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学习圈”的高中研学旅行案例研究——以南京滨江带为例
2017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正式将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畴,并强调其作为必修课程应贯穿于各学段的课程方案。[1]
由于中小学研学旅行的课程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保证其发展的规范性、有效性,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的相关人员拟定了《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其中将研学旅行定位为“既是学科课程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应用,也是对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实践检验、各学科领域学习成果的拓展和加深”,并在课程总目标的实践内化部分明确学生要“在校外真实情境中,经历问题研究的过程,获得探究体验和经验”。
[2]体验学习认为,学习是基于体验的转换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经内涵转换与外延转换来平衡通过感知与领悟两种不同方式获取的体验,从而把握事实的意义。[3]该理论从心理学视角阐释了研学旅行关于实践内化的课程目标,契合研学旅行的实践性、整合性与开放性。在此基础上延伸的“体验学习圈”能够为研学旅行的案例设计提供新思路,实现对学科课程内容进行拓展、重组、综合与提升的课程定位。
一、基于“体验学习圈”的地理学科要素关联路径探索
体验学习适用于各种情境,根据情境中学习目标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三种基本形态,[4]本文将围绕以获得一手认知体验或认知技能为主要目标的认知体验式学习展开研究。如图1所示,大卫·库伯(David Kolb)将认知体验式学习视为具体体验经观察反思后形成抽象概括,而后将其置入新情境中实践检验,再重新回归具体体验的闭合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体验学习圈”可以从任一环节进入,并非必须从“具体体验”开始,需结合实际情境与条件使用。
图1 认知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借助多媒体和教材获得直接或间接体验,在教师的引导与推动下,能够完成观察反思和抽象概括的过程。但因课堂教学的片段性以及教学场所的限制性,实践检验的环节常被忽略,
导致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此中断,长此以往,学生难以养成深入
黄雅婷1 赵 媛2
(1.南京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2.南京师范大学 金陵女子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摘要:体验学习强调学习是基于体验转换而把握事实意义的过程,与研学旅行的实践性、整合性与开放性高度契合。文章基于“体验学习圈”创设地理学科要素关联路径,以南京滨江带为例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本研究认为,该案例能均衡学习者的不同体验,衔接地理学科要素,以综合学科课程内容,统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梅子时节家家雨关键词:体验学习圈;研学旅行;案例研究;南京
基于“体验学习圈”的高中研学旅行
案例研究
——以南京滨江带为例
探究的学习习惯,也难以主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地理是唯一将实践力作为核心素养的学科,研学旅行的课程化,不仅使学生的“体验学习圈”衔接完整,更有助于地理实践力的培育。为便于教师设计研学旅行课程内容,本文将“体验学习圈”拓展延伸,尝试探索一条在研学旅行中将地理学科各要素相互关联的学习路径,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在体验活动中,学生获得关于某一地理要素的具体体验,通过使用实践工具采集样本或观测事物、查询纸质或网络资料等方式对所处区域展开深入观察与反思,能够认识和归纳出该要素的区域特征。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已有的地理学科知识,能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对成因进行抽象概括。而后,学生带着结论到新的具体体验中进行实践检验,进而发现新的问题或新的现象,并触发下一轮其他地理要素的体验学习圈,要素间的具体关联路径则基于地理学科的特点与认知的逻辑顺序展开。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交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5]自然地理包含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人文地理包含人口、聚落、城市、交通等要素。[6]一般情况下研学旅行的地点同属于某种气候类型,该气候条件对应着一定的水文条件,再基于区域内的地质状况,
