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地区生态地质水文特征
潍坊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生态环境控制功能区划
二〇一
前  言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在环渤海地区发展中处于重要战略地位。国家高度重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明确要求在该地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
潍坊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包括寿光市、昌邑市、寒亭区及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陆域面积503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4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40公里,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区位优势,但也存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不足问题。
为加快实施国家批复的《黄河三角州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潍坊市委市政府委托山东省国合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编制完成了《潍坊市黄河三角洲高效
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控制功能区划》(以下简称《区划》)《区划》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为依据,坚持高端、高质、高效、低碳发展理念,按照环保优先、开发与保护并举、统筹兼顾、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区域内生态环境、要素资源承载力,结合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特点、生态问题形成机制、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功能区,明确了各生态功能区的主导生态服务功能、生态保护目标及保障措施,对指导各类资源有序开发、产业合理布局,促使生态环境逐步实现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一、潍坊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状调查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潍坊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下简称高效生态经济区)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跨北纬36°41′~37°19′、东经118°32′~119°10′,东到胶莱河,西至小清河,北濒渤海莱州湾,东邻青岛、烟台市,西接淄博、东营市。
图1-1-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地理位置图
2、地形地貌
高效生态经济区由南向北包括滨海平原、滩涂和浅海三个地带,地势平坦,起伏不大,南高北低。该区平原地貌类型变化层次清楚,由南部冲积平原,直至莱州湾沿岸过渡为狭窄带状冲积—海积平原。地势缓缓倾斜,自陆向海海拔由30降至2。区沿岸地势平坦广阔,地形坡度为1/3000,海拔标高2~7,由于受莱州湾西岸黄河入海口泥沙与诸河流泥沙影响,形成了我国北方典型的粉沙淤泥质海岸,海岸主要为缓慢淤进或冲(堆)积的粉沙、淤泥质形成的潮滩,潮间带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140公里
3、地质构造
高效生态经济区地质构造特点受沂沐断裂带及其派生构造控制。从盖层分布性分析,在中生代以前与鲁西隆起层是一体,构造运动同步。从中生代燕山构造运动起便与鲁西隆起区分化、脱节,向断块运动发展。昌潍凹陷则是燕山构造运动和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时期断块运动发展的产物。从整体形态上,该区为断陷盆地,其结晶底为太古泰山变质岩系,沉积盖层主要为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建造。沂沐断裂带控制了区内构造的成生、发展、岩浆活动及其矿产的赋存。断裂构造除北东向断裂外,尚有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将断陷盆地分
成许多小块,形成更次一级的断陷盆地。随着构造变动普遍接受了中生代以来的地层沉积。
4、气象条件
高效生态经济区虽然邻近渤海,但仍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降水量较少,多年降水量平均560~660毫米,最多达1412.2毫米,最少为337.2毫米,其中6~9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受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共同影响,大陆度在50%以上,年平均降雨量652.8毫米,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2.3℃。本区蒸发强烈,根据当地气象局实验数据资料,该区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859.4毫米,年最大蒸发量为2600毫米。年际变化小,年内变率大,中3~6月占到全年蒸发总量的50.6%,7~10月份占到35.0%,11月次年2月仅占14.4%,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本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无霜期200~220天,初霜期最早出现在寒亭区,终霜期最早出现在寿光市和昌邑市,多年最大冻土厚度为45~54厘米
5、水文水系
高效生态经济区内共有大小河流百余条,其中主要为小清河、弥河、白浪河、潍河、胶莱河和虞河六大水系。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地表径流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总量多年平均17.0亿立方米。时间分布特征为年际与年内变化大,年内汛期径流量为全年径流量的70~75%。主要河流水系统计见表1-1-1和图1-1-2。
表1-1-1  高效生态经济区主要河流统计表
名称
发源地
流经潍坊市县市区
全长
(km)
流域面积
(km2
所含支流
潍河
莒县
萁山
诸城、高密、安丘、坊子、寒亭、昌邑、临朐、昌乐
246
6367
汶河、渠河、涓河、芦河、百尺河、夫淇河
弥河
临朐
摩天岭
临朐、青州、寿光、寒亭、昌乐
177
3863
石河、丹河、崔家河、石沟河
白浪河
昌乐
大鼓山
昌乐、坊子、潍城、奎文、寒亭
127
1237
