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过三十六”习俗与当代乡村社会治理
作者:孙英芳
来源:《社会治理》 2019年第2期
近年来,山西省襄汾县不少村落盛行“过三十六”习俗。这是一种新兴的人生礼仪民俗,但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已覆盖襄汾县大部分地区,并波及临近的新绛县、侯马市部分地区,规模大,影响广,成为目前当地村落社会重要的集体性活动,是当地村落社会极具地方特和社会影响的一种民俗事项,对于村落文化的发展和村落基层社会治理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过三十六”:由个体民俗行为发展而来的集体人生仪式
“过三十六”是指山西省部分地区由村落内36 岁①男女青年组织并主办的大型集体活动,活动中通常要进行一定的祭祀仪式,以祈求平安吉祥,当地称之为“祈福”。
在当地人看来,之所以要在36 岁举办这样的活动,是因为人在年龄逢“九”的36 岁时会很不吉利,容易出现各种意外灾难,当地俗语说“四九三十六,不死也要掉块肉”,所以其背后蕴含着趋利避害的意思。究其本源,“过三十六”本身是一种本命年信仰习俗,这种本命年观念在北方汉民族地区由来已久,它的产生与十二生肖纪年法
密切相关,又由于古人把人和自然界草木类比形成的循环观念而认为本命年为凶年,于是“民间无论大人小孩,凡在本属相年(每12 年轮一次),过生日都需‘扎红’”②。在过去很长时期,山西省襄汾县一带一直保留类似的本命年习俗,最通常的做法就是在36 岁时穿戴红衣服或使用红袜子、红裤带等,认为红能驱邪避灾、保佑平安,并不举行其他特殊的仪式。但是近些年当地“过三十六”本命年的习俗发生了很大改变,不再是单纯地对36 岁有所忌讳而采取一定措施来避灾,而转变为通过隆重地举办文化活动来达到身心愉悦和社会交流的目的。这样新兴的民俗内容,使原本个体的民俗行为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规模和社会影响的村落集体行为,并在周围一带普遍流行、年年传承。
调查中发现,“过三十六”活动举办的中心地区是在襄汾县的汾城镇、赵康镇和古城镇一带,活动规模大,最为隆重和热闹。活动的“主角”是村里当年36 岁的村民,他们通常也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活动的重要协助者是村委,它有时候也是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参与者为村落的大多数村民。本文以汾城镇西中黄村2017 年“过三十六”活动为例,通过对其过程和活动内容的叙述,分析这一民俗与当代乡村社会治理的关系。
西中黄村是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的一个传统古村落,人口3000 多人,为附近规模较大的村庄。2017 年,全村共有58 人过三十六岁,包括男性村民28 人和女性村民30 人。
(一) 筹备阶段
在西中黄村,“过三十六”不仅是36 岁村民的人生仪礼大事,也是让整个村落民众都充满期待的集体活动,因此每年都要提前进行筹划,往往从春节期间就开始准备了。2017 年春节期间,绝大多数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到村里,此时,36 岁村民开始商议“过三十六”事宜,并推选出4 个代表来具体负责。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36 岁村民建立了一个,以便于商量相关事宜,即使过年以后有个别人不得己出去打工,大家在里还可以随时沟通。
活动筹备的主要内容是商议捐款时间、钱款用途和活动具体过程,包括确定仪式时间、请剧团、选定剧目、请表演、购买活动所需物品、对外宣传、捐助村集体、和村委协商活动情况等诸多具体事宜。
(二) 举办过程
2017 年,西中黄村“过三十六”活动时间定在3 月14 日至3 月18 日,共5 天。活动最主要的内容有两类:一是开幕式和祭祀仪式,二是戏曲演出和文艺节目表演。
1.开幕式
3 月14 日晚7 点,在村里广场和戏台上,西中黄村“第十三届三十六岁同龄人祈福平安唱大戏庆祝仪式”拉开帷幕。这里是村中最大的公共空间,也是村里举行集体活动的最主要场所,每年的“过三十六”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二十大开幕时间 开幕式上,村支部书记首先介绍活动内容的具体安排和36 岁村民对村里的捐助情况,并表达对36 岁村民的祝福。接下来是36 岁村民代表讲话,表达对父老乡亲的感恩之情。最后是村里老年协会会长讲话,感谢36 岁村民敬老爱老的行为并表达对他们的祝福。讲话结束后,所有36 岁村民站在戏台上向观众撒放糖果,燃放鞭炮,随后开始了第一场戏曲表演。