经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如流水侵蚀、流水堆积等)发育成独特的地貌类型,并在气候、地貌等要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土壤、生长植被。待学生充分掌握区域内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再分析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时,能够意识到自然环境的基础性作用,如气候、水文、土壤影响农业生产,地质、地貌影响聚落交通分布等。而在分析人类活动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又能理解各人文要素间的交互作用,如聚落交通影响产业活动、产业活动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等。随着社会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探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方案,感悟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此形成由自然要素过渡至人文要素再重新回归自然要素的关联路径。
经过学习圈的多次触发与累积,学生在面对真实复杂的地理事象时,能够分析多个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结合各要素的时空变化,对区域开发利用及动态发展进行解释与评价,在依托地理实践力的学习路径中不断提升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此外,学习圈从自然要素过渡到人文要素时,学生能够认识到人类活动要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展开;从人文要素回归至自然要素时,又能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人地协调观。
二、基于“体验学习圈”的研学旅行案例设计
南京作为长江经济带上的标志性城市之一,依水抱山、跨江而踞。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2017年5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在《关于推进南京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意
见》中提出要推进旅游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创建国家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相关部门共制定了39条包含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的研学旅行线路。
[7]
1.主题选取与目标制定
南京滨江带位于建邺区、鼓楼区、栖霞区与浦口区内,沿岸充分展现了大江风貌,独具山水城林特,南依幕府山、栖霞山,北拥江心洲、八卦洲,江间横跨两条隧道、三条轮渡、四座桥梁。通过对南京滨江带研学旅行资源的充分挖掘,基于“体验学习圈”的学习路径,本案例选取了滨江区域内的十个研学旅行地点(见图2)。
图2 南京滨江带研学旅行地点分布图
考虑到“体验学习圈”路径的生成需依托具备一定连贯性的体验环境,故案例以识别地质地貌为开端,通过探究长江南北两岸地貌成因的差异,进一步比较山体与耕地的土壤剖面结构,及其生长的植被种类与分布状况。接着,由八卦洲岛的特“芦蒿”入手,分析芦蒿种植业的区位优势,调查其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原因,并指出交通条件改善的重要性,进而引发对长江二桥与长江大桥选址原因的探讨。再经走访与调查,了解区域内建桥前的主要交通线路,通过比较沿江码头与南京西站周边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阐述其主要功能的转变;最后,通过挖掘南京西站搬迁的原因,引发关于城市环境保护的思考。
如图3所示,案例以“自然要素→人文要素→自然要素”为主线,绘制了由七个“体验学习圈”搭建的地
理学科要素关联路径,这是一种螺旋式循环学习路径,但首尾圈未完全相连,模式并非完全固定。这是因为,此图仅符合该案例设置的课程内容,其他研学旅行案例需根据研学地点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学习圈的数量、调整各要素的关联顺序。
参照上述思路,本次研学旅行以地理类课程为主,按研学旅行开展的顺序,共制定了“勘金陵地质,观江岸地貌”“赏金陵绿植,察江岸土壤”“知八卦农业,议江洲发展”“忆金陵交通,析城市规划”四个主题活动,并依据《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制定了具体活动目标(见表1)。
图3 基于“体验学习圈”的地理学科要素关联路径
活动主题
假面骑士剧场版
活动线路及地点简介
活动目标
勘金陵地
质,观江
岸地貌
【幕府山—燕子矶—栖霞山】
幕府山:长江南岸、宁镇山脉西端。地层发育齐全且褶皱和断层构造典型,山体岩性多为石灰岩或白云岩。地形以丘陵为主,河漫滩平原与岗地相间。
燕子矶:观音门外直渎山东北角处的一支石峰,三面临空,因
势如燕子展翅欲飞而得名,西南方沿江的悬崖上有若干个石灰
岩溶洞。
栖霞山:茅山楔入南京地区之北支,山体主要由石灰岩、砂岩等组成,北麓有带状花岗岩分布。三面环山,北临长江,红叶种类丰富,古生物化石众多,且具备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1.借助确定所处地理位置;通过野外观察或查阅资料,描述幕府山、栖霞山的地质构造,结合内力作用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阐述其成因。
