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分析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分析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被动方式表现其强烈攻击倾向的人格障碍。患者性格固执,内心充满愤怒和不满,但又不直接将负面情绪表现出来,而是表面服从,暗地敷衍、拖延、不予以合作,常私下抱怨,却又相当依赖权威。在强烈的依从和敌意冲突中,难以取得平衡。儿童有对抗性格,逆反心理者,容易发展为此类障碍。
一、主要特征:
  1)行为上故意作对。经常在内心批评或断言他人的要求不合理,看不起或蔑视处于权威地位的人。用被动的挑衅态度对待他人的要求和期望,当别人要求他做某种他不愿做的事时,内心极易生气,但又不直截了当地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如不愿发挥自己才能,消极怠工,强词夺理,丢三忘四,不守诺言等,对他人忠告感到愤恨;
  2)缺乏规则的制约感。用消极的、恶劣的、隐蔽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以此来“攻击“
令他不满意的人或事。最主要的一点是患者不能用恰当的、有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尽管他们知道该如何与别人沟通,但却不愿意去做。明明有很多不满和怨恨的情绪,却不愿意坦坦荡荡、大大方方地表达出来,而是采取只有他自己才清楚的、将事情越弄越糟的“宣泄“方式获得某些心理平衡。常因暗中破坏别人的愉悦心境而感到满足。
3)不满的自我表现。例如,常常受人误解,很少被人赏识,在别人眼里显得卑下;具有厌世的、不满的、对生活感到失望的特征。对自己持抱怨态度,表现出苦恼行为,觉得自己时时处于一意孤行和绝对依赖这对矛盾中。缺乏自信,对前途悲观。
4)易变的情感。经常闷闷不乐,易怒,好争辩。容易受挫,受挫时伴有爆发性的情绪。
5)人际的矛盾心理。这种人多数性格内向、孤僻、胆小,心胸狭窄,好记仇,不善人际关系。例如,在社会关系中扮演冲突的和易变的角,特别依赖默认和过分自信的独立;常因无法预示的和赌气的行为是与之交际的一方感到紧张不安。
二、事例
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故意迟到,故意不回电话,故意拆台使别人的工作无法进行;性格方
面经常表现为顽固执拗、不听调动、拖延时间、暗地里破坏或阻挠他人的事情,仇视情感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经常牢骚满腹心里却又十分依赖权威。
  这种被动攻击模式,往往会引得当事人勃然大怒,却会引起旁观者很多的同情。可以说,被动攻击也是一种“生存智慧”。不过这种“智慧”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此种性格倾向不但容易导致别人以压迫的方式和自己互动;还会由于这种行为给别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并将别人置于舆论声讨的位置。
三、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一些原因:
  1.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调查表明,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是导致孩子产生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最重要原因。例如,在孩子童年时,家长过于严厉,使孩子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思,不敢说出心中想说的话,行动上不敢越雷池半步。长到少年时,孩子就很有可能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来与成年人的意志和社会规范对着干。
  2.学习成绩差。有的少年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家长、同伴都瞧不起他,久而久之,他的心里便产生了一种抵抗情绪,表现在行动上就易出现不合作、破坏欲强、懒惰散漫等现象。
  3.人际关系较差。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人容易形成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4.过分自卑。内心过分自卑、压力过大的人,容易由被动转向攻击,导致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四、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心理调适和
(一)当发现自己具有被动攻击人格特征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予以调适:
1. 努力了解自己
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这种人格的有时做事无目的性,那就需要了解自己的思想。如果你有被动攻击性人格障碍,并且知道你在做什么,你就可以改变自己。
2. 不要取悦别人
学会争取你真正想要和需要的东西。记住,在请求时如果被人拒绝也是正常现象,虽然你很可能会很不愉快,但是你不要不断地取悦对方。说话做事要知道你想要的效果,而不要做你不想做的事。被动攻击型人格的人,往往会首先试图安抚对方,避免纷争,而不是去争取自
己想要的东西。
3. 控制怒火
  对于可以让你发怒的情景要格外的留心,它可能源于你孤独、忌妒、忧伤或难堪。当你对于某事非常担心时,停止一些报复性的想法,然后在大脑中预演积极的处理方式。
4.公平待人
大喊大叫,歇斯底里,并不能让怒火平息,还不如不做理睬好。当你要和其他人冲突时,把焦点放在理清自己的思想路上,并且注意倾听对方的辩解,不要只是想自己要赢。
(二)发泄
医师必须反复指出由于其思想和行为模式造成的不良后果,有时必须对其行为进行限制,反复促使患者面对现实。过程中得到家人的参与是非常有帮助的亦是必需的,因为集体压力可能更为奏效。团体和家庭,集体居住生活和参与社会俱乐部或互助小组均会对有所帮助。


  人格障碍患者有时可出现焦虑和抑郁,并希望通过药物来缓解情绪障碍,但由于人格障碍造成的抑郁和焦虑通过药物很难获得满意效果。有这些症状说明患者正在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但药物往往又使患者并发药物滥用和自杀企图。如果患者有其他精神障碍,如重性抑郁症、恐怖或惊恐障碍,可以考虑使用药物,虽然可能只起到部分疗效。

  人格的改变需要很长的时间,短期是不能成功治愈一个人的人格障碍。但某些症状可以较快地发生改变,对轻率从事、社会隔离、缺乏自信或脾气暴躁,用行为矫正疗法可以获得较好效果。然而长期心理(接谈疗法)是大多数的基础,它能帮助患者了解其焦虑的原因,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有些人格障碍,如自恋性或强迫性人格障碍,用精神分析可以获得最好效果,而另一些如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用任何措施均没有什么效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