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服务器在UEFIHII界⾯中配置阵列的基本操作
操作步骤:
重要提⽰:配置阵列时请谨慎操作,并仔细阅读各种提⽰,以防误操作导致数据损失。
内容导航
⼀、进⼊阵列卡配置界⾯并查看硬盘状态
ThinkSystem系列服务器进⼊阵列配置界⾯操作请参考《》(知识库编号:167409)。
System x M4、M5、M6及X6系列服务器进⼊阵列配置界⾯操作请参考《》(知识库编号:167408)。
ThinkServer RD650、RD550、RD450、RD350、TD350系列服务器进⼊阵列配置界⾯操作请参考《》(知识库编号:167404)。ThinkServer RQ940型服务器进⼊阵列配置界⾯操作请参考《》(知识库编号:167411)。
联想各系列服务器的UEFI HII SAS RAID阵列配置界⾯有所不同,但操作步骤⼀致。有少数操作⽅式略有区别,详见以上联想知识库⽂档中有关硬盘选择操作及确认操作的说明。
本⽂以ThinkSystem系列服务器⽂字界⾯及System x系列服务器UEFI HII阵列配置界⾯为例。
进⼊SAS RAID阵列配置界⾯后,⾸先是Dashboard界⾯,其中会显⽰:
"Status",即SAS RAID卡状态,正常情况下是"Optimal";
"BBU",即备份单元状态,如阵列卡配备有电池(BBU)或者超级电容(CVM)的即会显⽰"Yes",否则是"No";
"Drivers",即硬盘数量;
"Virtual Drives",即RAID卷数量等状态信息。
(注意:部分旧型号SAS RAID卡及旧版本固件没有Dashboard界⾯,Dashboard界⾯中的关键信息体现在Main Menu中的Controller Management中。)
向下翻页,在"MegaRAID ADVANCED SOFTWARE OPTIONS"会显⽰RAID卡已激活的功能,例如下图所⽰的:
MegaRAID RAID6,即RAID6功能;
MegaRAID RAID5,即RAID5功能;
uefi bootMegaRAID SafeStore,即数据保护功能;
MegaRAID FastPath,即SSD增强功能;
MegaRAID CacheCade 2.0,即SSD缓存功能;
MegaRAID CacheCade Pro 2.0,即⾼级SSD缓存功能。
注意:如未激活对应功能,此处则不会有项⽬显⽰。
从Dashboard进⼊Main Menu即是RAID配置主界⾯,有5个项⽬。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是配置RAID设置
"Controller Management"是对SAS RAID控制器进⾏设置
"Virtual Drive Management"是查看、调整RAID设置
"Drive Management"是查看、调整硬盘设置
"Hardware Components"是查看、调整RAID卡部件设置
先确认硬盘状态是否为可⽤状态。进⼊"Drive Management",确认当前界⾯是否出现所有硬盘,且硬盘状态都是"Unconfigured Good"状态。
注意:
1、只有Unconfigured Good状态的硬盘才能配置RAID,Online状态表⽰该盘已在某个阵列中,JBOD状态表⽰该盘为单盘直通模
式,Unconfigured Good状态与JBOD状态的相互转换请看下⽂“”⼀节;
2、如果Unconfigured Good前有"(Foreign)"标记,说明此硬盘带有外来阵列信息,请先确认硬盘来源及需要导⼊、或者清除该信息,然后按照下⽂“”⼀节进⾏操作;
3、如果硬盘是"Unconfigured Bad"状态,说明硬盘有异常。若硬盘容量识别正常,或者能确认是因为误操作所致,请按照下⽂“”⼀节进⾏操作。若已⽆法正确识别硬盘容量,建议重新插拔再识别硬盘,⽆效则硬盘已经故障,请及时更换。
⼆、创建RAID0/1/5/6阵列
本节介绍8块硬盘先创建⼀组RAID1阵列再创建⼀组RAID5阵列。
进⼊阵列卡配置主界⾯,进⼊"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再进⼊"Create Virtual Drive",创建⼀个阵列。
