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多义词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无端:无缘无故。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左右流之:捞取。
B.骈进:一同前进。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马作的卢飞快:变作。
C.诘责:质问并责备。 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 万钟于我何加焉:什么好处。
D.呈报:报告(上级)。 伧俗:粗俗鄙陋。 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2.划线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 ②我来收拾残局!
B.①我要拿点儿颜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 ②他穿了一件红颜的衣服,十分鲜艳。
C.①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②他话也没说,拿把铁锹径自出了家门。
D.“长官,他本来是开玩笑,把烟卷戳到狗的脸上去;狗呢——可不肯做傻瓜,就咬了他一口……他是个荒唐的家伙,长官!” ②在这里可以听到最荒唐的新闻。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百年清华_ __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
②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虽没上过学,却也 得一身书香,识文断字。
③毋庸 _,杭州有着良好的治安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④为了使这个展览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 _革命文物。
A.见证 熏陶 置疑 搜集 B.印证 陶冶 置疑 收集
C.见证 陶冶 质疑 搜集 D.印证 熏陶 质疑 收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景公出游
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地名),遵①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为能效法先王之游?”
“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曰:“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②,诸侯之天子为述职。故春省③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④。夏(朝)谚曰:吾君不游,我何以休?吾君不豫,我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⑤。今君之游不然,师行而筹粮于民,贫苦不补,劳者不息。夫纵山而不反谓之流,纵水而不反谓之连,纵兽而不归谓之荒⑥,纵乐而不归谓之亡。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
公曰:“善。”命吏计粮仓之粟,计长幼贫民之数,吏依数出粟,已与贫民者三百钟。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赈赡之,然后归也。
(选文有改动)
【注】①遵:循。②巡狩:视察。③省:考察。④豫:指帝王秋天出巡。⑤度:法度,准则。⑥荒:与下句的“亡”都指沉迷逸乐。
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遵海而南南:南面。
B.纵水而不反谓之连反:通“返”,返回。
C.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身:亲自。
D.赈赡之,然后归也赡:供给,供养。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再而衰 再接再厉 B.弗敢加 变本加厉
C.三而竭 举一反三 D.问其故 无缘无故。
6.下面划线词在同一句话中的含义、用法与词性完全相同的是一项是( )
A.这枯涸的溪流枯涸了少年年轻的心。
泾B.窗外花枝招展的樱花树迎来一花枝招展的少女驻足欣赏。
C.只有抱着绝处逢生信念的人,才真有可能在山穷水尽时绝处逢生。
D.看到瘦骨嶙峋的你攀爬在这座瘦骨嶙峋的山上,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身体里咚咚直跳。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本书出版后,他常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兴奋,人仿佛飞起来一样,飘啊飘啊。
B.《流浪地球》以科幻感十足的画面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赚足了观众的眼球。
C.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的街道小巷。
D.不可否认,动漫所营造的阅读氛围,对受众的审美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8.下列成语中划线字的意义,四个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沽名钓誉 一文不名 不可名状 师出无名
B.栉风沐雨 风声鹤唳 移风易俗 附庸风雅
C.横生枝节 起死回生 无中生有 妙笔生花
D.动人心弦 兴师动众 动辄得咎 惊心动魄
9.下列每组词语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到了秋天,果实成熟了。②他显得很成熟。
B.①大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②春天,万物苏醒。
C.①冬天寒冷,春天温和。②老师的目光特别温和。
D.①这种弹簧的弹性很强。②读后感这种体裁的写作弹性很大。
二、填空题
10.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油光可鉴 鉴: (2)不逊 逊:
(3)匿名 匿: (4)适值 适:
三、综合题
11.综合性学习
在我国,“义”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加“‘义’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1)【源流追踪】
“义”甲骨文作“ ”,从“ ”从“ ”。“ ”即“祥”;“ ”,兵器。与战前占卜的吉兆有关。“再卜变,遽告不义,公乃令偃旗”中的“义”便是用其本义: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中“义”则引申为: 。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义”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①“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之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史记·屈原列传》)
②“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宋史•文天祥传》)
③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吕氏春秋》)
(3)【“义”远流长】“端午节”到来之际,班级举办“心怀大‘义’”文化传承活动,请提出一项倡议。
依据下面情境,按要求填写正确答案。
12.小泾和小民兄弟俩去凤凰湖游玩。
小泾 : (喜悦感叹)瞧,凤凰湖真美呀!出来游玩,真爽!!
小民 : (笑)现在是秋天,眼前的景象让我想到了王绩的诗句:“树树皆秋,山山唯落晖”。哎,小泾,你知道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中有一句诗也与旅游景点有关?
小泾 : 知道,是“ , ”。
小民 :这是用典的手法。李白《行路难》中也运用了这种手法的是哪两句诗呢?
小泾 : “ , ”。诗词的手法有很多:可以用修辞,韩愈的《晚春》中“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以拟人手法,形象地表达诗人的惜春之情;可以抒情议论相结合,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 ”表现诗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的气概。此外,还可以虚实结合、化虚为实等写作手法呐。
小民 : (微笑,点头)不错。
小泾 : 古人还借诗文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期望呢。欧阳修通过描写峰回路转的鲜活画面,表现“山水之乐, ”的洒脱胸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通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自己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湖心亭看雪》的“ , ” 两句,张岱借舟子之口道出自己和金陵人的“痴”。
小民: 小泾古诗文积累得真不错。
13.回到家后,小泾写了一段文字。
今天,阳光灿烂,秋怡人。我终于如愿以偿,去逛了一回凤凰湖。dǐ( )达凤凰湖,我和哥哥绕湖散步。漫步在沿河环道上,我看见湖上有坐曲折的桥梁,桥上筑着凉亭。有人正在亭下的石凳子上下棋,我和哥哥驻足观看了好一会儿。继续往前走,两边大树参天,树影bān( )驳……
小民 : 小泾,这段文字中有个错别字,请出来加以改正。
小泾 : 错别字: 改为 ;
小民 改对了。哥哥相信你也能把注音的这几个字写出来的,你再想一想。
小泾 : dǐ 达 bān 驳
小民 : 小泾的语文积累不错。现在来看看你文言词语的积累。文言中的一些词意在成语里还有留存,留意两者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文言字词和成语。
第一题,请选出和例句加点词意思一样的成语。
④薄暮冥冥
A.厚积薄发 B.厚此薄彼 C.日薄西山 D.如履薄冰
第二题,参照示例,写出包含加点词语和它词意的成语。
例: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湮没无闻)
⑤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小民:(拍手叫好)真好!
答 案
1.B 2.C 3.A 4.A 5.D 6.D 7.C 8.A 9.B
10.(1)照(2)谦逊(3)隐藏(4)正好
11.(1)神灵佑助的仁道、公理之战;合乎正义
(2)示例一,坚持真理 忠君爱国 大公无私
示例二,洁身自好 共赴国难 清正廉洁
(3)示例一,举办“心怀大‘义’”故事会,讲述中国古往今来先贤圣哲、明君忠臣、领袖英雄“行大义”的典故史实。示例二,开展“‘义’义探究”读书报告会活动,评说经典著作阐释的“义”的思想内涵。示例三,组织“‘义’行中华”论文征集活动,阐述当今时代传承“义”文化的意义、途径、措施等。示例四,开展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活动,研究屈原的生平、著作、思想影响等在班内进行展示。
1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闲来水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吟鞭东指即天涯;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3.坐;座;抵;斑;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