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科技学院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
项目名称: 新兴碗碗腔皮影戏
参赛组别: 创意组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皮影,又叫傀儡戏、灯影。在华县,又叫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华县碗碗腔皮影戏(
曾名时腔),形成于清代初叶。
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所以专家们认为,华县皮影在国内外皮影史的地位,近似于秦始皇兵马俑在中外考古史的地位。
如今,在华县能够表演皮影的戏班已经寥寥无几。当年的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已年逾百岁,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而当今,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使得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皮影戏在中国的继续发展?我们怎样才能拯救这门璀璨的艺术,重新赋予它全新的生命力呢?无疑,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同时,成品的保存也
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
皮影戏艺人也大都年逾古稀,老一辈的皮影戏艺人所剩无几。华县皮影戏和全国各地的皮影戏一样,也面临失传的严峻形势。皮影制作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试图采用一种新的碗碗腔皮影戏演出形式、碗碗腔皮影戏演出方式、碗碗腔皮影戏演出内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代社会文化相结合,采用碗碗腔皮影戏的特点与当前新时代特相融合,诞生出一种新型的“碗碗腔皮影戏”。
该“新兴碗碗腔皮影戏”将在演出形式、演出方式、演出内容进行更新变化,成为一种具有传统特点,并且符合当代时代特的存在。
首先就演出形式而言,传统的碗碗腔皮影戏,采用五人配合的形式,除演唱和对白之外,还有挑线、二弦、板胡、月琴、碗、锣、鼔、钗、梆、琐呐、号等20多件乐器,每个人都要充当4个以上的角,因此可以说个个都是身怀绝技。在“新兴碗碗腔皮影戏”中,要的是保留原
始的演唱、对白以及挑线、二弦、板胡、月琴、碗、锣、鼔、钗、梆、琐呐、号等20多件乐器的演奏模式,在此要适当加上可以增添的其他地方乐器,使更多的人在观看演出中,感到自己家乡乐器的亲切感、感到乡音的美妙。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