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公共政策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是否能够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
决策权利:是一种法律权利,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利。
集权制:是指权利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括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涉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因果理论:把政策决定看做是一种假设,把政策种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收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
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是以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
演化理论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等过程中,都存在这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公共政策评价(没画):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正式评价(没画):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非正式评价(没画):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完全理性思维: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整所有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
经济合理性思维: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并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
渐进思维: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
顺序决策思维:当知识和意见的一致性尚不充分的时候,在取得。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
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提出的,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
德尔菲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
系统(没考过):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系统方法(没考过):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系统分析(考过1次):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使用的,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斯科特和基恩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
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
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公共责任意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意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尽管某一政策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但这些问题总是与其它问题连结为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还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超前性。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是对未来发展的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
层次性。不同层次的政策具有不同规格,有主次之分。
多样性。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由此而引发的政策问题,自然变得多样复杂。
合法性。正德在内容上,不能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在程序上要严格守法。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导向功能。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论+)特别要尽量避免那些因错误政策所产生的负导向作用。
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
分配功能。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有一个“谁受益”的问题,即把利益分配给谁?
哪些人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益?
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
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谁参与筛选?其结果大相径庭。
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要具有稳定性,又要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
政策方案:需要拟定出一定数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
政策模型:是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
政策资源:在政策制定与实际执行中,都会消耗各种资源,有的可以用货币表示,有的无法
用货币来衡量。
政策评价标准:整个政策过程,都有待于建立合适的评价标准。
政策效果:当政策执行结果所产生的效益高于政策执行成本时,政策效果是有效的。反之,是无效的。
政策环境:公共政策系统不仅包括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等多种要素,还包括外在环境。在社会变革时期,环境对政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政策信息:公共政策活动实际上是对政策信息进行搜索传递加工使用反馈的过程。因此,要加强各种信息工作。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
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公共政策在规范人们行为时,指出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引导公众观念、行为能力。公共政策主体引导公众观念行为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政策主体自身观念的影响程度以及行为的规范、模范程度。
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公共政策主体选择哪些问题制定政策,就决定了对哪些利益关系进行调控。政策主体以大局为重,来调控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
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究竟把利益分配给谁、怎么分配、最佳分配是什么是公平分配社会资源中的核心问题。
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政府、执政党、利益团体、社会团体、第三部门等共同构成一个公共政策系统。它们的互动及整合能力将决定整个公共政策体系的能力。
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
1)从实践来看,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不足。不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公众的观念和行为;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不佳;缺乏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和多样化的公众需求。
3)入世新环境和经济全球化挑战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4)知识经济要求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提升。人类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赖于以智力资源的占有与分配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的兴盛与发达。
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
1)公共政策主体必须改变政策理念。视公众为伙伴;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影视解决公共问题、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支持、鼓励准政策主体的发展;要具有前瞻性,重点掌握政策主动权。
2)要改善和优化政策的外部环境。提倡公共道德,强调公共责任,使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公共文化氛围;加强公共政策程序化、公开化的法制建设;最大限度的吸纳公民参与,推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简述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
公共政策系统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
简述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1)层级结构中的集权制与分权制。集权制是指权利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主体。
2)个人决策模式和集体决策模式。个人决策模式指决策权利属于单个决策主体所有,它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集体决策模式指决策机构的全部成员拥有同等决策权利,共同决策和共同负责。
简述信息系统的职责
答:信息职责主要包括: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的收集,及时向决策者反馈,发现政策的偏差或失误,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
试论述西方国家政府在公共政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各项重要职能的直接体现者和执行者。
(1)西方国家中央政府:①总体制: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中,总统制的国家中,总统既是国家
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权力很大;许多重要的政策都直接出自总统之手。为协助总统行使权力而设立的白宫办公厅、国家安全委员会等庞大的总统办公机构,大多数是决策和咨询部门。内阁各部下属的各个局,由常设的文官领导,他们通过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政策制定中起到了规划者的作用。②议会制:议会内阁制的政府也重点掌握了巨大权力,但政府首脑的地位不如总统制下的政府首脑的地位突出。政府重大政策必须通过内阁会议,而不是由政府首脑做最后决定。(2)地方政府:①联邦制:作为联邦制国家,美国的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中享有很大的权力。在立法权上,美国采取二元结构。联邦宪法和法律具有高于各州法律的效力和地位,各州又可以自定法律。②单一制:英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各郡、区地方政府的权力来自中央政府。
试论述中国政府在公共政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各项重要职能的直接体现者和执行者。(1)中央政府:我国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享有宪法赋予的各种行政管理权力,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务。它的权力主要包括行政立法权、法律提案权等。我国政府在领导体制上实行的是首长负责制。总理领导和主持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召集和主持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的国务院全体会
议和常务会议,总理对决策的问题拥有最后决定权。(2)地方政府:我国的地方政府一方面要为贯彻中央政府的政策制定具体措施,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自己的权限对所辖地域内的事务进行决策,有地方政府的省、市、县、乡四个层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之下,地方政府的独立决策权力十分有限。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普遍扩大了自己的管理权限。地方政府在贯彻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时,制定指导本地区工作的具体政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