2.祭祀仪式
第二天(3 月15 日) 是“过三十六”活动的正日子,要举行更为隆重的祭祀仪式。祭祀地点在戏台前的广场上,参与祭祀者是所有在村里的36 岁村民和司仪先生,祭祀时间在中午12 点前。在祭祀之前,即3 月15 日上午,戏台前的广场上有热闹的社火表演,包括威风锣鼓、天塔狮舞、舞龙表演及燃放大型礼炮等,吸引了很多村民前来观看。上午11 点左右,在广场北边场地上开始摆放宽大的祭桌。祭桌上摆放杀好的整头黑猪、一米多高的花馍、各种干果和水果等丰盛的祭品。祭桌前是巨大的香炉,里面插着燃烧的高香。
祭祀当天,每一位36 岁村民脖子上都挂着统一发放的红围巾,胸前戴着红花,女性大都穿着红的大衣,男性则穿着比较正式的西装或夹克。接近12 点时,祭祀仪式开始。在司仪主持下,36 岁村民列队,面向香炉和祭桌一齐下跪。仪式开始,先是鸣炮,然后由36 岁村民代表上香、烧纸,最后所有36 岁村民集体磕头行礼。与此同时,司仪诵读祝词,其内容是祝愿36 岁村民平安健康、事业顺利,家庭幸福。这个仪式过程当地村民称为“ 献爷”,“爷”是神的统称,并无具体所指。仪式结束后,燃放鞭炮,开始唱戏。
3.戏曲和文艺表演
整个活动中最能吸引民众的除了祭祀仪式外,还有戏曲和文艺表演。戏曲表演持续时间最长,一般是5 场或7 场,会持续3 到4 天时间。剧团由村里的36 岁村民和村委协商根据捐款情况来选,一般选襄汾县、临汾市的剧团或者周围县、市的剧团。演出的戏曲绝大数是蒲剧,偶尔也有眉户戏等。演出剧目以传统老戏为主,兼以新戏。2017 年西中黄村“过三十六”活动中,请的剧团是临汾蒲剧院小梅花蒲剧团,共演出7 场戏曲,前后持续四天。戏曲表演结束后有2 场文艺表演,当地称为“架子鼓”,以歌舞节目为主。文艺表演结束后,整个活动就结束了。
二、“过三十六”活动与村落社会治理
“过三十六”活动虽然流行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但是我们看到,该习俗的出现正是当代村落社会治理主体发生变迁的一个重要体现。
一方面,“过三十六”活动体现了当代村落社会中青年力量的崛起。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相比较于农业生产经验丰富、家庭地位较高的老年人来说,36 岁村民常被认为是年轻人,在村落集体事务中没有主导性话语权。但近些年,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村民收入结构发生巨大变化,36 岁的中青年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创造者,经济实力增强,在村落集体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过三十六”活动的盛行和迅速流行,体现的正是村落社会里中青年地位的变化,也显示出村落集体对于他们作为村落集体和家庭中坚力量的重视。
另一方面,从“过三十六”村民的男女性别比例上看,显示出女性在村落社会的重要性。“过三十六”活动在十几年前刚刚兴起的时候,女性参与相对较少,但近几年来,36 岁女性也大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承担起活动期间的很多工作。可以看出,当代村落社会人们以更加平等的眼光来看待男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并意识到女性在当代村落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过三十六”活动在村落社会治理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 有利于村落内聚力的形成村落内聚力是形成村落文化认同的重要条件,文化认同又是保持村落内聚力的内在原因。
文化认同是集体认同的重要标志,也是维持村落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村落社会里,文化认同更明显地表现为民俗认同。“体认同的核心是共享的民俗”,而“民俗实践的核心是认同的建构和维系”③,因此,共享的民俗是村落文化认同的突出表现。“过三十六”活动,无论是对于36岁的村民个人还是对于村落集体都有形成文化认同、增强村落内聚力的重要意义。
