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船录(南宋范成大)
吴船录 [宋]范成大
《吴船录》,宋范成大著。上、下二卷。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作者自四川制置使召还,五月由成都起程,取水路东下,于十月抵临安(今浙江杭州),随日记所阅历着为此书。题名取杜甫诗《绝四句首》「门泊东吴万里船」句意。书中对沿途名胜古迹如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长江三峡、洞庭湖、赤壁、黄州、庐山等记载尤详,且时有考证。今有《宝颜堂秘笈》《四库全书》、《知不足斋丛书》、《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初编》等二卷本以及《续百川学海》、《稗乘》、《说郛》等一卷本。
范成大(1126-1193),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徽州司户参军。孝宗乾道四年(1168)出知处州。五年召为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国史院编修,擢起居舍人、兼侍讲,又兼实录院检讨。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为祈请国信史使金,不屈节,几被杀。返迁中书舍人。七年,孝宗欲用佞臣张说,成大遂自引退。八年冬起知静江府,兼广西安抚使。淳熙元年(1174)为敷文阁待制,知成都府,任四川制置使。有善政。四年权礼部尚书。五年正月知贡举,寻兼直学士院;以中大夫参知政事,权监修国史、日历。坐事罢官归田。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改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十年以病辞归。十五年起知福州,力辞。光宗绍熙三年(1192)起知太平州,逾月即归。谥文穆。工诗,与陆游、尤袤、杨万里同为「中兴四大家」。存诗一千九百余首。着有《石湖居士集》、《揽辔录》、《骖鸾录》、《吴船录》、《桂林虞衡志》、《吴郡志》、《菊谱》、《梅谱》
等。(以上按《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典出版社,2000年)
是次录文,据孔凡礼点校之《吴船录》(见于《范成大笔记六种》一书,中华书局,2002年)。该书是以《知不足斋》本为底本,以吴兴沈德寿抱经楼明抄本为主要校本,并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说郛》本及其他有关书籍参校。
2005年3月3日 ver.1.0
目录
卷上    卷下
卷上
石湖居士以淳熙丁酉岁五月二十九日戊辰离成都。是日,泊舟小东郭合江亭下。合江者,岷江别派自永康离堆分入成都及彭、蜀诸郡合于此。以下新津,绿野平林,烟水清远,极似江南。亭之上曰芳华楼,前后植梅甚多。故事:腊月赏梅于此。管界巡检营在亭傍。每花开及三分,巡检司具申一两日开燕,监司预焉。蜀人入吴者,皆自此登舟。其西则万里桥。诸葛孔明送费祎使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
」后因以名桥。杜子美诗曰:「门泊东吴万里船。」此桥正为吴人设。余在郡时,每出东郭,过此桥,辄为之慨然。东下五里,曰板桥滩,自蜀都下峡,滩之始也。
六月己巳朔。发孥累,舟下眉州彭山县,泊。单骑转城,过东、北两门,又转而西。自侍郎堤西行秦岷山道中,流渠汤汤,声震四野,新秧勃然郁茂。前两旬大旱,种几不入土,临行,连日得雨。道见田翁,欣然曰:「今岁又熟矣。」
五十里,至郫县。观者塞途,皆严装盛饰,帟幕相望。盖自来无制帅行此路者。自是而西,州县皆然。郫邑屋极盛,家家有流水脩竹,而杨氏之居为最。县圃大竹万个,流水贯之,浓翠欲滴。