圩河、溎河
胶莱河
高密
窝铺
高密、昌邑
146
5400
五龙河、柳沟河、胶河
小清河
济南
青州、寿光
237
10276
阳河、张僧河、塌河
虞河
安丘
寒亭、奎文
65
889
6、土壤类型
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壤类型分为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和盐土,其中褐土类占9.8%,集中分布在南部;潮土类占63.0%,分布在中部、南部的河间洼地和微斜平原上;沙姜黑土类占3.3%,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部;盐土类占23.9%,主要分布在滨海浅平洼地和滩地上。
在咸水入侵影响下,土壤发育顺序是潮土-盐化潮土-盐土,其分布也明显由南向北向盐渍化的方向发展。由于本区北部咸(卤)水区风暴潮及旱、涝、碱等自然灾害严重,盐荒地和草滩面积大,滨海盐生、沙生植物混生。从下表1-1-2可以看出,研究区有机质含量在0.95‰~1.10‰之间,属肥沃土壤。但土壤速效氮平均为55.8毫克/公斤,P2O5含量仅11.0毫克/公斤,氮素缺乏和磷营养不足是除缺乏灌溉水源和盐渍化外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表1-1-2  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壤盐分及养分统计表
县、市
土壤类型
土壤含盐量(‰)
有机质(%)
速效氮(ppm)
P2O5
(ppm)
K2O
(ppm)
寿光
潮土
0.5~4
1.05
68.3
6.9
97.1
寒亭
盐化潮土
1.8~4.5
1.10
63.2
10.7
107.6
昌邑
潮土质盐土
1~3
0.97
44.4
7.7
88.1
7、植被分布
高效生态经济区属于华北平原植被类型,包括沼泽植被、滨海盐生植被和人工植被。人工植被分布在土壤含盐量0.3%以下地区。该区植物资源比较贫乏,只有131个种,隶属于42个科,118个属,其种类仅占全市植物总种数的16.6%。以真盐生植物、泌盐植物和不透盐植物最多,占整个海岸植物种类的58%,其代表种有黄须菜、碱蓬、中亚滨藜、补血草、白刺等。木本植物仅有25个树种,常见的主要有刺槐、臭椿、白榆、白刺、毛白杨、欧美杨、绒毛白腊、旱柳、桑树、国槐、香椿、紫穗槐、桃、李、杏、梨、葡萄、月季、木槿、枸杞、枣树等。近年来引种试栽的石榴、酸枣、沙棘、沙枣、火炬树、柿树等也有很强的适应性。小清河口分布20平方公里的芦苇,白浪河口分布1.33平方公里的大米草,沿海岸带已建成长108公里,宽100公里的基干防护林带。
8、海洋与海岸带
高效生态经济区海岸为东南、西北走向。西起淄脉河口,东至胶莱河口,全长140公里,呈弧形曲线状。海岸属平原淤泥类型,滩涂、浅湾面积2446.7平方公里,其中浅海约2000平方公里,自然比降1/2000~1/8000,海岸线海拔3左右。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经济发展
高效生态经济区位于山东省一体两翼大经济区北部,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区凭借着优越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区域实现生产总值794.5亿元,比2008年增长4.9%,占潍坊市GDP的29.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81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695元。一、二、三次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97.4亿元、464.7亿元、232.4亿元,同比上年分别增长13.4%、2.3%、6.8%,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2:58.5:29.3。第一产业基础较好,主要分布在寿光和昌邑北部,已经形成了具有品牌效应的特农业。第二产业初步形成了海洋化工、机械制造、纺织印染、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和山东海化集团、晨鸣纸业等一批优强企业体,主导产品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1)第一产业
2009年高效生态经济区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7.4亿元,比2008年增加6.2亿元,同比增长6.8%。
农林牧渔业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主要特农副产品品牌效应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2)第二产业
2009年高效生态经济区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64.7亿元,比2008年增加10.6亿元,同比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1550家,比2008年新增223家企业,同比增长17.7%;2009年工业总产值为1942.3亿元,比2008年增加271.7亿元,同比增长16.3%;工业增加值为415.1亿元,比2008年增加27亿元,同比增长7.0%。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奠定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知名品牌,形成了一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特产业初具规模,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现代化生态海洋化工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
(3)第三产业
2009年高效生态经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32.4亿元,比2008年增加14.7亿元,同比增长6.8
%,从事第三产业在岗职工人数为61575人。2009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3亿元,比2008年增加41.5亿元,同比增长21.6%。高效生态经济区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邮政事业稳步发展,电信业保持较快发展,信息基础日益完善,现代物流业持续快速增长,国内国际旅游业进一步得到发展,城乡市场网络体系不断得到完善。
2、人口状况
2009年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口总户数为636773户,总人口为2039799人,其中男性人口总数为1026353人,占人口总数的50.3%,女性人口总数为1013446人,占人口总数的49.7%,男女比例为1.01:1,总体处于平衡状态;18岁以下总人口数为370796人,占人口总数的17.9%,60岁以上人口总数为333877人,占人口总数的16.1%;人口出生率为0.85%,死亡率为0.71%,自然增长率为0.14%,其中昌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