对于村民个人来说,“过三十六”的重要意义在于获得集体归属感。“过三十六”仪式是一种过渡礼仪,是一种社会状态向另外一种社会状态的过渡。在传统的“坎儿年”观念影响下,以12 年为一个循环周期的本命年,是人的生命过程中的节点,36 岁村民在心理上会觉得自己到了危险的年份,处于“此地域”到“另一地域”的“边缘”状态,④具有不确定性带来的危机感,通过一个具体的仪式过程,才可以顺利地过渡到另一稳定
的状态,开始新一阶段的生活。除了这样的信仰心理,从生活现实来看,36 岁正处于中年的关键时期,上有父母需要孝养,下有儿女需要抚育,生活压力加大,更感到自身的健康平安和事业发达对于家庭的重要意义,因而也寄希望于通过这样的活动给自己带来好的运气。而集体过三十六岁生日相比较于个人过三十六岁生日似乎更能给村民带来度过危险的力量和安全感。同时,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仪式过程正是村落传统的体现,通过这样的人生仪礼活动,遵循并延续本村的村落传统,可以让村民更好地融入村落集体,得到集体的认可,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对于村落集体来说,“过三十六”过程中村落的民俗活动,如祭祀、唱戏、文艺表演等是村落内聚力的表现,也体现出鲜明的村落文化认同特点。表现在祭祀仪式上,各个村落都在创造并坚持自己的村落传统,这是构建村落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各个村落会在自身传统基础上发明新的礼仪传统,并明确区别于周边其他村落,不仅在村落交流中是话语表达的一个内容,也常常在互相比较中强化对自己村落的认同感甚至自豪感,有效地增强了对村落的文化认同。这样的村落传统又常常具有较强的惯性,每年的“过三十六”活动都是对自身村落传统的实践和延续。因此,这样的村落传统形成以后,又是维持村落文化认同、保持村落内聚力的重要力量。
从“过三十六”活动本身来看,它又有着整合村落社会和道德教化的功能,是增强村落内聚力的重要保障。“过三十六”活动虽然是人生仪礼活动,但实际上与传统的庙会相似,参与者众多,具有信仰仪式、文化表演活动和大量的商品交易,当地人也常常模糊它与庙会的界限而称为“逢会”。“庙会文化是乡村振兴有效
途径”,因为“庙会是社会秩序、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载体,有很强的社会功能。” 庙会中虽然常有神灵祭祀活动,但这种民间信仰“是老百姓的精神需求,是他们的精神生活。”尤其是对历史上一些优秀人物的信仰,“实际体现的是一种家国情怀,”⑤这样的信仰行为和戏曲演出中所强调的忠孝与爱国精神,对于当今的乡风文明建设是积极有益的。
(二) 有利于协调村落人际关系和村际关系
民俗活动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增强交流,而“交流”正是山西村落“过三十六”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本来是熟人社会,在富于地方性的乡土社会里,村民彼此之间都比较熟悉,但是这种情况在近年来的乡村社会中发生了很大改变。年轻人离开学校之后大多在外地打工,平时很少居住在村里,因而并不被其他村民所熟悉。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36 岁村民与同龄人、村委及其他村民之间会有更多的交流,彼此之间会更加熟悉。首先,36 岁村民要自发地组织起来进行协商,讨论大家都认可的活动方案,在活动中互帮互助,共同参与。经过这样的活动之后,同龄人之间会从陌生变为熟悉或从熟悉变为更加了解,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发生更多的交往;其次,各村举办“过三十六”活动都和村委会有一定的协作,都是在村委会的协调帮助下进行的。村委会给活动提供策划、宣传、主持及场地、水电等服务,甚至有时是活动的实际组织者,因此,36 岁村民需要和村委进行协商,请村委会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另外,36 岁村民还会和村里懂得礼仪的老年人商量活动的具体仪式,仪式主持人也往往就是村里懂得礼仪的老年人。这样,在交流中可以调整村民之间的关系,消解矛盾,促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