未至县二十里,有犀浦镇,故犀浦县。今废,属郫,犹为壮镇。杜子美诗:「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蜀无梅雨,子美梅熟时经行,偶值雨耳。恐后人便指为梅雨,故辩之。唐玄宗幸蜀,尝以成都为南京云。
郫筒。截大竹,长二尺以下,留一节为底,刻其外为花纹。上有盖,以铁为提梁,或朱或黑,或不漆,大率挈酒竹筒耳。《华阳风俗记》所载,乃刳竹倾酿,闭以藕丝蕉叶,信宿馨香达于外。然后断取以献,谓之郫筒酒。观此,则是就竹林中为之,今无此酒法矣。
庚午。二十里,早顿安德镇。四十里,至永康军。一路江水分流入诸渠,皆雷轰雪卷,美田弥望,所谓岷山之下沃野者正在此。崇德庙在军城西门外山上,秦太守李冰父子庙食处也。
辛未。登城西门楼。其下岷江。江自山中出,至此始盛壮。对江即岷山。岷山之最近者,曰青城山。其
尤大者,曰大面山。大面山之后,皆西戎山矣。西门名玉垒关。自门少转,登浮云亭,李蘩清叔守郡时所作。取杜子美诗「玉垒浮云变古今」之句,登临雄胜。
又登怀古亭,俯观离堆。离堆者,李太守凿崖中断,分江水一派入永康以至彭、蜀,支流自郫以至成都。怀古对崖,有道观曰伏龙,相传李太守锁孽龙于离堆之下。观有孙太古画李氏父子像。
出玉垒关,登山,谒崇德庙。新作庙前门楼,甚壮,下临大江,名曰都江。江源政自西戎中来,由岷山涧壑出而会于此,故名都江。世云江出岷山者,自中国所见言之也。李太守疏江驱龙,有大功于西蜀。祠祭甚盛,岁刲羊五万,民买一羊将以祭而偶产羔者,亦不敢留,并驱以享。庙前屠户数十百家,永康郡计至专仰羊税,甚矣其杀也。余作诗刻石以讽,冀神听万一感动云。
庙前近离堆,累石子作长汀以遏水,号象鼻,以形似名。西川夏旱,支江水涸,即遣使致祷,增堰壅水,以入支江,三四宿,水即
徧,谓之摄水。余在成都,连岁遣郡丞冯俌摄水祠下,皆如期而应,连得稔。既谒谢于庙,徜徉三楼而返。
将至青城,再度绳桥。每桥长百二十丈,分为五架,桥之广十二绳排连之,上布竹笆,攒立大木数十于江沙中,辇石固其根,每数十木作一架,挂桥于半空,大风过之,掀举幡然,大略如渔人晒网、染家晾
彩帛之状。又须舍舆疾步,从容则震掉不可立。同行皆失。郡人云:「稍迂数里,有白石渡,可以船济,然极湍险也。」
五十里,早顿罗汉院沿江行。山脚入青城界。道左右多幽居,流水淙琤,脩竹弥望。晚,渐入山。
三十里,至青城山。门曰宝仙九室洞天。夜宿丈人观。观在丈人峰下,五峰峻峙如屏,观之台殿,上至岩腹。丈人自唐以来,号五岳丈人储福定命真君。传记略云:「姓寗,名封。与黄帝同时,帝从之问龙蹻飞行之道。」本朝增崇祠典,与灊、庐皆有宫名,此独号丈人观。先是其徒以为言,余为请之朝。李焘仁父适为礼部侍郎,上议曰:
按:《河图括地象》:岷山之精,上为井络,帝以会昌,神以建福。注曰:「昌即庆也。」青城实岷山第一峰,会庆又符诞节之名。
乃赐名会庆建福宫。余将入山而敕书适至,乃作醮以祝圣谢恩。
真君殿前有大楼,曰玉华。翬飞轮奂,极土木之胜。殿四壁,孙太古画黄帝而下三十二仙真,笔法超妙,气格清逸。此壁冠于西州。两庑古画尚多,半已剥落,惟张果老、孙思邈二像无恙。
壬申。泊青城山。始生之辰也。今春病少城,几殆,仅得更生,因来名山禳祭。
夜,道士就殿前作步虚仪。方升坛,有大炬出殿后岩上,洞赤,周旋山顶,有顷灭变。同游者疾趋来观,则无有矣。余默请于丈人,此灯正为仆出者,当复见,使诸人共观之。语脱口,灯复出,分合眩转,若经藏然,食顷乃没。观人云:「从来此峰无灯,四年前曾一见。」
今日山后老人村耆耋妇子辈,闻余至此,皆扶携来观。村去此不远,但过数绳桥。俗称其村曰獠泽,余以为不雅驯,更名老宅。近来盐酪路通,寿亦减。
癸酉。自丈人观西登山,五里至上清宫。在最高峰之顶,以板阁插石,作堂殿。下视丈人峰,直堵墙耳。岷山数百峰,悉在栏槛下,如翠浪起伏,势皆东倾。一轩正对大面山,一上六十里,有夷坦曰芙蓉平,道人于彼种芎。非留旬日不可登,且涉入夷界,虽羽衣辈亦罕到。雪山三峰烂银琢玉,闯出大面后。雪山在西域,去此不知几千里,而了然见之,则其峻极可知。上清之游,真天下伟观哉!
