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恶人却福寿延绵?原典1.13
“无(毋)友不如己者”这句话,是我在《论语》中琢磨比较多的。它偏向社会关系,不像“过则勿惮改”那么偏向自省。在这个命题下,又藏了好几个关联命题。它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复杂。
于是,这篇解读写了好几遍,删来删去。有的时候,是故事太血腥了;有的时候,是结论太悲观了;有的时候,是述论太委婉了;有的时候,干脆就发不出来。我一直不满意,但我们总要继续下去。所以,就先放这些了。希望对你有一点帮助。
——鹿鸣君
《论语》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我们要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我们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无友不如己者”,千百年来争议极大。
1.
孔子到底什么意思?
这句话有多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虚心向学,“择友如择师,朋友总有优于自己的地方,类似于‘三人行必有我师’”;
第二种解释: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这两种解释都有缺陷:
1,“无”通“毋”,是禁止口气,所以,不是强调朋友有优点的意思。因此,第一种解释错了。
2,《论语》在后面的章节明确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而且,如果每个人都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么逻辑上将会出现人人都没有朋友的局面。因此,第二种解释错了。
鹿鸣君以为,《论语》绝非在计量高下优劣,而是直指人心,寻求共鸣。“如”字应当作“似”字
解释,孔子大概想说:和与自己类似的人交朋友。延伸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物以类聚,人以分。就是这个道理。
2.
司马迁之问:好人为什么得不到好报?
但是,这句话其实偷了一个懒,它并没有说:对于不和自己类似的人,特别是恶人、那些披着人皮的渣滓,那些不是人的“人”,怎么办?
《论语》全本,也没有提出答案。这是因为,《论语》更多的是关照个人的内心世界,它极为温和,即便大谈“仁”,即人与人的关系,也多是谈'好人'和'好人'的关系,很少谈“好人”与“坏人”的关系。
有朋友会问,这个世界会简单地分为“好人”“坏人”吗?这个逻辑是不是太幼稚了?难道不是好的制度造就好人?难道不是人之初性本善?
这个问题要答起来,几本书都写不完。我们简单一点,来看看司马迁这样的聪明人是如何被这个问题困扰的:
《史记》列传篇中,放在第一篇的是《伯夷列传》,这篇列传事实很少,大量都是司马迁的议论。我们都知道,司马迁是很讲究顺序的,他把《伯夷列传》放在第一位,是希望借此提出并凸显一个困惑:
有人说,天道是没有偏私的,经常帮助好人。(司马迁原文: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但是,古往今来,为什么孔子最好的徒弟颜回德行那么高却早死,盗跖这类的人每天杀无辜,吃人肉,却长命善终?那些品行不端的无耻之徒,终生安逸享乐,生活富裕优厚,世世代代不断绝,而恭敬谨慎无私公正的人,却不断遭灾遇难?
电影《孔子》中的孔子与颜回
怀疑人生的司马迁说:我不明白啊不明白,这个天道,算个什么道理!(原文:余甚或焉,
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司马迁是个温文尔雅的人,他用这样含蓄的词语,已经是指着老天在痛斥了。
这种困惑可以翻译为一句话: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恶人却福寿延绵?
3.
各从其志
如果我们看看周边的现在,或者看看历史,会发现司马迁这个问题并不过时。
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电影?因为电影是梦,是大团圆的梦,“主流”的电影结局都是好的,好人好报,恶人受惩,皆大欢喜。而现实常常相反—— 这几十年来,人吃人悲剧,难道还少吗?我们不说就等于不存在吗?(想想六七十年的道县惨案和大兴惨案)那些吃过人做过恶却从未忏悔的“人”,不是一个个活得好好的,子孙满堂福禄双全?那些大魔头,不是仍然香火鼎盛?
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恶人却福寿延绵?这也正是大多数宗教要解决的主要命题。
司马迁写《史记》,很大程度就是一个试图解答的过程。他一直很纠结,最终以《论语》中两句话来为《伯夷列传》收尾: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