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
C.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D.在这样的心灵远行中散步,不仅能洗涤自己内心的尘埃,而且身上也不会沾染上飞扬
的尘土。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时候居里夫人整天用差不多和她一样高的铁条,搅动一大推沸腾的东西,到了晚上,
简直是筋疲力尽。污到你那里滴水不止的说说文
....
B.为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
....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
D.托尔斯泰带着他的一张脸,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衣服,也不管在俄国的什
么地方,都不会有鹤立鸡、引人注目的可能。
........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背影》是一篇带有很强抒情性的写人记事散文,文章记述了作者回家奔丧,与父亲
在浦口车站分别的事。文章以真挚的情感、写实的笔法、素朴而有感染力的语言,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背影”本身也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个经典形象。B.《“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描写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一连串精彩的跳水动作,表现了中国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增光的精神。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
C.《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报道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经过。D.《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它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6.名著阅读(3分)
它们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的足,用大颚仔细收察,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
这是①(作者)在《昆虫记》中描写长腹蜂从淤泥垒建巢穴时的情景。这部科普作品,介绍了许多有“个性”的动物:②生长着六只短短的腿,当雄性发育成熟,会生出翅盖,像甲虫一样;③是外貌漂亮而内心奸恶的虫子,它的身上穿着金青的外衣,腹部缠着“青铜”和“黄金”织成的袍子,尾部系着一条蓝的丝带。
7.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树树皆秋,。(王绩《野望》)
(2)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4)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
,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5)崔颢《黄鹤楼》中写诗人登楼所见的景的句子是:“,
。”
(6)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两句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二、阅读理解(3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3分)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①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陂:池。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
8.诗歌前两句写了“杏花”的什么特点。(1分)
9.诗歌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1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
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二翁登泰山》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11.解释加点的实词。(4分)
(1)略无阙处()(2)属引凄异()
..
(3)是山余亦未登()(4)自日出至薄暮()
..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3.(1)《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分)
(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1分)
阅读下面的完成14--18题(11分)
生命芭蕉
张桂柏
①重回故土,沿边境一路走去,山水是那么熟悉,草木是那么亲切。忽地有一种植物映入眼帘,“扶疏似树,高舒垂荫”——这不是芭蕉吗,好大一片芭蕉林啊!我驻足,走进,思绪悠悠——
②这里曾经有战争,我在这里打过仗。一场激烈的战斗下来,饿啊渴啊,趴在战壕四处瞄望,山丘连着山丘,蜿蜿蜒蜒,长长短短,高低凸凹,生长着密密的灌木,哪里有解饥解渴的东西呢?瞧,看到了:香蕉,有香蕉,野生香蕉天赐般挂在眼前。我像隐蔽接敌一样,以简捷的战术动作,匍匐前至,摘蕉而来。扒下一根,两口就吞到肚里。这时,有个本地兵挺鬼地问:“好吃吗?”我这才回过味来,直呼“嘴巴里好涩好涩”。这兵摆起谱来:“我教你听,香蕉芭蕉都是蕉,此蕉非彼蕉也。”他还把“也”字拖了很长。原来我刚才吞吃的,不是香蕉,而是芭蕉。
③细眺看,山脊山谷、山阴山阳,野长着一棵棵、一丛丛大芭蕉、小芭蕉。一段时间,阵地上主食是芭蕉,副食是芭蕉,汲水止渴还是芭蕉。芭蕉果肉要吃,芭蕉根也吃,芭蕉叶还吃,芭蕉花照吃,芭蕉茎里的蕊好嫩、淅沥下来的汁好甜呢!用芭蕉叶折成杯子,去接山石滴水,一饮而尽,立品两味,一味是
石泉之清洌,一味是蕉叶之清凉。把蕉叶当作餐碗餐盘,盛饭装菜,好个“绿叶宴”。用干蕉叶卷旱烟,蕉香和烟香双双浸肺润喉,“老烟鬼”感到过瘾拿劲,诱得我们这些不吸烟者也卷根抽抽,尝尝味道。以芭蕉花入锅烩烧军制牛肉罐头,食香味奇特,阵地上很快推广。有个老兵退役后,就留在漫山芭蕉的“藏兵洞”前开小饭店,参过战的、没参过战的游客,到店就点尝这道叫“军民鱼水情”的特菜,真是店不在大,有招牌菜则名!