"Select RAID Level"选择RAID1。
注意:RAID5等RAID Level需要阵列卡硬件⽀持或者激活相应功能,亦需要可配置硬盘数量满⾜最低要求,否则不会出现相应RAID级别。进⼊"Select Drivers"以选择要加⼊阵列的硬盘。
选中2块硬盘,然后选择"Apply Changes"。
注意:
1、不同机型的硬盘选择操作⽅式有区别,请查看对应机型关于硬盘选择操作的说明;
2、不同RAID Level有不同的硬盘数量要求,如RAID1只能有2块硬盘,RAID5⾄少需要3块硬盘,RAID6⾄少需要4块硬盘,RAID10⾄少需要4块硬盘且为偶数;
3、如果使⽤SSD(固态硬盘)配置阵列,需要将"Select Media Type"选项改为"SSD"。请勿将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加⼊同⼀组RAID阵列;
4、由于"Select Interface Type"默认值为"Both",在选择硬盘时可以看到SAS接⼝硬盘和SATA接⼝硬盘,但不要在同⼀组RAID阵列中同时选取SAS接⼝硬盘和SATA接⼝硬盘。
告知操作已顺利执⾏,OK继续。
回到创建阵列界⾯,可以对"Virtual Drive Size"进⾏修改以调整RAID卷⼤⼩。如果上⼀步"Select Drives"配置有误,则此处不会显⽰数值也⽆法修改;如需给阵列分卷,则在这⾥按回车键并输⼊所需⼤⼩,详见“”⼀节。
全新建⽴的阵列,建议将"Disable Background Initialization"设置为"Yes",并将"Default Initialization"设置为"Fast",进⾏快速初始化,⽤以清空阵列及硬盘上的数据。
注意:如果是尝试修复误删除的阵列(卷),请保持"Default Initialization"为默认的"No"。
注意:如果将"Default Initialization"设置为"Full"会进⾏慢速全盘初始化,慢速初始化过程中阵列可能⽆法使⽤,故不建议选择此项。
其他项⽬⼀般不需要进⾏调整。如要调整其他项⽬,请阅读下⽂“”⼀节,并根据实际需求进⾏操作。
注意:部分参数,如"Strip Size"条带尺⼨在创建阵列后不可修改。
选择"Save Configuration"保存RAID配置。
选择"Save Configuration"后会出现确认操作,提⽰会抹除硬盘上已有的数据,""确认后,再选择"Yes"继续。
注意:不同机型的确认操作⽅式有区别,请查看对应机型关于确认操作的说明。
提⽰操作已顺利执⾏,"OK"完成。
由于还有"Unconfigured Good"状态的硬盘,此时会⾃动返回到"Create Virtual Drive"界⾯。继续创建下⼀组RAID5阵列。
"Select RAID Level"选择"RAID5"。
进⼊"Select Drives",选中要加⼊RAID5阵列的硬盘,然后选择"Apply Changes"并确认操作完成。
注意:如果要全选所有硬盘可以选择"Check All"。
检查"Virtual Drive Size"⼤⼩,并设置"Disable Background Initialization"为"Yes"及"Default Initialization"为"Fast"。其他项⽬同之前创建RAID1时。
检查⽆误后选择"Save Configuration",然后确认操作,完成阵列创建。
返回阵列卡配置主界⾯,进⼊"Virtual Drive Management"查看已创建好的阵列。
确认新建的Virtual Drive状态为"Optimal"即状态正常。
接下来设置RAID卷为启动设备。返回阵列卡配置主界⾯,进⼊"Controller Management",设置"Select Boot Device"为要安装操作系统的RAID卷,如刚刚创建的"Virtual Drive 0"。修改完成后即⽣效。
注意:"Select Boot Device"默认值可能为"None",如未设置正确可能导致安装操作系统后⽆法正常引导启动操作系统。
三、创建RAID10阵列
本节介绍8块硬盘创建⼀组RAID10阵列。
请先阅读上⼀节“”,本节只介绍与上⼀节有区别的部分。
"Select RAID Level"选择"RAID1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