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于的用法
古汉语“于”的用法
“于”、“於”本是两个字。作 为介词,甲骨文、金文都只用 “于”字,而不用“於”字。“於”在甲骨文、金文之中和“乌”是 同一个字。《说文解字》 :“於,象古文乌省。 ”后来虽分化成了 “於”、 “乌”二字,但仍读“於”如“乌”,是个叹词。“於”作介词,是 春秋战国之际才出现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方言用法。 (《诗经》 中“于” 字出现 335 次,作介词 259 次,占 77.3 %,作助词 土和于读什么65 例,作叹词 11 例。而“於”字共出现 48 例,只有 4 例作介词,其余全作叹词。)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后世的文言文中,“于”、“於”并用。汉字简 化以后,“於”并入“于”。
“于”在文言文中主要用作介词。 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而 是首先要与其它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然后再和其它词发生关系。 用“于”字构成的介宾结构,多数情况下,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后作 补语。只有在表示时间、表示范围等情况下, 才可以前置作状语。“于” 的作用有四个方面:
(一)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位或动作、行为所 涉及的范围等。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位等是介词“于”最基 本的用法,可视情况译为“在”、“从”、“到”、“在 ,, 中”、 “在 ,, 方面”等。例如:
1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2遂置姜氏于城颖。(《左传•隐公元年》)
3青取之于蓝。(《荀子•劝学》)
4权起更衣,肃追于 宇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5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 气力。(《五蠹》)
• • •
例①中的“于”引进时间,可译为“在”。例②中的“于”,引 进处所,可译为“在”。例③中的“于”,引进处所, 可译为“从”。 例④中的“于”,引进行为趋向的地点,可译为“到”。例⑤中的“于”, 引进范围,可译为“在 ,, 方面”。
(二)    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方面,可视情况译为 “向”、 “跟”、“给”、“对”、“对于”等。 例如:
1季康子问政于 孔子。(《论语•颜渊》)
2余将告于 莅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3莫若遣心腹自结于 东。(《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4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 •
例①中的“于”,可译为“向”。例②中的“于”,可译为“给”。 例③中的“于”,可译为“跟”。例④中的“于”,可译为“对于”。
(三)    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于”的这种用法, 是用在被动句中。 有时,动词前还可有“见”、
“受”等字与之照应,可译为“被”。例如:
1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 人。(《孟子•滕文公上》)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 人。(《赤壁之战》)
四)引进比较的对象。
比较相关事物的优劣高下,古汉语中往往用“于”引进用以比较
的一方, 构成介宾结构, 放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之后作 补语。一般可译为“比”。例如:
1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项羽本纪》)
第一,“于”除用作介词之外,还可用作动词词头。这种用法, 文言文中只能写作“于”,而不能写作“於”。例如:
“黄鸟于飞。”(《诗经•周南•黄鸟》)
第二,“乎”也常作介词,用法大致与“于”相同,可参见第五 节“乎”字。
(五)于是
1、“于是”本是介词“于”和代词“是”构成的介词结构,可 以放在谓语之前作状语,或放在谓语之后作补语。根据 “于”的用法 的不同,可分别译为“从这”、“在这”、“在这时候”、“在这种 情况下”等。例如:
1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 始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
2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对曰:“午也可。”于是 羊舌职
• • 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
• •
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 (《左传襄公三年》 )
3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
• • • •
例①中“于是”可译为“从这时”。例②中第一个“于是”可
译为“在这个时候”,第二个“于是”是连词,第三个“于是”可译 为“在这些事情上”。例③中“于是”可译为“在这种职业上”。
2、“于是”后来虚化为连词,一般用在句子开头,连接后一
句与前一句,或后一段与前一段,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和现代汉语
“于是”用法相同。例如:
1居顷之,石建卒。于是上召广代建为郎中令。(《李将军传》)
• •
2于是秦王不烽,为一击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