④后来战争结束,离开战场,查阅资料,才知道芭蕉是好食物、好药物。芭蕉果肉,润肠通便;芭蕉根,清热、止渴、利尿、解毒;芭蕉叶,抗菌抗病毒,防止呼吸系统疾病,预防瘟疫有千年历史;芭蕉花,化痰软坚、平肝、和瘀等等。战士们在战场的岁月,芭蕉真有不小的功劳!
⑤南陲高原似乎离天近些,白天太阳滚烧到阵地上,晒啊热啊!这时,芭蕉又有了另外一种功用,战士们用匕首割下一片蕉叶顶在头上,或蹲藏到蕉树宽大的叶子下,既遮阳,也是隐蔽伪装、潜伏待机。有的躺在掩体或山洞休息,垫的是芭蕉叶,盖的是芭蕉叶,也有的干脆脱下汗熏汗臭加汗碱的衣服,把长而宽的蕉叶中央裁个窟窿,上下左右对折,全身套进去,只将头露在外面。这里昼夜温差大,气候变化也大,“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傍晚太阳下山了,夜里冻啊冷啊。风说来就来,雨说下就下,南方湿冷是更加的冷。芭蕉叶又被战士们片片相连,道道叠置,分别栽成篱笆,砌成“暖房”,编成蓑衣,缝为睡袋,这样挡风遮雨,御寒保暖,顿时让人牙不再磕了,身不再抖了。熔烙在战士心底的意念:芭蕉护命。老兵重返故地,见物会喊“生命芭蕉”!
⑥战地的芭蕉呀,俨然也入阵参战了。隐蔽时,战士把蕉叶往上一卷就盖钢盔,把蕉叶往斜一别就遮钢,一棵芭蕉就成一名战斗员,一丛芭蕉就成一支战斗队,一片芭蕉就成一个战斗,东一处芭蕉、西一处芭蕉就成为变幻莫测的八卦阵,有人总结说:就叫“芭蕉阵”吧!
⑦战斗间隙,便是欢乐时光。山脚下,帐篷前,摆开了战地文艺晚会的场子。看,还是就地取材,以芭蕉为道具的节目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芭蕉时装展示上场了,用蕉叶剪裁的头冠、头饰多姿多彩,长衣、裙衣飘摆溢韵,高靴、矮靴嘎嘎有声!芭蕉剪纸上场了,“少数民族箪食壶浆慰亲人”,把军民团结保边疆的鱼水之情烘托得浓浓的。芭蕉书画上场了,蕉叶如纸,上面书写着“祖国在我心中,阵地在我手中”,绘画着长城,绿叶作底,更显笔法传神。“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只要边疆安,两者皆可抛”,“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些深情的誓言,让战士们一边不停抹泪,一边拼命拍掌。我忍不住要喊要呼——
⑧芭蕉,你是解渴的水,你是救饥的粮!你是御寒的被,你是挡风的墙!你是遮阳伞,你是纳凉帐!你是我们兵中的兵,你是我们中的!
⑨部队班师了。边境丘陵红土地上静悄悄的。不久,春风又绿。一种叶子很大、长椭圆形、茎高粗壮、叶面鲜绿、入夏抽出淡红的大型花、果实跟香蕉相似、丛生又称大蕉的草本植物,遍布河谷、山坡。
10久违啦,时空几十年,自是相思不尽,而今终于又直面“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
生”的芭蕉。我再一次走近、抚摸、拥抱芭蕉。傍晚,天下起了小雨,雨打芭蕉淅沥沥,我歇息在遍植芭蕉的农舍,睡梦之中似有古诗回响:芭蕉丛丛生,月照参差影。数叶大如墙,作我门之屏……我在睡榻上轻轻翻了个身,喃喃呓语:“蕉儿艳,蕉儿鲜,最喜百蕉深处眠!”在的芭蕉树下,我似乎又回到了那时岁月。
14.文章的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请说说明线和暗线
各是什么?(2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