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尖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约30°N,119°E)举行,开幕式当天一艘停靠在中国某港口轮船上的船员,于北京时间16点用航海六分仪测得太阳与地平面的夹角约30°。完成下面小题。
1.该轮船最有可能停靠在中国哪一个港口( )
A.营口港(40°N,122°E) B.宁波港(30°N,121°E)
C.广州港(23°N,113.5°E) D.海口港(20°N,110°E)
2.此届亚运会结束之后一段时间杭州日出方位及其变动方向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伊犁河谷是新疆最湿润的区域之一,文化遗址众多。学者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新疆伊犁河谷从夏朝-西周到近现代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的空间演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各时期文化遗址迁移表现为由高海拔到低海拔的迁移过程,形成同一条河流从“上游至下游”迁移模式,与新疆典型的从“下游至上游”的干旱模式截然不同。下图示意伊犁河谷文化遗址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3.本次文化遗址研究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数字地球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无人机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
4.伊犁河谷早期文化遗址多分布于河谷阶地,相较于冲积平原,选址河谷阶地最主要的是( )
A.方便灌溉 B.适合放牧
C.利于农耕 D.利于防洪
5.伊犁河谷文化遗址的迁移模式与新疆干旱区截然相反,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下游洪水肆虐迫使新疆干旱区河流遗址向中上游迁移
B.战争等人文因素使新疆干旱区河流遗址向中上游迁移
C.伊犁河谷河流众多,使遗址变迁受水因素影响较小
D.人口增多是伊犁河谷形成独特遗址迁移模式的主因
“郊区化”指因城市中心在交通、住房、环境、安全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推动了高收入人口迁移至郊区居住。“绅士化”现象指政府政策影响下,高收入阶层从郊区迁入市中心并取代原有低收入阶层,城市出现居住空间重构。下图示意昆明主城区街区高收入人口居住空间结构,阴影区表示高收入人口聚集程度高。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推测对昆明主城区高收入阶层集聚区形成影响最小的区位因素是( )
A.居住程度和经济收入 B.居住环境优越
C.办公便利和人口密度 D.优质教育便利
7.结合图文材料,有关昆明主城区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圈层地域的街区高收入人口比例分布差异较小
B.传统中心区不再受高收入人口的青睐,符合郊区化模式
C.高收入人口比例较高的街区都集聚分布在外圈层
D.吸引高收入人向主城区集聚,符合“绅士化”机制
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灾害严重威胁文化遗产的安全性,下图示意气候变迁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8.影响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的四季变化 B.农业生产的季节规律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地球运动的自转规律
9.近年来,中国二十四节气在适用性方面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 )
A.气候的变暖 B.城市居民不关注二十四节气
二十大开幕时间C.降水的变化大 D.暑天天数增多,寒天减少
10.近年来,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对西北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的挑战是( )
A.文物的风力侵蚀和空气污染会加剧
B.文物的化学腐蚀和生物侵蚀会增强
C.文物的温差风化和崩解会增强
D.文物的冻融风化和热裂会增强
中国政府自1984年起多次提出鼓励耕地流转,促进耕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使耕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农业农村部文件显示,2003—2020年中国耕地流转率从4.75%上升到36.15%。然而,中国目前耕地流转市场尚不完善,存在较多无效流转和零租金流转,威胁着乡村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下表示意我国不同地区村庄耕地流转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调查区域 | 调查村庄数量(个) | 耕地流转率(%) | 标准差 | 零租金流转比例(%) | 标准差 |
北方土石山区 | 80 | 17.05 | 19.5 | 11.06 | 36.77 |
西北黄土高原区 | 80 | 7.26 | 14.77 | 42.25 | 43 |
东南山地丘陵区 | 212 | 21.93 | 21.08 | 18.17 | 41.67 |
西南山区 | 196 | 14.67 | 19.26 | 23.12 | 40.02 |
11.对于中国耕地流转规模不断增大,影响最小的原因是( )
A.城镇化的发展 B.山地多,平原少
C.劳动力流失 D.政策调控
12.根据材料,关于中国耕地流转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耕地资源禀赋约束越大越容易出现零租金流转
B.零租金流转比例大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态势
C.耕地流转率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态势
D.高交易成本不会加剧零租金流转
13.中国山区耕地零租金流转现象对农业的影响,说法合理的是( )
A.利于耕地数量的增加 B.短期利于减少撂荒风险
C.利于现代生产要素进入 D.利于耕地质量的提升
马尾松,松科松属乔木植物,因其枝叶似马尾,故名马尾松。作为南方红壤区防治水土流失的先锋树种,马尾松对南方红壤区的生态恢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发现,马尾松人工幼林水土流失情况仍然严重,若在林下种植灌木、草本植物,则减流减沙效益会进一步提高。下图示意马尾松人工幼林。完成下面小题。
14.南方红壤区主要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针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热带季雨林 D.常绿阔叶林
15.关于马尾松人工幼林坡面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与过程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南方红壤区年降雨量大且集中,对地面侵蚀能力强
B.林下植被尤其是草本植物匮乏,林下植被覆盖度低
C.人工幼林树冠覆盖层低,对雨滴动能的减弱作用弱
D.南方红壤沙砾化严重,坡地土层薄,抗侵蚀能力差
16.在马尾松人工幼林下种植灌木、草本植物会提高减流减沙效益的原因是( )
A.增加植被覆盖度 B.增强雨滴动能 C.增加径流率 D.提高土壤肥力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系统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河网水系受人类活动干扰强烈。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城镇化水平最高、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近些年来剧烈的人类活动严重破坏该地区的河流系统。有学者通过对长三角不同城镇化水平地区1960—2010年的河网密度与水面率的
研究(河网密度是指流域内干支流总河长与流域面积之比值;水面率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水域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比值),分析不同城镇化地区的水系变化特点,探讨城镇化对水系演变的影响规律及机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