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练习题答案
下篇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 1949 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B. 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
2 、全国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 归农民所有 B. 归乡镇所有 C. 归集体所有 D. 归国家所有
3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是指()
A. 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 B. 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
C. 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 D. 从大陆统一到三大改造完成
4 、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A. 兼有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性质 B. 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
C. 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 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5、作为 1953 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林业
6.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后,适时提出了()
A .反对本本主义的任务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C .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 第二次结合 的任务 D .大规模调查研究的任务7 1956 4 月,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是()
A .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8 1957 4 月,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中提出的整风运动的对象是()A .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B . 教条主义、自由主义、经验主义
C .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 D .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9.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 .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B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0在中共八大后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中,提出的新经济政策 ”是指()
A .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关系 B 两参一改三结合 今年的母亲节是几号”
C 三个主体 三个补充” D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111976 ]0月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主要是因为主持中央工作的仍然坚持()
A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B 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
C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D批邓、反击右倾反案风
12.被称为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宣言书,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了思想准备的重要文献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C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词》 D .《南方谈话》
13.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大事件是()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清除垃圾C 1979年的理论工作务虚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41984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
A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C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1992629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断是在()
A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讲话,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五大
16.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标志是()A 199262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讲话,明确提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论断 B .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7.把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
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在()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
二、多项选择
1 、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哪几种经济成分()
A.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D.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 、下列关于 1952 年后确立的农民土地所有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实质上是一种土地私有制 B. 它彻底消灭了我国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 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 为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E. 它标志着中国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3 1952年,指出不应再把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中间阶级。其依据是()
A.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 B. “三反五反运动即将结束
C. 全国范围土改基本完成 D.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被打倒
E. 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4 、解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资产的来源有()
A. 国民政府财产 B. 官僚资本 C. 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 资本主义工商业
E.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5 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
A.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提前完成make的用法 B. 我国已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E.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被消灭
6 1956 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人民内部矛盾
C .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D .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E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矛盾7 .在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中,曾提出过 三个主体 三个补充 的重要思想,其主要内容是()
A .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B . 公有制是主体,一定数量的私有制经济为补充
C .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D . 宏观调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竞争为补充
E . 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8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
A .民主的方法
B .说服教育的方法
C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法
D .众性的大批判的方法
E 开学周记团结 —— 批评 —— 团结 的方法
9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是()A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C . 不发达社会主义阶段
D . 比较发达社会主义阶段 E . 高度发达社会主义阶段
10.新中国从建立之日起确定的对外工作的目标是()
A . 和平与发展 B . 坚持独立自主 C . 维护世界和平 D . 促进人类进步事业
E . 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1 .提出的繁荣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有()
A .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E .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2.中共十二大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文明的有关论述有()
A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B .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
C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D .要把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
E .要把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
13.中共十三大确定的 三步走 的战略包括的三个阶段是()
A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 .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D .到 2010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E .到 2015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419903月,在同等谈话时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两个飞跃 的思想,它们是()
A .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B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怎么开通网络银行C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现 D .改革农产品流通制度,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湖北的二本大学E .发展集约化和集体化经济
1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人民众当家作主
E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6.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五 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实现的两个根本转变是()
A .从单纯公有制向以公有化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
B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C .从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向技术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
D .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E .从主要靠引进技术向主要靠自主创新转变
17.中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A .农村村民委员会 B .乡镇居民委员会 C .城市居民委员会
D .知识分子代表大会 E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