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风邪上受,首先犯肺
《黄帝内经》风邪上受,首先犯肺。
中医对于病因的区分,中医大致分为“内邪、外邪、不内外邪”三者。
内经病机十九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指的“内风”,属于内邪;外邪则是指的“风、寒、暑、湿、燥、火”这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侵袭到人体以后,使人治病的结果我们称之为外邪,是指的机体的正气被侵使人发病的状态,我们说是六淫之邪。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中医辨证的纲领是阴阳。阴胜则寒、阳胜则热。既然风属于阳邪,其侵袭机体之后,必然首先损及阴津。因为它“开泄”的特点,侵袭机体后,容易导致阴津的泄露。要知道,正常机体的阴津,是“藏而不泄”的!
比如感受风邪之后,常会有出汗的表现。“出汗”其实就是一种阴津的损伤,阴津损耗自然会有“阴虚则热”,这也就符合“风为阳邪”的基本特点。
风性善行 而数变:
“风”的基本特点,喜欢行走不定,风无常态,具有变化多端无孔不入的不确定性。因此,感受风邪之后,会有周身行走不定的不适感,而且其表现也会多种多样。
风邪上受,首先犯肺:
为什么说“上受”?因为风邪属于阳邪,根据同气相求的原则,自然首先侵袭上焦。上焦心肺二脏中,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的弱点,刚好又是风邪的长处。
其次,肺主皮毛。风邪由外而入,必然需要通过皮毛就是皮肤这道关卡。何况,循行在肌表的“卫气”,也是由肺来主导的。内经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也就是卫气抵御外邪的缘故。
既然风邪能侵袭机体,必然已经突破了皮毛和卫气两道屏障,也就有不同程度上的“正气不足”,而涉及的脏腑,首先就是肺这个娇脏。
了解完上述三点之后,对于如何提高抵抗力、防止风邪侵袭自己,相信大家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路了。
总括起来,无非如下四个方面:
发泄1、保持机体正气充足:正因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想要远离风邪侵扰,先从自己做起,保持正气充沛,体魄强壮,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邪。
2、适当收敛,保持阴津充足:因为风为阳邪,还有开泄的特点,所以,我们需要适当收敛,以保持机体的阴津充足。
比如运动过后,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合理进食一些性味收敛的食物或者药食,比如酸汤之类,有助于肌腠开阖,以保证阴津不至于过分发泄。
同时,合理地收敛心神,心平气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收敛”。做好这个方面,乃是针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而做出的主动对应。
3、动静结合、灵活变通:针对“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我们需要做好动静结合。
所谓动静结合,无非就是运动和静养配合;而灵活变通,也就是根据身边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生活规律,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与接触。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远离“风邪”所在的源头,就是最好的保护。
4、清肺养肺,保护卫气:“风邪上受,首先犯肺”。因为肺是一个娇弱的脏腑,容易受到“风”这个阳邪的侵袭。又因为风为阳邪,风邪壅塞于肺时,容易伤及肺阴,这是中医眼里的肺。所以,我们都知道清肺养肺。比如:姜茶、金银花茶、蒲公英茶之类都是清肺之品。养肺是指减少对肺的刺激和伤害。比如保持空气的清新,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以清轻味薄的食物来养肺。如梨、杏、莲藕、蜂蜜、百合之类的药食,都可以属于清肺养肺之品。
总之,“风”是中医理论中一个很常见的外邪,因为它多变善变的特点,让人们防不胜防。
合理的防护就是注意饮食、注意休息、注意锻炼身体,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释:
“同气相求”是指人体内的某种因素与外界的致病因素相对应而形成一定类型的疾病而言。它是中医学的特理论之一。
中医学认为人有多种体质,而每一种体质又易患与其相对应的疾病。充分了解中医的“同病相求”理论,对倡导“治未病”,对疾病的预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医学中的“同气相求”有二种意义。
第一,首先指出了某种体质容易感受相应的淫邪。
如《素问·八正神明论》云:“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人则伤五脏……故曰天机不可不知。”
《灵枢·百病始生篇》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贼风”,与其身形,参于虚实,大病乃成。”明确指出了天人相应,两虚相感而为病的理论。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邪之中人,奈何?岐伯曰: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明确指出了寒与寒相感而致病。临床常见外寒内饮之喘促即因寒饮入胃,循经上达于肺,肺素有寒则易内外相合,寒邪进而客肺,致气逆上行引动体内伏邪,故咳而喘息。
有医家总结云:“要知易风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弱,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须知发病之日,即正气不足之时。”明示了体质因素对疾病的敏感性。
第二,“同气相求”指人体发病与传变的倾向性,实则也与人体体质类型关系密切。《灵枢·百病始生篇》特别提出了“气有定舍”的观点。说明了各种邪气在人体内传变致病有一定的部位,《素问·咳论》说“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又云:“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气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反映了六淫致病与五脏虚实喜恶相应。临床如脾虚之人易感湿邪为患,常致腹泻、消化不良等症,在妇人则常见带下,实则是“湿土之气,同类相召”之故。
《温病条辨》云:“伤寒由毛窍而入,自上而下,始足太阳、足太阴膀胱属水,寒即水之气,同类相从,故病始于此。”薛生白也云:“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外感客邪,非由脏及脏之谓。”王孟英云:“此言内湿素盛者,暑邪入之,易于留著,而成湿温病也。”说明了热与湿相结而致湿温病。临床上伤寒直中阴经,其身不发热者为阴经伤寒,也即是因“病者元阳素弱,故邪即中人阴经”。
中医学“同气相求”理论实则阐明了六淫致病及其发病类型与人体体质因素息息相关。故告诫人们相应地锻炼身体,避免外邪入侵,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锻炼方法。“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健康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