夜,有灯出。四山以千百数,谓之圣灯。圣灯所至多有,说者不能
坚决。或云古人所藏丹药之光,或谓草木之灵者有光,或又以谓龙神山鬼所作,其深信者则以为仙圣之所设化也。
甲戌。下山五里,复至丈人观。二十里,早顿长生观,范长生得道处也。有孙太古画龙虎二君,在殿外两壁上。笔势挥扫,云烟飞动,盖孙笔之尤奇者。
殿壁又有孙画《味江龙》一堵。相传孙欲画龙而不知其真。有丈夫过,云:「君欲识真龙乎?」忽变而夭矫。孙谛视,画得之。视稍久,一目遂眚,即此画也。旧壁,宣和间取入京师。临行,道士募名笔摹于新壁,今所存者摹本也。
晚,宿范氏庄园。
乙亥。十五里,发青城县。同年雅州守何正仲子方来见,招游其羣从园林。江水分流入县,滩声聒耳,以故人家悉有流渠脩竹,易成幽趣。
四十五里,晚宿蜀州城外圣佛院。
丙子。二十里,早顿周家庄。周氏三大第,皆高爽严洁。大抵沃野所在,二百年不见兵火。居民屋室如法,有承平气象。
十里,至蜀州。郡圃内西湖极广袤。荷花正盛,呼湖船泛之。系缆古木脩竹间,景物甚野,为西州胜处。湖中多小菱,可食。蜀无菱,至此始见之。郡守吴广仲撒旧四相堂新之,名曰熙春。余谓不若仍其旧。四相谓唐李绛、钟绍京等,皆尝为蜀州刺史者也。然但名四相,嫌限定数,乃为更名相业云。
丁丑。三十里,早顿江原县。前馆职张縯季长招至其曾祖所作善颂堂上。季长之祖与司马温公、范太史同朝相善也,论新法不合,归。二公作《善颂堂诗》以送之,使归寿其亲。诗卷皆存壁,有赵清献公宰
邑时题字。
季长之族祖浩,藏仁宗御飞白书。山谷所跋者,其末句誉天地之高厚,赞日月之光华;「臣知其不能也」,今集中作「臣自知其不能也」。「自」字盖后来所增,语意方全。山谷自称「洪州分宁县双井里前史官臣黄庭坚」,盖谪戎州时所跋。
四十里,宿新津县。成都及此郡送客毕会。邑中借居,僦舍皆满,县人以为盛。成都万里桥下之江与岷江正派合于此。
戊寅。为送客住一日。饮罢,发遣,令各归,留者尚十五六。新津县廨上雨傍风,无一席宽洁处。送客贪于相从,欢然竟日,忘其居之陋也。
己卯。大雨,不可登脩觉。脩觉者,新津县对江一小山。上有绝胜亭,一望平野,可尽西川。杜子美所谓「西川供客眼,惟有此江郊」。是日,雾雨昏昏,非远望所宜,故不复登。
辰初,以小舟下彭山,己、未已到,与孥累船会。即解维,午后,至眉州城外江,即玻瓈江也。冬时水如此。方夏,潦怒涛涨,皆黄流耳。江上小山名蟆颐,川原平远似江、浙间。
城中荷花特盛,处处有
池塘。他郡种荷者皆买种于眉。徧城悉是石街,最为雅洁,前守王阳英昭祖所作也。景疏楼在子城上,甚草草。闻旧楼在其角,尤不如今。其前多草木蔽亏,无所见。
庚辰。刘焞文潜招集于郡圃起文堂,堂名盖为东坡设对起文。又一堂,前守李石知几所作,名元佑学堂。眉人云:「李初揭堂名,轻薄子于郡前旗亭上,亦书其榜曰『淳熙酒肆』。」其俗大抵好论议。文潜,郡人也。
眉郡治有古竈,在厅事后,太守不敢居,扃钥奉祠之。又闻军资库有一水瓮,满贮石子,每月朔亦祠之,仍增水、石各一器,不知其几年,而至今不满。官府怪诬之事,未有如眉之竈瓮者。
辛巳。招送客燕于眉山馆,与叙别。荔子已过,郡中犹余一株,皆如渥丹,尽撷以见饷。偶有两柈留馆中,经宿取视,绿叶红实粲然。乃知寻常用篮络盛贮,徒欲透风,不知为雨露沾洒,风日炙薄,经宿香都变。试取数百颗,贮以大合,密封之,走介入成都,以遗高、朱二使者,亦两夕到。二君回书云:「风露之气如新。」记之以告好事者。
壬午。发眉州。六十里,午,至中岩,号西川林泉最佳处。相传为第五罗汉诺矩那道场,又为慈姥龙所居。
登岸即入山径,半里有唤鱼潭。水出岩下,莫知浅深,是为龙之窟宅。人拍手潭上,则羣鱼自岩下出,然莫敢玩。两年前,有监司从卒浴其中,若有物曳入崖下。翌日,尸浮出江上。
又半里,有深源泉。凡五里,至慈姥岩。岩前即寺也。凡山中岩潭亭院之榜,皆山谷书。山谷贬戎州,今叙州也。有亲故在青神,遂至眉,游中岩。自此不复西,盖元不识成都,疑有所畏避云。
入寺,侧出石磴,半里余,有三石峰,平正如高楼巍阙,嶻嶪奇伟,不可名状。前二峰,后一峰,如品字。前二峰之间,容一径,可以并行。至中峰之下,有石室,诺矩那庵也。旧说有天台僧,遇病僧与一木锁匙,曰:「异日至眉之中岩,以此匙扣石笋,我当出见。」已而果然。天台僧怳然,识为病僧。挈以赴海中斋会。既回,如梦觉。自此中岩之名遂显。三峰,土人谓之石笋。余观之,乃三石楼,笋盖不足道。
傍又有宝缾峰数百尺,上侈下缩,真一古壶,亦甚奇怪。
送客复集山中,遂留宿。初夜,月出东岭,松桂如蒙霜雪,与诸人凭栏极谈。至夜分,散。
癸未。早食后,与送客出寺,至慈姥岩前徘徊,皆不忍分袂。复班荆,小饮岩下。须臾风雨大至,岩溜垂下如布,雨映松竹,如玉尘散飞。诸宾各即席作诗,不觉日暮,遂皆不成行。下山,复入宿寺中。
甲申。早出山,至江步,与送客先归者别。放船过青衣,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