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 .阅读《乡土中国》回答问题: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如同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而乡土社会的道德基本观念也建筑在这种以己为中心的私人联系里。请简述中国乡土社会道德体系的特征。
【答案】①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修己”(“克己复礼”);
②不存在超越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团体道德缺失);
③不同于基督教,没有不分差序的兼爱。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由“在以自己做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可知,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修己”(“克己复礼”);
由“我们也很不容易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团体道德的缺乏,在公私的冲突里更看得清楚”可知,不存在超越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团体道德缺失);
由“孔子的道德系统里绝不肯离开差序格局的中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因之,他不能像耶稣一样普爱天下,甚至爱他的仇敌,还要为杀死他的人求上帝的饶赦——这些不是从自我中心出发的”可知,不同于基督教,没有不分差序的兼爱。
2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家族》一篇中,提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庭关系的主轴是什么?请结合费氏观点,谈谈当今中国家庭成员关系的变化及现状。(不超过 80字)
【答案】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庭关系的主轴是为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为配轴。
当代中国家庭逐渐向以夫妇为主导变化。
亲子代际关系既有对传统的保留,更多地则随社会变革发生了强弱变化。
家庭成员平等的局面基本形成。
家庭核心化和小型化受到推动。
亲代与成年已婚子代,无论同居还是分居,夫妇经济一体是普遍现象。亲子同居、家庭亲代和已婚子代完全共财者已大大减少。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家族》一文中指出:“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可见,家庭关系的主轴是为父子关系。
第二问考生可在对以上观点的理解下,结合当今中国家庭成员关系的现状来谈变化。《乡土中国》中是原生家庭与新生家庭融合成为一个“大家庭”,而当今中国家庭主要以夫妻为主导,夫妇经济一体,不是和长辈共同拥有财产;老年人很少和孩子住在一起,亲子代际关系既有对传统的保留,更多地则随社会变革发生了变化等等。
3 .基于《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完成小题。
传统中国人初次见面常常先问“贵庚几何”,而西方人却认为年龄是个人的隐私,不能随便问。请利用你阅读《乡土中国》获得的知识,解释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候习惯。
【答案】中国人的这样的习惯和传统文化背景紧密相关的。在《乡土中国》中,作者提到了乡土社会中存在着“教化性权力”,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扩大到成人之间,就是形成了长幼之序。中国人见面客套时问年龄,是一种礼貌,其实质在于了解了对方和自己的长幼关系后,采取合乎礼俗的方式进行交流。土和于读什么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见面问“贵庚”,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这点可以在《乡土中国》中的“教化性权力”中到依
据:“乡土社会里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在中国,两个人初次见面常常会互问年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长幼尊卑在乡土文化中的重要性,确定了年龄便可以确定双方的长幼尊卑,从而采取“合式”的方式进行交流。
4 .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推荐阅读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社会学著作。小明很想研读一番,但看看目录,概念繁多,翻翻内容,枯燥无味。几次翻开,又几次放下。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给小明介绍阅读《乡土中国》的方法。
【答案】在阅读学术著作中,应用“三步骤”(略读——精读——研读)的方法来进行阅读。先通过“略读”,基本了解《乡土中国》的大体内容,对其结构有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精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对《乡土中国》中的一些概念进行细致的解读,一边阅读,一边批注。最后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再读《乡土中国》,对其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深入的专题研究。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阅读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提出,阅读《乡土中国》这类学术著作,要先“粗”后“细”,逐步推进。
因此在阅读《乡土中国》时可以采用三个步骤:略读——精读——研读。
“略读”就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的浏览,对《乡土中国》,要先阅读书名、作者介绍和目录,大致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快速浏览,勾画文中重要的概念和观点,勾画精彩语句或段落,然后再通览全书,用自己的话去理解“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等重要概念,明确各篇的逻辑结构、论证语言等。
“精读”就是要在咬文嚼字中,进行深入细致的读。读时应一边阅读、一边批注。比如在《差序格局》中,作者提出“差序格局”理论后,又是如何运用“差序格局”来认识“自我主义”的呢?通过精读进行梳理,我们可以概括为,以“己”为中心,不以“小己”来应对一切,而道德范围依着需要而推大或者缩小。
