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 坊 十 笏 园
十笏园,位于潍坊市潍城区胡家牌坊街,是潍县豪绅丁善宝的旧宅,潍县在清代手工业及商业发达,曾经流传着“十万织布机,九千绣花女,二百支洪炉,三千砸铜匠”的佳话。根据史书记载,在清中期,潍坊境内就有园林七十二座,十笏园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现仅存的,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由于潍县地处南方和北方的交界点,故十笏园传成了北方园林的讲求轴线、布局严谨的特点,又具有园林的小巧玲珑,小中见大的手法,成为南北园林兼容的典范,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在《说园》一书中赞誉说“潍坊十笏园,园甚小,故以十笏名之。清水一池,山廊围之,轩榭
浮波,极轻灵有致。触景成咏:‘老去江湖兴未阑,园林佳处说般般,亭台虽小情有限,别有缠绵水石间’。北国小园,能饶水石之胜者,以此为最”。康有为《十笏园留题》:“峻岑寒松荫薜萝,芳池水石立红荷。我来山下凡三宿,毕至贤主客多”。
十笏园建于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丁善宝利用明代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居,在保留明代建筑砚香楼的基础上,改建的一座私人庭院。十笏园占地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为形容园子的小巧玲珑,十笏园“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以笏量宅基,
只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后人即以“十笏”来形容小面积的建筑物。园子虽小,设计巧妙,布局严谨,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紧凑而不拥挤、丰富而不繁杂。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呈现自然山水之美,含蓄曲折,引人入胜。园中假山池塘、曲桥回廊、亭榭书房等建筑共34处,房间67潍间,身临其境,如在画中,给人一种布局严谨、一步一景的感觉,是古典造园艺术中的奇葩。完工后,园主亲撰《十笏园记》并制碑,《十笏园题句》道曰:“赤栏桥畔水亭西,亭下微风扬钓丝。荷叶染衣花照眼。”
王麒麟《沁园春》词赞曰:“三弓隙地拓开尽,子久云林弗剪裁。有方塘半亩,镜湖三敛滟,奇峰十笏,灵壁崔巍,曲榭留云,是看山已足,五岳归来”。
十笏园平面近似方形,由中、东、西三条轴线组织园内的各个建筑,形成三跨并行。东、西都是较为疏朗的园林庭院,中跨是纯园林。中轴线自南向北分别为十笏草堂、颂芬书屋、小书巢以及沿西墙的厢房,南为静如山房,北为秋声馆。东轴线主要是十笏草堂院、碧云斋院等四个院落。
中轴线上自最南端的十笏草堂北至砚香楼,西起回廊东至假山围合的地域,约占了三分之一的面积,也称花园,是整个十笏园的精华所在。
十笏草堂:进大门东行为前院,正厅即十笏草堂。结构为三开间七檩,无廊硬山顶。明间雕花门,上悬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手书“无数青山拜草庐”匾额。堂前山石花木散点,池中荷香四溢,碧波涟漪。
四照亭:取其四面阳光普照之义,故名。亭较大,方形,为六檩卷棚式歇山顶,四周有坐凳栏杆。该亭水环四面,荷风水月,颇饶诗意,西有曲桥同回廊相连。亭中有清代状元曹鸿勋所题“四照亭”横匾,亭外悬有“涛音”,是清代书法家桂馥手迹。四照亭位于水池的中心部位东观山亭,西观曲廊,北赏砚香楼,南眺十笏草堂。亭为三重檐卷棚歇山顶,四周有座凳围栏,中间设石桌凳,四面环水,荷风水月,为主人邀亲朋,喝茶赏月,吟诗做
对的理想所在。四照亭西有曲桥与回廊相连,桥为三孔拱桥,桥面平而曲,构造立墩起拱,弯曲成半圆形,平面形式较为怪异,不似江南园林的灵活轻盈。池北为龙墙,中间开八角洞门,门顶硬山檐压顶,上书“鸢飞鱼跃”,门与墙为青砖砌成,满墙拼砖漏窗图案。正对门口立一太湖石“镂云峰”,作为对景,透过洞门四照亭与春雨楼互成框景,又互为因借,综合采用了园林中的框景法和借景法。
东北角筑有船形建筑名曰稳如舟,亭临水池如舟形,故名。此亭建筑巧妙,系六檩卷棚式顶,
外形如船,恰似抛锚水中,引人遐想。稳如舟小亭,有对联为:山亭柳月多诗兴,水阁荷风入画图。