2.在不破坏地理环境的前提下,使用地质锤、放大镜等勘察工具判别幕府山、燕子矶、栖霞山的主要岩石类型;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以识别方向、测量典型地质体的产状。
3.观察长江南岸地貌的发育,识别丘陵、岗地、河漫滩平原等地形地貌;从河流(流水)侵蚀与堆积两种外力作用解释沿岸岗地、河漫滩平原、燕子矶溶洞的成因。
赏金陵绿
植,察江
岸土壤
【栖霞山—八卦洲湿地公园】
八卦洲湿地公园:位于南京市八卦洲西南部的洲头位置,是经
江苏省林业局批复设立的省级湿地公园,总面积10360亩。园区
划分为湿地森林保育区、湿地科教文化区、湿地森林游览区、
耐水湿苗木试验培育区、特蔬菜花卉种植区、湿地森林休闲度假区和综合管理服务区七个功能区。
1.对比栖霞山山体土壤剖面与八卦洲耕作土壤剖面的差异,能够说出土壤的形成过程,并绘制出两种类型的土壤结构剖面示意图。
2.借助景区介绍或软件资料,识别栖霞山、八卦洲湿地公园的主要植物,并说出其生长特性;对湿地公园展开植物落调查,从乔灌草型、湿生草本型、水生草本型探究植物配置的方法。
3.分析气候、土壤等要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解释几种植物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知八卦农业,议江洲发展
【陌上花渡现代农业区】
陌上花渡现代农业区:八卦洲被称为“中国芦蒿第一乡”,近年来因同业竞争、产业结构单一,开始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转型,其中集观光、休闲、娱乐、餐饮、采购、科普、教育、婚庆、会展九大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综合体陌上花渡园区就是最新样本。
1.通过查阅资料、走访本地居民,分析八卦洲种植芦蒿的区位优势;结合八卦洲独特的地理位置,指出其农业成功转型的基本社会经济条件。
2.查阅相关政策文件,根据八卦洲布局结构图,以陌上花渡为例,设想八卦洲未来的发展方向。
忆金陵交通,析城市规划
【二桥博物馆—大桥纪念馆—沿江码头—南京西站】
长江二桥博物馆:位于二桥建设纪念区,馆内展示了二桥建设历程及世界名桥历史概况。
初中开学第一周长江大桥纪念馆:由大桥南桥头堡改造而成,展示大桥历史背景及文物资料。
中山码头:位于鼓楼区长江南岸,临近南京西站,常年开行驶往对岸的“宁浦线”轮渡。
浦口码头:位于浦口区长江北岸,1910年浦口码头随津浦铁路贯通而开办,与中山码头相对。
南京西站:位于鼓楼区,是沪宁铁路终点站、宁铜铁路的起点站,中华民国时期作为南京的重要门户,2018年启动搬迁工程。
1.通过参观二桥博物馆、大桥纪念馆,了解长江二桥与长江大桥的建设历史,综合自然与人文要素分析两座大桥选址的原因。
2.在乘坐轮渡的过程中,观察轮渡的结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尝试在地图上绘制出“宁浦线”线路;结合区域内铁路、工业区、居民区等的分布,推测两个码头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3.对比50年间,南京西站周边城市用地类型的变化,探究南京西站衰落的原因;结合南京西站新址的位置及其面积、功能区等方面的变化,分析交通运输发展及布局变化对城市环境改善的作用。
表1 研学旅行主题选取与目标制定
2.行前准备与活动过程
“体验学习圈”除具备明显的情境性、行动性外,其反思性、感悟性与主体性更关注学习者的思维感受、价值取向与学习方式,使其区别于以记忆为主的机
械式学习。[8]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具备较多生成性的教学片段,为保证研学旅行顺利开展,师生需做好充足准备:首先,教师需提前对研学旅行路线开展踩点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对原先设计的行程作出必五黄煞
要修改与调整;其次,教师要召开动员会议,向学生介绍南京概况,针对研学旅行的课程内容指导预习工作,明确活动主题与活动目标;再者,教师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划分好学习小组并确立组长,提前分发研学旅行所需的活动材料与勘测工具,提醒学生保管好相关财物;最后,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与环保意识,除备好个人日常用品、学习工具外,做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身心准备。
本次研学旅行的课程内容涵盖但不限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1的“地貌”“土壤”“植被”及地理2的“城镇空间结构”“农业区位因素”“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
关系”,依据已制定的主题与目标,参考基于“体验学习圈”的地理学科要素关联路径,设计了研学旅行的具体活动过程(见表2)。
活动过程
具体体验观察反思抽象概括实践检验
观赏长江南岸地貌景观;寻岩层出露面测量产状;使用工具采集岩石样本;寻山体土壤剖面。查询资料了解滨江区的地质与地层信息,观察
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识别长江南岸河漫
滩、岗地等地貌;识别石灰岩、白云岩、花岗
岩等岩石;判断山体土壤剖面结构,测量土壤
厚度。
结合内力作用阐述各地质构造成因;结
合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说明各地貌的
