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二次接线图讲解
电气二次接线图讲解
用来控制、检测、庇护、计量电气正常运行的低压回路图称为电气的二次接线图。看图的基本方法可以归纳为如下六句话(即六先六后):
先一次,后二次;先沟通,后直流;先电源,后接线;先线圈,后触点;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所谓的“先一次,后二次”,就是当图中有一次接线和二次接线同时存在时,应先看一次部分,弄清是什么设备和工作性质,再看对一次设备监控作用的二次部分,详细起什么监控作用。所谓“先沟通,后直流”,就是当图中有沟通和直流两种回路同时存在时,应先看沟通回路,再看直流回路。因沟通回路一般由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引出,直接反映一次接线的运行情况;而直流回路则是对沟通回路各参数的变化所产生的反映(监控和庇护作用)。
所谓“先电源,后接线”,就是不论在沟通回路还直流回路中,二次设备的动作都是由电源驱动的,所以在看图时,应先到电源(沟通回路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再
由此顺回路接线往后看;沟通沿闭合回路依次分析设备的动作;直流从正电源沿接线到负电源,并分析各设备的动作。
所谓“先线圈,后触点”,就是先到继电器或装置的线圈,
再到其相应的触点。由于惟独线圈通电(并达到其起动值),其相应触点才会动作;由触点的通断引起回路的变化,进一步分析囫囵回路的动作过程。
所谓“先下后下”和“先左后右”,可理解为:一次接线的母线在上而负荷在下;在二次接线绽开图中,沟通回路的互感器二次侧(即电源)在上,其负载线圈在下;直流回路电源在上,负电源在下,驱动触点在上,被起动的线圈在下;端子排图、屏背面接线图一般也是由上到下;单元设备编号,则一般是由左至右的挨次罗列的。
一、二次接线图的内容
二次接线图是由二次设备所组成的低压回路。它包括沟通电流回路、沟通电压回路、断路器控制和信号回路、继电庇护回路以及自动装置回路等。二次接线图是由二次设备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明二次设备相互衔接的电气接线图。在实际工作中,二次接线图不但经常碰到,而且数量较多,对它务必充分了解。
二、二次接线图的分类
二次接线图可分为原理图和安装图两大类,其中原理图分为归总式原理图、绽开式原理图,安装图分为屏面布置图、屏后接线图。
1.原理图:凡表示动作原理的二次接线图统称为原理图。因
为元件的表示方法不同,原理图包括:
(1)归总式原理图,即各元件在图中是用整体形式来表示,如电流继电器的表示图形中,下面是线圈,上面是闭合或断开有关直流回路用的触点。
双控开关该怎么接线(2)绽开式原理图,就是将各元件分解为若干部分,例如:上述电流继电器便分成线圈和触点两部分。它们在图中并不位于一起,而是凝聚在有关回路中。
2.安装图:按照安装施工的要求,将二次设备的详细位置和布线方式表示出来的图形称为安装图。安装图包括屏面布置图和屏后接线图。屏面布置图中,各元件的尺寸和互相距离,均要具体注明,便于在屏上举行安装。而屏后接线图系将各元件及回路加上编号,施工时,即按编号举行接线,使用起来十分便利。
三、二次接线图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二次接线图中,为了说明各元件的衔接情况,每个元件须用具有一定特征的图形和文字符号表示出来,以免发生混淆。如电流继电器文字符号为LJ;时光继电器文字符号为SJ;实验按钮文字符号为YA; 起动按钮文字符号为QA;停止按钮文字符号为TA等。
四、归总式原理图
习惯上常把归总式原理图简称为原理图。归总式原理图,因
为元件为总体形式,看起来比较直观,并且与一次设备画在一起,简单了解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和作用,便于形成清楚的概念,这种接线图对于讲述动作原理是有利的。它的缺点是,倘若元件甚多时,接线相互交错显得凌乱,元件端子及连线均无标号,使用常感不便。
五、绽开式原理图
绽开式原理图又简称绽开图,它彻低由另一种形式绘制而成。沟通回路与直流回路是相互分开的。在沟通回路中,又分为沟通电流回路和沟通电压回路。在绽开图中,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是分开的,分离用规定的图形和文字符号加以注明,简单显示它们的功能。任何一条回路是由按钮、触点、线圈等依电流通过的方向,由左至右,由上而下罗列起来,就构成完整的绽开图。在图的右侧,尚有文字说明回路的作用,可进一步协助了解回路的动作过程。因为绽开图条理清楚,能一条一条分析和检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用的最多。
六、屏面布置图
屏面布置图应满意下列一些要求:1.凡需常常监视的仪表和
继电器,都不要布置得太高;2.操作元件,如控制元件、调整
开关、按钮等的高度要适中,使得操作调整便利,它们之间应留有一定的距离,操作时,不致影响相邻的设备;3.对于检查
和实验较多的设备,应位于屏的中部,而且,同一类型的设备
应布置在一起,这样检查和实验都比较便利。此外,应力求布置紧凑和美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