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歌括400味白话详解!
药性歌括400味白话详解!
《药性歌括四百味》为明代医家龚廷贤所撰,在医药界流传颇广,影响很大,是一本深受读者欢迎的中医启蒙读物。该书以四言韵语文体,介绍了四百味常用中药的功效和应用。内容简要,押韵和谐,便于记诵,不失为初学者之良师益友。但因成书久远,有些文字比较深奥,错讹之处亦属难免;更为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医者往往不能详辨所用之药,甚则有误用之虞。鉴于此,编者在无损于原著的原则下,对某些文字加以注释,以期达到读者记诵药效时,又能识药的目的。
1、人参
歌诀: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山参
译注:人参味甘微苦,性温,是补益元气力量最大的药物。所谓元气,就是藏于肾脏,周流全身的元(阳)气、元阴(血、津液等)之气,能推动五脏六腑一切组织器官的功能,也是气血运行和营养全身的动力。所以,凡是五脏脏气不足,如心虚心悸不寐、脾虚泻泄肢冷、肺虚气喘息短、肝虚惊悸不宁、肾虚骨弱痿软等症,以及一切衰弱或大吐泻、大出血后的虚脱(面
苍白、肢冷脉伏等),都可应用,这就是大补元气的含义。本品因有生津的功效,所以又能够消渴症以及热性病津液耗伤之症。总的来说,它既能调营(血),又能养卫(气),凡是气血不足之症,均可应用。
用量:1~10克。
附:人参野生的称“野山参”,栽培的称“园参”。园参蒸熟后晒干为“红参”,煮半日再浸糖汁中一、二日,取出晒干后为“白参”,直接晒干的为“生晒参”。因为价钱贵,一般多用党参代替。
2、黄芪
歌诀: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译注:黄芪味甘,性温,是补气的要药,有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的作用。气虚能使肌表不固,可引起汗出不止,本品能补气固表,故常用于气虚的自汗;气充则血足,所以又能因气血不足不能排脓或不易收口的痈疽疮疡等外症。因此本品是气虚不可缺少的药物之一。
本品还有升举中气和利尿作用,可用于中气下陷的脱肛、子宫下垂及虚性的水肿病等。
用量:3~10克。
附注:补虚宜蜜炙(炙黄芪),外症宜生用(生黄芪)。
3、白术
歌诀: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译注:白术味甘苦,性微温,主要有补脾胃燥湿的作用。可治因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而引起的泄泻、水肿、以及因痰湿停留而致的胸腹胀满的“痰痞”症。
本品又能安胎,应用于孕妇因脾胃虚弱、水湿内停而引起的呕吐、眩晕,以及两足浮肿等胎气不和症。
注:*痰痞:痞,积聚成块,称为痞块;胀满不痛,称为痞满,这里作痞满解释。
用量:3~10克。
附注:炒(或土炒)用(焦白术、土炒白术)可加强燥湿作用。
4、茯苓(白茯苓、赤茯苓)
歌诀: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译注:茯苓味甘淡,性平。甘淡能利水渗湿,所以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停留在体内的水湿从尿道排泄,故可治水湿不化而成痰,以及小便不通等症。本品有赤白二种,化痰涎常用白茯苓,利小便则用赤茯苓。
此外,本品也常用于因水湿而引起的水肿胀满和泄泻等症。
用量:6~12克。
附注:水肿亦可用“茯苓皮”。
大戟、芜花相反,这些药物一般不与甘草同用!
5、当归
歌诀: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译注:当归味辛甘,性温,有补血活血的作用。因心与血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称为“生血补心”。可以用它面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怔忡等血虚亏损之症。而且还有逐瘀血、生新血的功用,所以又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以及痈疽肿痛等症。
本品还有润燥滑肠的作用,可治血虚津液不足的大便秘结。
用量:3~10克。
附注:补血活血用全当归;补血用当归身;活血逐瘀用当归尾。酒制加强活血作用。
6、白芍
歌诀: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译注:白芍味酸苦,性微寒,有收敛和养阴补血的作用,可以平肝止痛。所以能止泄泻、痢疾、腹痛,以及因阴虚血亏而肝阳偏旺所引起的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拘挛、月经不调、多汗等症。但属于虚寒性的不能用。
用量:3~10克。
附注:如果要减低它的寒性,可以用酒炒。
7、赤芍
歌诀: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译注:赤芍味酸苦,性微寒,功能散痈肿、泻肝火、破瘀血、通经闭。适用于热毒痈肿和妇女瘀血不行的月经停闭,以及因血行阻滞而引起的各种疼痛,但对产后气血虚弱的病人不宜用。
用量:3~10克。
8、生地(附:鲜生地)
歌诀: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译注:生地味甘、苦,性微寒,有养阴生津、清热凉血的作用。常用它来温热病烦热口渴、舌红津少的阴津耗伤症,以及阴虚骨蒸烦热的劳病。此外,也常用于血热所引起的各种出血症。
注:*骨蒸:热在骨中,所以叫“骨蒸”,是肾阴亏损到一定程度出现的一种虚热,往往与阴虚潮热、五心烦热、盗汗,以及腰背酸痛、睡眠不安、饮食无味等症状同时出现。
用量:9~15克。
附:生地有干鲜的分别,都能清热凉血,但鲜生地清热的作用较强,而且能生津液,干生地养阴的作用较强,是它们的不同点。
9、熟地
歌诀: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译注:熟地味甘,性微温,是滋肾、补益精髓及补血的重要药。可治肾虚骨弱的腰膝软弱和头昏遗精,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血虚症,并能阴血不足引起的须发早白。
用量:9~15克。
附:用生地加黄酒拌蒸至黑即成熟地。
10、麦门冬
歌诀: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译注:麦冬味甘,性寒。有养阴清热的作用,所以能解除因热病伤阴引起的口渴和心胸烦热。对心阴不足,心火上炎,咽喉不利等症也有疗效;还能清肺热、润肺燥、止咳嗽,常用于肺热阴伤的咽干、咳嗽、吐血等症。总之,可使阴虚发热的病症得到安康。
用量:3~10克。
11、天门冬
歌诀: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译注:天冬味甘,性大寒。可以阴虚咳嗽,咳吐浊沫的“肺痿”症,也可咳嗽胸痛,咳吐脓血的“肺痈”症。它的主要功用是养阴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所以对肺热的喘咳也有疗效。
用量:3~10克。
12、黄连(川连)
歌诀:黄连味苦,泻心除 *,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译注:黄连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所以能泻心火,治心火旺的心烦不眠和热病心烦或神昏说胡话,并能清热明目,治目赤肿痛;还能增强胃肠功能而止热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