成因、概括其主要特点;归纳各岩石所
属的岩石种类并解释成因;描述山体土
壤的形成过程。
观赏长江北岸
不同类型的地
貌景观;寻
北岸耕地的土
壤剖面。
地理课程标准:
1.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1.9: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第一圈“地质→地貌→土壤”:
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内外力作用对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的影响,归纳几种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并识别区域内几种典型的岩石类型,培养区域认知;运用综合思维,从成土母质、气候、地貌的角度解释土壤的形成。
观赏长江北岸不同类型的地貌景观;寻北岸耕地的土壤剖面;比较长江南北两岸的植被。识别长江北岸八卦洲岛的江中沙洲型平原地
形;判断耕地土壤剖面结构,测量土壤厚度;
调查栖霞山与八卦洲湿地公园的植被种类并了
解其生长特性。
结合流水堆积等外力作用,说明八卦洲
岛的成因;描述耕地土壤的形成过程;
归纳植被的地带或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并结合自然环境解释其成因。开学第一周的作文
发现八卦洲岛
农业种植了大
量芦蒿。
地理课程标准:
1.4:内容如上,略;1.9:内容如上,略;1.10: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二圈“地貌→土壤→植被”:
学生进一步掌握流水堆积地貌,并归纳区域内植被的分布特征,加强区域认知;通过对比山地与耕地的土壤剖面结构,突出地质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植被生长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发现八卦洲岛农业种植了大量芦蒿;欣赏长江二桥风光,参观长江二桥博物馆;亲身体验“陌上花渡”现代农业区。查阅资料、走访本地居民,了解八卦洲岛芦蒿
种植的历史与现状;了解长江二桥的建造历史
与过程;调查“陌上花渡”农业区的区域规划
及功能构成。
分析八卦洲种植芦蒿的区位优势;指出
农业成功转型对交通的依赖,推测长江
二桥选址因素;以“陌上花渡”为例,
设想八卦洲未来发展方向。
欣赏长江大桥
风光,参观长
江大桥纪念
馆。
地理课程标准:
1.10:内容如上,略;
2.5: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2.6: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三圈“植被(农作物)→农业→交通”:
学生通过分析八卦洲种植芦蒿的案例,感受到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能够从要素综合的视角推测长江二桥选址的原因,从时空综合的视角分析二桥建设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
欣赏长江大桥风光,参观长江大桥纪念馆;从中山码头乘坐渡轮至浦口码头;参观南京西站旧址。了解长江大桥的建造历史与过程;查阅资料获
取区域内其他交通信息,采访本地居民对沿江
码头的记忆;调查南京西站周边城市用地类型
的变化,了解搬迁后南京西站的主要功能。
推测长江大桥选址因素;比较沿江码头
古、今行使功能的变化;探究南京西站
衰落的原因,分析交通运输发展及布局
变化对城市环境改善的作用。
参观南京西站
搬迁新址。
地理课程标准:
2.2: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2.6:内容如上,略;2.10: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第四圈“交通→城市空间结构→环境保护”:
学生能够从要素综合的视角推测长江大桥选址的原因;结合南京人渡江方式的转变以及南京西站搬迁的案例,从时空综合的视角分析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区域发展的影响;通过
探究搬迁南京西站以减缓城市交通拥堵、降低噪声与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意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强化人地协调观。
表2 基于“体验学习圈”的研学旅行活动过程
三、基于“体验学习圈”的研学旅行设计思考
1.均衡经验与体验,通过研学旅行有效学习
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虚拟情境获得抽象的经验结论,学生与教材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距离”,而学生通过参与研学旅行,可以弥补在传统教学中难以获取直接体验的缺憾。但“体验学习圈”重
视经验与体验的辩证统一,知识来自客观具体(具体体验),再经主观抽象(抽象概括)生成,学习过程中不必过于强调获取知识的形式,重点在于能否进行观察反思、实践检验,再以不同形式获取的
知识间建立联系。这也正契合了《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中“促进课堂学习与旅行探究深度融合,获得对自然、社会的真实体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理念。[9]
2.衔接地理学科要素,综合学习学科课程内容