“研读”就是研究性阅读,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阅读《乡土中国》中,要通过它来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精神,认识中国乡土社会和中国当代社会,然后进一步讨论如何建设与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相贯通的中国当代文化。比如,在《无讼》中,作者提出:“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在中国乡村社会,讲究礼治,“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如果“一个人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了规矩”,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是“评理”(即调解)。联系现实来思考,现代社会的建立固然需要法治秩序,但是,是不是法律就能“管”住所有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由法律来裁决?特别是在中国的乡村社会包括现代的乡村社会,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依然需要“礼治”“教化”“调解”,或许,这就是中国国情,中国特。这样的理解,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和解决问题都应该是有帮助的。
根据上述的三种步骤和举例的内容来梳理阅读的方法。
5 .如何理解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并结合生活实践举出一则相应的例子。《乡土中国》
【答案】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是“不流动的”,具体指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是孤立和隔膜的。如农村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方式,聚村而居。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由文中“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可知,对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的理解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强调“孤立”和“隔膜”的特点。
列举事例时应抓住“孤立”和“隔膜”的特点。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乡下的聚居社区就可以体现这一特点,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体现人与空间的不流动性;以聚村而居为主要生活方式,则体现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是“孤立”和“隔膜”。
6 .有人评价说:《乡土中国》对中国社会的分析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请从①乡土本②差序格局③礼治社会④长老统治中,任选一项,结合《平凡的世界》或《边城》等作品,对选项内容作简要阐释。要求:阐释准确,举例恰当,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答案】示例:④长老统治是发生在社会继替过程中的一种教化性权力,主要表现在(但不限于)家族或亲子关系中,是长者继承既有的文化而对幼者进行教化的一种管理方式,有一定的强制性,同时又带有约定俗成的合理性。《平凡的世界》中田福堂出于门第观念而对女儿润叶、儿子润生恋情进行粗暴干涉,乡人都认为合情合理;作为双水村书记,他对整个村子具有绝对话语权。这些都是家族乃至村落中长老统治的体现。(《边城》中码头船总顺顺德高望重成了茶侗水面的长老,大家有什么纷争或解不开的事都来寻他;天保、傩送兄弟俩通过媒人提亲或唱山歌等不同方式向翠翠求婚,也体现了湘西小城既定的民风民俗。一切都按照既定的法则做事,这是世代延续的长老统治教化权力的体现。)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阅读经典,梳理故事主要情节及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评价作品主题等方面的能力。做这种题,平时一定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真正的爱上阅读,不断地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对于经典名著要了解作家、朝代(国籍)、作品表现的主题以及艺术特等,不断地在文字中沉淀、涵泳,进而拓展自己的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本题要求从①乡土本②差序格局③礼治社会④长老统治中,任选一项,结合《平凡的世界》或《边城》等作品,对选项内容作简要阐释。首先要明白“①乡土本②差序格局③礼治社会④长老统治”这几个概念,然后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理解的最透的一点来写即可。可以选择“长老统治”,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长老统治”,然后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或沈从文的《边城》的作品内容或背景的角度来分析如何体现这个“长老统治”的。“长老统治”是长者继承既有的文化而对幼者进行教化的一种管理方式,有一定的强制性,同时又带有约定俗成的合理性。《平凡的世界》中田福生就是家族的长老,他利用自己的家族威权粗暴地干涩孙少安和田润叶的爱情,而且干得理直气壮。《边城》中船总顺顺是茶侗地方的长老,很有威慑感,社会秩序、民间大小事情他都有裁决权,深得乡民信服,这也是“长老统治”的表现或反映。总之,先理清费孝通的概念,然后借助指定的文学作品来分析即可。
7 .(2)请结合鲁迅《拿来主义》中对待文化的观点,请简要分析我们该如何对待《乡土中国》所描述的“乡土文化”。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所写内容符合作品实际;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100字左右。
【答案】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对待文化的观点是“拿来”,但要“去粗取精”“创新运用”,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全盘吸收。那么对待《乡土中国》所描述的“乡土文化”自然也是如此,首先要认真对待,然后加以辨别,落后、无用、不适宜的淘汰,有用的继承发扬,并加以创新,以便更好地运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