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少年闰土》中的“带”字及其教学处理
作者:俞伟明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10期
作者:俞伟明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10期
【内容摘要】对于《少年闰土》中的“项带银圈”的“带”字应作怎样的解释,曾引发过不少争议。有人说,这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留下的语汇书面形式的痕迹;也有人说,这里的“带”字,应该用“戴”字才对。我认为,这里的“带”字,是“套住”的意思,它含有“佩带”“佩挂”之意。因为在课文第四自然段,就有与其相呼应的语句:“他正在厨房里,紫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作者用一个“带”字,或者能把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民深受封建迷信毒害的社会现实表露一二吧。因为“项带银圈”,套住的不仅仅是闰土及其家人,还有广大的旧中国农民。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前后文的对比教学,一步步地引导启发学生,让他们出“项带银圈”中“带”的意思就是“套住”,从而感悟大文豪用词的准确性。如果我们能深入研究教材,探究规律,定能优化语文教学效率。
【主题词】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带”字教学处理
关于《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 “项带银圈”中的“带”字,曾引发过不少的关注与争议。有人说,这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留下的语汇书面形式的痕迹;也有人说,这里的“带”字,应该用“戴”字才对。“带”字该作怎样的解释呢?翻开《教师教学用书》,再看编者的“教材答疑”,都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一、“项带银圈”与“月亮地下”
《少年闰土》是人教实验版教材“初识鲁迅”专题编排的四篇文章中,唯一一篇鲁迅先生自己的作品。“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正是该课书教学目标之一。一个“项带银圈”中的“带”字,却让不少师生为之伤神。这是大文豪用错字了吗?不是的。其实这里的“带”字,是“套住”的意思,含有“佩带”“佩挂”之意。因为在课文第四自然段,就有与其相呼应的语句:“他正在厨房里,紫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比较第一和第四自然段对少年闰土外貌描写的语句,我们不难发现,大文豪鲁迅先生,
他并不是“带”“戴”不分的。你看,他先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再说“(闰土)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我想,作为“保命符”的银项圈,对闰土一家人来说,就远远不只是装饰品那么简单地“戴”在颈上了,它应该还有更特殊的意义。闰土“项带”的土和于读什么“银圈”,应该是既能戴下去,又能取下来作他用的,因此,这“保命符”也会像哪吒的项圈和古人的佩剑那样随身带着。
对于“项带银圈”用“带”而不是“戴”字,鲁迅先生当时也许作过一番推敲。一个“带”字,或者能把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民深受封建迷信毒害的社会现实表露一二吧。“项带银圈”,套住的不仅仅是闰土及其家人,还有广大的旧中国农民。我想。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1918-1922)中的《故乡》。因为时代久远,词义变迁,我们已经很难用现代汉语来体会“项带银圈”中的“带”字的含义了。但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还是可以确定,它就是“套住” “套上”“佩带”(即“佩戴”)的意思。纵观《呐喊》的14篇鲁迅作品,他用“戴”字写人物的语句并不多,但是通过比较,我们还是能看出鲁迅先生是能够分辨出“带”与“戴”的:除了“(闰土)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外,我们也可以从《头发的故事》结尾处“他戴上帽子说”略见一斑。
“项带银圈”是鲁迅先生粗心大意造成的吗?那也不是。你看他对“猹”的解释都那么郑重其事,(见课文第十一自然段和课文注释2。)这就是有效的证明了。
《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描绘了“我”记忆中月下沙地看瓜刺猹的闰土,使读者对这位农村少年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写法上,下文有与其相呼应的句子:除了第四自然段外,还有第十自然段的“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着胡叉,轻轻地走去……”
对于“月亮地下”的写法,正好呼应了前文“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作为一个见了生人都很怕羞的农村少年——闰土,他向“我”讲述“看瓜刺猹”等事情,是很难说出大文豪鲁迅先生所写的“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语句来的;即使能说出来,也不符合乡下小孩的口语交谈的特点。“月亮地下”正是“在月亮照射下海边沙滩西瓜地”的缩写,也许它更能体现出鲁迅先生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过人之处。
二、从“项带银圈”和“月亮地上”处“初识鲁迅”
在教学中,如果有学生提出“项带银圈”和“月亮地上”有错误的时候,我们不妨从中作出正确的指引,让他们能从细微之处看到大文豪鲁迅先生的真知灼见。下面是当学生提出上述疑问时,我们教学指引的模拟设计片断:
片断一,“项带银圈”。
师:鲁迅先生,您真不愧是大文豪啊!您只用区区的九十个字,就把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描绘得活灵活现……
师:读了这一段话,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不是说“戴帽子”“戴红领巾”“戴项链”等都得用“穿戴”的“戴”字,不能用“带路”“带领”的“带”字吗?作者说“项带银圈”,是不是弄错了?
师:是啊!是不是弄错了?……作为大文豪,我想他不会分不清“带”和“戴”这两个字的。我们再读一读、一,看看作者有没有用“穿戴”的“戴”字写的句子?
学生认真阅读后,反馈。
生:我在第四自然段到了,那就是——“他正在厨房里,紫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生: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师:同学们读书真认真!
投影比较:1.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
2. 他正在厨房里,紫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师:既然下文都说闰土“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了,鲁迅先生啊,您为什么开头还说“项带银圈”呢?您用“带”字究竟有何用意啊?
这样,通过教师一步步地引导、比较,让学生出“项带银圈”中“带”的意思就是“套住”,让学生感悟大文豪用词的准确。
如果学生难以总结,教师就要点明,还要指出这个“带”字的意思,现在已经不常见了。
片断二,“月亮地上”。
生:“月亮地下”是什么意思呢?
师:同学们真会提问题。“月亮地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再认真读一读、一。
学生认真阅读后,反馈。
生:到了。第一自然段有这样的语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生:“月亮地下”就是“在月亮照射下海边沙滩西瓜地”的意思。
生:“月亮地下”就是“月亮地里”的意思。
教师小结。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背诵第一自然段。(朗读感悟。)
三、结束语
以上只言片语,是我看到“教材答疑”《〈少年闰土〉中“项带银圈”的“带”对吗?》①一文后,引发出来的一番思考。如果我们能深入研究教材,探究规律,定能优化语文教学效率。对于语文的学习,我们还需牢记小语室在“教材答疑”②的正确指引:“语文教材的学习,根本目的在于阅读能力的形成,教学中应时刻不忘这一点,立足于课文又不囿于课文。”
【注释】①,②:出自《〈少年闰土〉中“项带银圈”的“带”对吗?》,网址:
www.pep/xiaoyu/jiaoshi/tbjx/xy_jcdy/xyjcdy6/201011/t20101122_973294.htm
2011-7-2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