地理学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构成的统一整体。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10]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需要整合地理要素,以阐释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考虑到研学旅行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规范性好、操作性强的课程设计指南,加之全国各地的研学旅行资源丰富多样,如何结合地理课程标准,在研学旅行中整合学科课程内容,对于新手教师而言仍是挑战,而基于“体验学习圈”的地理学科要素关联路径,能够较好地组织研学旅行的课程内容,为研学旅行的活动设计提供新思路。
3.统领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地理实践力的培育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一直被视作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教师需统领四大素养并将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在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需特别突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基于“体验学习圈”设计的研学旅行课程,能够协调地理实践力与其他三个素养的发展,并在螺旋式学习的过程中超越仅停留在“看过”“去过”的传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与实践中自然地开展学习,以实现思维锻炼与素养提升。也
正因如此,“体验学习圈”不仅可用于指导研学旅行,还能指导教师基于该理论对各学段、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并且已有诸多学者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任何理论都无法完全适用于所有真实情形,在进行具体的研学旅行与课堂教学设计时仍需灵活使用“体验学习圈”或借鉴其他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v/srcsite/A26/s8001/201710/t20171017_316616.html,2017-09-27.
[2][9] 段玉山,袁书琪,郭锋涛,等.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J].地理教学,2019(05):4-7.
[3] 石雷山,王灿明.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29):49-50.
[4] 庞维国.论体验式学习[J].全球教育展望,2011, 40(06):9-15.
[5] 潘玉君,武友德.地理科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 韦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7] 徐昇.南京将打造研学旅游示范基地[N].扬子晚报,2017-06-28(A26).
[8] 王嘉毅,李志厚.论体验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3):44-47.
[10]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学名词(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校:丁荣)
五、总结
教育最终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能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人。学科教学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各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教学打破了以往“泾渭分明”的学科界限,顺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是地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加文献:
[1] 史新强.基于跨学科融合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以“陆地的五种地形类型”为例[J].地理教学,
2020(01):32-3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4][5] 俞绳方.杰出的双棋盘城市格局——“苏州古城风貌”研究之一[J].江苏城市规划,2006(04):13-17.
[6][7] 吕庆月,吴凯.南方天井式民居的演变及形成原因[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4):252.
[8] 鲍莉.适应气候的江南传统建筑营造策略初探——以苏州同里古镇为例[J].建筑师,2008(02):5-12.
[9] 朱彦波,王春彧.江南传统民居天井空间研究及其现代化表达[J].建筑与文化,2017(04):220-221.
(责任编校:于雷)
(上接第39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