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人衔、鬼盖、土精、神草、黄 参、血参、地精、百尺杵、海腴、棒锤、山参、园参。商品名称:红参、晒参、水参、糖参、白参、朝鲜参、高丽参、野山参、台参等。
〔来 源〕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叶也供药用。
山参〔成 分〕根含皂甙约0.4%及少量的挥发油。从根中提得的皂甙类有:人参皂甙A、B、C、D、E、F等。人参皂甙A与人参皂甙R81、人参皂甙B和C水解后产生人参三醇皂甙元;人参皂甙D、E和F水解得20-表人参二醇皂甙元。又自乙醚提取物的低沸点部分分离出β-搅香烯,高沸点部分分离出人参炔醇。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人参倍半萜烯,为人参特异性香气的主要来源,又含人参醇,是一种极不稳定的液体,在空气中容易树脂化。此外,尚含人参酸(系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混合物)、植物甾醇、胆碱、各种氨基酸及肽类、单糖、葡萄糖、果糖、蔗糖。三种三糖:葡萄糖-果糖-果糖、三聚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果糖。多种维生素(B1、B2、菸酸、菸酰胺、泛酸),酶(麦芽糖酶、转化酶、酯酶)、精胺、胆胺等,地上部分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称为人参甙、三叶甙、醇、人参皂甙、β-谷甾醇及糖类等。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益气安神:人参能大补元气,安心神,止惊悸。 《神农本草经》: “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药性论》: “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烦闷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医学启源》: “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
2.固脱生津:人参有挽救虚脱、 止虚汗、生津液作用。《医学启源·主治秘要》:“补元气,止泻,生津液。”《本草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痰疟,滑泻久痢, 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咳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二、近代研究
近代对人参的药理研究较多,现综合国内外研究情况分述如下: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小量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大量反有抑制作用,能加强兴奋及抑制过程,使兴奋及抑制过程集中。量时能缩短神经反射潜伏期,加快冲动的
传导,增加条件反射的强度,提高分析能力。临床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包括脑力和体力),减少疲劳〔1~8〕。
2.对机体反应性的影响:人参具有“适应源”样作用,即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如狗在大量失血或窒息而处于垂危状态时,即注射人参制剂,可使降至很低的血压稳固回开,延长动物存活时间,乃至促进动物恢复健康。人参根、茎、叶能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并能延长受锥虫感染的小鼠存活时间。长期应用人参的家兔,可以防止静脉注射疫苗引起的发热反应,并能减轻炎症,促进损伤的愈合等〔9~11〕。
3.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人参对心肌及血管有直接作用,一般小剂量时有兴奋作用,能使动物心脏收缩有力和频数增加,大剂量时可以抑制心脏收缩,并可使血压下降,这种作用可能与植物神经系统有关。临床观察人参煎液可以加强心脏收缩,作用特点与强心甙类似,但不会引起过量中毒,醇浸液的作用强于水浸液,量对血压无影响,对心脏病患者,人参又可以改善对心肌的营养代谢而使心功能得到加强。动物试验证明小量人参可使末梢血管收缩, 血压轻度上升〔12~17〕。
4.对内分泌的影响:人参有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作用,能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
减低病理反应过程,增强机体对外来刺激的应激作用,加强机体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人参的强壮作用可能与此有关。动物试验证明人参对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有使血糖降低的作用,与胰岛素有协同作用,临床用治糖尿病有效,除改善症状(如口渴、乏力)外,可以使血糖轻度下降。可用治热病口渴。人参又能兴奋男女性腺机能。有类似促性腺激素样作用,为性机能减退的良好药物〔13~26〕。
5.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人参能改善消化、吸收和代谢功能,可以增进食欲,增进蛋白的合成,对脂代谢也有所影响,能抑制动物高脂血症的发生,当已形成高胆固醇血症时,人参又可使其胆固醇降低。人参又能增加尿中有机硫及中性硫的排出,使组织中谷胱甘肽含量减少,并能抗维生素B2和B2缺乏症〔27~32〕。
6.对造血系统的影响:人参能刺激造血器官,促进细胞的生成,适当剂量可以促进家兔体重增加,使血浆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上升,长期小量服用可使网状内皮系统的机能亢进,大量服用则呈相反作用〔30〕。
7.止血作用:临床观察人参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有止血作用。在出血期间迅速内服人参煎液有止血效果,可能与人参收缩毛细血管及对内分泌的作用有关。