假山:水池东为假山,借用了墙壁,称为半壁假山,既可节约石材,也可缩小占地,山高约10米,南北长30米,东西宽15米,全山用湖石堆成,是依东轴线上院落的房屋山墙以太湖石而建。拾级登山,山径崎岖,怪石嶙峋,路随峰转,其势巍峨。间有水池、山洞、瀑布、山门之设,山间杂植松柏草木,四时常青,经冬不凋。北峰有蔚秀亭,为六角攒尖有对联为:小亭山绝顶,独得夕阳多。亭内嵌有“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手绘的白描罗汉刻石一块,画面姿态妩媚,创意新奇。南岭有落霞亭,又名聊避风雨亭,对联为: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又因“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手书“聊避风雨”匾额,又名聊避风雨亭。
漪岚亭:山的南端山脚下,水池边,有一小亭,仅可容二人,为六角攒尖顶形式,名漪岚亭,“漪”为水波动荡,“岚”为山水雾气。表明亭揽东山之灵,凌西水之韵。与山北端的稳如舟遥相互应,成为水中间的四照亭的配景,衬托出四照亭的高大、宽敞,小坐亭栏,近可观鱼,远观回廊、四照亭,可以听水声,闻荷香。西侧与假山隔水相望的是回廊,廊以直为主,成为西跨院的东廊。廊东面开敞,设美人靠椅。廊西面封闭,砌墙开漏窗。一面近临湖
光山,赏池水荷花和假山全景。一面隐约可见院中竹木。一实一虚,一开一闭,深得园林真意。曲桥与回廊相接的地方,还有一幅对联为“于心有不厌,即事多所欣”。廊在北端东折北走,成曲廊,北通园内主建筑砚香楼,东折入水,断栏设阶,下与桥通。回廊南端有一亭,名曰小沧浪,源于《孟子·离娄上》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浊吾足。”亭平面方形,木柱不经斧斫木瘤可见,屋顶为草顶,攒尖式,亭内置一圆石几,四周以栏杆为座,甚是简朴。
春雨楼:经回廊北向进入院内,院西二层小楼即春雨楼。此楼为三开间七檩 殿式建筑,楼门抱厦出廊,铺以坐凳栏杆。取名春雨楼,系借宋代诗人陆游诗《临安春雨初霁》中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而为。取宋代建筑特点,雨天登楼,窗外一望别有雅趣。
砚香楼:院中北楼为十笏园主体建筑,系明代所建,名砚香楼。其结构为二层,两开间五檩,硬山顶;楼前有月台,圆窗方台,古古香;楼上门窗外有前廊,砚香楼是原园主人藏书和读书之所。白昼书房温暖如春,研墨起花纹,墨汁发出阵阵松麝香味,楼上向前往去,“崖壁假山,飞瀑流泉,藕塘蓬蒲,莲叶田田”,十笏园全貌尽收眼底。书画家经常聚会于此进行交流。
静如山房:西轴线上一排西厢房共八开间,其院称作园中园。自南至北,第一为静如山房,取其安静闲雅、洁净之意,是比较高级的客房。院内有奇石——伴月凤峰,点置在花丛之中,意境深远。
秋声馆:取欧阳修《秋声赋》而名,为客人下榻之处,前出抱厦并有坐凳栏杆。前奇石,栖云峰,似白云飘落,栖于堂前。
深柳读书堂:在园之西院的北过厅名叫深柳读书堂。唐诗人刘慎虚诗的《阙题》中有:“闭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句。因
借用为书塾名称,表示自己志趣在于读书,不好交往,深深柳荫中的堂屋里正好读书。清代贺国嶙、何日浩、钱向杲等,都曾用此作书斋名称。
颂芬书屋:过深柳读书堂,入小院,北厅即颂芬书屋,为园主之书房。厅内雕梁画栋,熠熠生辉。此厅后院,西为厢房,北厅名雪庵,康有为游十芴园后改题为“小书巢”。
碧云斋:位于东轴线上,有碧云斋等4院。碧云斋为园主人之家居,取碧天空,晴穹万里之意。东西有小廊,东廊内装有冯起震画竹刻石10块,分别由董其昌、邢侗、李晔题跋;西
廊内嵌有招子庸画竹刻石。画上招子庸自题诗曰:“写竹当师竹,何须法古人,了然心眼手,下笔自通神。”园中其它石迹尚多。挂月峰置于中庭,通透有致,亭亭而立。
十笏园的植物配置,主要以垂柳、丁香、柿子树、竹子、龙爪槐、海棠为主,池内种植睡莲。
园内的铺地,庭院内和建筑屋地面则以青砖铺地,体现了私家园林的特点:
第一是轴线于对称。中轴线上分南庭院、中山水、北庭院的格局。又是南北两院夹一庭的形式。中轴线上由南到北分别为十芴草堂、院门、岛石、四照亭、院门、砚香楼。南院以十芴草堂为倒座主厅,左右出耳房。耳房间数、大小不一,以此打破严格对称。北院是以砚香楼为主厅,左右出耳房,再配以厢房。但是,东厢一层,西厢三层,东耳两间,西耳一间。
第二是建筑形态。园林建筑的梁架用了斗拱、翼角起翘较为平缓,装饰风格较为浑厚,这些都是北方园林的典型特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