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初中语文人教版《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 ...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本文白描的写法。
2.整体感悟,细心品读,体会本文的审美意境。
3.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体会其家国之思。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感受作者情怀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精神世界把握写景抒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歌曲湖心亭看雪》,一首湖心亭看雪将我们带到了西湖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张岱的小船一起去领略西湖的雪景吧
    检查预习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痴”行
一读课文请一个同学朗读其余同学认真听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并出哪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特点
二读课文本文写的是“我到湖心亭看雪”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我是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去看雪在怎样的情况下去的和谁去的
明确一是看雪的时间——“是日更定矣”
二是看雪的天气——“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你认为这句话中的哪个字写的最传神为什么
明确一个“绝”字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冰天雪地湖冻山封万籁俱寂的寒意
三是看雪的方式——“独往湖心亭看雪”
小结看来作者看雪有太多的不寻常这些不寻常正是张岱遗世独立不随波逐流的精神体现不寻常的行为塑造了一个不寻常的张岱所以张岱并不是“傻”冒寒深夜看雪是一种高雅的情趣和对山水的痴迷
品“痴”景
1.三读课文这样的痴人眼中的景肯定是与众不同的那么张岱看到了怎样的雪景呢在文中出原句
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男同学来读第一句为什么请男生读
明确第一句有浩大的气势男生要读出浩大的气势来
3.“天与云与山与水”三个“与”字显得重复拖沓能不能把它去掉呢?  去掉三个“与”字男同学齐读有什么不同
明确三个“与”字写出天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去掉的话彷佛物与物之间有了界线没有那种天地苍茫的意境
4.女生读一读后句这一句要怎么读读出什么意味
轻柔渺小的味道
    5.我们会发现这里边什么类型的词最多是数量词为什么这样用呢
      这样写更能表现景物的渺小
6.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我们提前布置的关于雪景的小练笔老师挑选了一篇写的不错的请同学来读一读大家边听边思考这篇文章写景的特点
明确对比张岱写景的文字我们会发现张岱的写景自然质朴不事雕琢仅仅用了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雪景的特点因此我们把这种用简单朴素的线条勾勒出对象特点的写作方法叫做
白描
五、议“痴”情
  1.不知不觉中张岱的小船已经靠了岸上了湖心亭他看到了什么此时张岱的心情如何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明确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可是当我问其姓氏的时候,他们却不答姓名答籍贯,是张岱写错了吗,还是另有深意?(请小组结合材料讨论)
材料一“湖心亭看雪”事件发生于崇祯五年(1632);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顺治帝登基,清朝建立;顺治元年(1644)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逃入山中著书;1647年左右,张岱写《湖心亭看雪》。
材料二  “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材料三 张岱出身仕宦世家,明末以前未曾出仕,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一直过着悠游自在的生活。明亡后,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shàn)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明确:张岱写这篇文章还有什么情感在里边?故国之思。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到这儿已经接近尾声了请同学们尝试用这种方式来总结一下本课所学
一件事_________
一幅图_________
两种情_________
七、我朗读 我体会
红楼梦中有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谁解呢最后让我们齐读这篇课文再次感受张岱之“痴”吧
布置作业
请同学课下搜集与西湖有关的古诗词
九、板书设计
                                  痴行                   
湖心亭看雪    痴景
痴情
   
《湖心亭看雪》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可以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梳理文意,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句式和字词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提前让同学们在课下预习了字词,梳理了文意,比较难懂的小组内互相交流,在课堂上老师进行点拨,让学生真正的弄懂文意。
本文的写景是一大特,促成写景的写作手法就是白描。好在学生们之前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接触过白描,对此也有一定的理解,所以在品读西湖雪景的时候应该难度不大,但文言文与现代文毕竟还是有所不同,对于其中一些词的理解教师还应注意加以点拨。
另外,本文张岱的“痴”的理解也是一大难点,文中将张岱的情感隐藏在景中,甚至体现在几个词语中,如“金陵人”“崇祯”“独往”等词语,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因此在讲解的时候适当补充一些课外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
因此,本节课以诵读为主,品读相结合的学法,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获得阅读感受,教师在恰当的时候给予点拨,突破重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湖心亭看雪》效果测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熟练掌握了重点的字词读懂了文意,并且积累了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
对于白描手法则有了更好的认识,结合之前所学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白描手法写景的作用,
对于以后的阅读、写作有了一定帮助。
  通过朗读、品读等方式,感受了西湖雪景之美与张岱之“痴”,所有不被理解的背后都来自于那份不同世俗的孤高自赏,那份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还有那份深深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以及人生渺茫的感叹。对于之前的遇到的疑惑,——有舟子相陪,为何说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也有了新的认识,还有为何说是“看雪”而不是“赏雪”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除了以上阅读感受,本课的学习,还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的好习惯,相信同学们以后的阅读会更加游刃有余。
《湖心亭看雪》教材分析
《湖心亭看雪》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我国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或忧国忧民,或寄情山水,或乐观豁达,或故国之思,总之既有自然风光的描写,又有作者自己深刻的感受,更有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湖心亭看雪》选自张岱的回忆录《陶庵梦忆》,这本书是写于明朝灭亡以后,作者逃入山中著书,回忆往事所写的。文章以160个字记叙了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一幅上下一白,
水天相接的西湖雪景图。突出了作者的孤独与孤傲、遗世独立、痴迷山水的高雅情趣。文中有遇到知己的喜悦,有对故国家园的思念,还有消极避世的高尚,同时也寄予了人只不过沧海之一粟的感慨。
学习本课,有三个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本文白描的写法。
2.整体感悟,细心品读,体会本文的审美意境。
3.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体会其家国之思。
在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意抓住本文中舟子的话,品读赏析“痴”字,可以说这个字就是本文的文眼,抓住了这个字,就能明白张岱不被理解的行为以及雪天看雪的举动,在此基础上,品读本文的雪景,总结雪景的特点,引出本文的写作手法白描,进一步理解本文所蕴涵的作者情感。

《湖心亭看雪》评测练习
课前测评练习:
1、文章的朗读。
2、重点字音:
  崇祯zhēn     ng 砀    cuì   雾淞ng  沆hàng  砀dàng   
长堤dī      一芥jiè    zhān   更gèng有此人    qiǎng    喃nán喃
3.解词释义
  重点词语:
俱绝  是日    雾凇沆砀    上下一白  而已    焉得
更有  三大白    客此    及下船
4.重点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