8.抗过敏作用:人参能减弱由马血清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对过敏性水肿也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与人参抗组织胺作用有关〔11〕。
10.抗利尿作用:人参有抗利尿作用,其作用与去氧皮质酮相似,可能是由于醛固酮分泌增加,从而促进钠潴留使排尿减少〔2〕。
11.制癌作用:人参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效成分为人参醇〔33〕。
〔性 味〕甘,微温。归脾、肺、心经。
〔功 效〕补虚救脱,益气生津,安神益智。
〔主 治〕气虚欲脱,崩漏暴脱,气短喘促,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口渴,多汗,神疲乏力,消渴,脾虚泄泻, 胃虚呕逆,阳萎,遗精,尿频;小儿慢惊,痘疮虚陷。
〔临床应用〕人参作用复杂,临床应用较广,具体分述如下:
1.气血虚脱:人参常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虚脱,证见呼吸气微,四肢不温, 自汗,脉微欲绝等,如出血、中毒、过敏、创伤等引起的心血管机能不全及等,可以单用一味人参
浓煎灌服有效, 方例《独参汤》;如气脱阳也脱,证见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脉沉欲绝,类似于心功能不全及周围循环衰竭,常配伍附子、干姜、甘草、龙骨等,方例《参附汤》、 《四逆加人参汤》、《参附龙牡救逆汤》。人参在抢救虚脱方面有重要意义,但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不可单靠一药完成抢救任务。
2.失眠心悸:人参为失眠心悸之良品。如心肾不交所见的失眠、心悸、多梦、五心烦热、腰酸膝软、遗精、滑精、盗汗等证,类似于神经衰弱之兴奋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常配伍黄连、阿胶、熟地、枣仁等养阴泻火、安神药, 方例《封髓丹》、《香妙散》。对失眠心悸,气短乏力, 自汗,食少之心脾两虚证,类似于神经衰弱之抑制型,常配伍黄芪、白术、当归、杏仁等,方例《归脾汤》、 《参味酒》。此外,人参用于自汗、盗汗,类似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良好效果,多按辨证配入适当方中用。
3.血虚气弱:人参可用于血虚气弱所表现的面萎黄,精神不振,心悸气短,月经失调等证,类似于恶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等,可配伍黄芪、当归、熟地、阿胶等益气养血药。方例《加味圣愈汤》、 《参茸丸》。
4.肺肾两虚:人参常用于肺肾两虚之喘息气急,呼多吸少,不得平卧,或面浮肢浮等证,类
似于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结核病、硅肺等。一般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性支气管炎等可配伍紫苑、 冬花、川贝、杏仁等止咳化痰平喘药,方例《九仙散》。支气管哮喘可配伍胡桃仁、蛤蚧等,方例《人参胡核汤》、 《人参蛤蚧散》、 《人参定喘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之喘息,汗多,浮肿则用《固本丸》。
5.气津两虚:人参可用治气津两虚所致的口渴,汗多,气短,精神不振等。如热病后期之循环机能不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见上证者,常配伍麦冬、五味子,方例《生脉散》。高热口渴、乏力、汗多等证,类似于水盐代谢紊乱,常配伍石膏、 知母、粳米等,方例《白虎加人参汤》。糖尿病口渴、乏力等,常配伍黄芪、熟地、葛根、知母等益气生津药,方例《参芪煎》、《莲花饮》、《参芪地黄汤》。也可用治尿崩症之口渴尿频等。
6.脾胃虚弱:人参可用治脾胃气虚,不思饮食,精神不振,久泻久痢,呕吐等证,类似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神经性呕吐等,常配伍白术、茯苓、 陈皮、 半夏等, 方例《四君子汤》、 《六君子汤》。神经性呕吐用《旋复代赭石汤》 (方见旋复花)。
7.肾气亏损:人参可用治肾气不固所致的阳萎,滑精,遗精,类似于神经官能症之性神经衰
弱。常配伍熟地、山药、山茱萸、鹿茸等,方例《参茸丸》。滑精、遗精多配伍龙骨、牡蛎、金樱子、五味子等涩精固气药,方例《参味龙牡汤》。
8.正虚邪实:人参可用于正气已虚,而邪气盛实诸病,如正气虚弱,外感表邪所用的《人参败毒散》、 《参苏饮》。 高热烦渴,饮水不解所用的《白虎加人参汤》。阳虚便秘所用的《温脾汤》 (方见附子)。
此外,人参尚可用治牙周病,放线病,中心性视力减退、结核病等,近制成《人参精》、 《人参注射液》、 《人参精片》、《参味注射液》等用于临床。
〔用 量〕3~10克,丸散酌减,危重患者可用15~20克。
〔用 法〕生用,宜单独煎服。
〔禁 忌〕虚热虚火慎用,肝阳上亢者忌用。反藜芦。
〔附 方〕
1.独参汤(《景岳全书》):人参,煎加冰糖服。
2.参附方(《世医得效方》):人参、附子。
3.参附龙牡救逆汤(《世医得效方》):人参、制附片、龙骨、牡蛎。
4.四逆加人参汤(《伤寒论》):人参、附子、干姜、甘草。
5.封髓丹(《卫生宝鉴》):人参、熟地、天冬、黄柏、砂仁、甘草。
6.香妙散(《和剂局方》):人参、茯苓、茯神、桔梗、甘草、 山药、 黄芪、远志、辰砂、木香、麝香。
7.归脾汤(《济生方》): 人参、黄芪、白术、当归、杏仁、远志、龙眼肉、木香、茯神、炙甘草。
8.参味酒(经验方):人参、丹参、枣仁、枸杞子、熟地、何首乌、五味子。
9.加味圣愈汤(验方):人参、黄芪、当归、熟地、杭芍、川芎、鸡血膏。
10.参茸丸(验方):人参、 鹿茸、当归。
11.九仙散(《医学正传》): 人参、款冬花、桔梗、桑白皮、五味子、阿胶、贝母、乌梅肉、、生姜、大枣。
12.人参胡桃汤(《济生方》):人参、胡桃仁、生姜。
13.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蛤蚧、人参、杏仁、甘草、茯苓、贝母、桑白皮、知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