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习题
生态学课后习题
0 绪论
1、说明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试举例说明生态学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3、比较三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弊。
①、野外的:优点:简单易行,环境真实;缺点:条件控制不严格,对结果分析不太可靠,重复性差。
②、实验的:优点: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分析比较可靠,重复性强;缺点:实验室条件可能与野外自然状态下的有区别。
③、理论的:优点:条件控制严格,结果分析可靠,重复性强,可通过修改参数再进行模拟,使其逐步逼近
现实;缺点:过程复杂繁琐。
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
1 生物与环境
1、概念与术语
.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等。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大环境与小环境:生物环境一般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大气候:大环境中的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是有大范围因素所决定。
小气候:小环境中的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1.5m以内的气候,受局部地形、植被和土壤类型的调节,变化大。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密度制约因子与非密度制约因子:按生态因子对动物种数量变动的作用,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子。前者指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其对动物种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了种数量;后者指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它们的影响强度不随种密度而变化。
广温性与狭温性:前者是指某物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后者则相反。即生物对温度的耐受性的上限、下限与最适温度的距离较远,后者则较近。
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定律?
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耐受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3、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任何一个引资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②、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引子称主导因子。
③、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④、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缺少,不能有另一个因子来替代。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而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⑤、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繁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时还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
2 能量环境
1、概念与术语
外温动物与内温动物:根据动物热能的主要来源,把动物分为外温动物和内温动物。内温动物是通过自己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如鸟兽;外温动物依赖外部的热源,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
一个土一个于念什么异温动物:产生冬眠的动物称异温动物。
驯化与气候驯化:内温动物经低温的锻炼后,其代谢产热水平会比在温暖环境中高。这些变化过程是由实验诱导的,称为驯化;如果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则称为气候驯化。
适应性低体温: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内温动物会自发地从冬眠中醒来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不致冻死,这是与外温动物冬眠的根本区别。内温动物的这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称为适应性低体温。
发育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特定物种的生长发育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或者称生物学零度。
春化:很多植物在发芽之前都需要一个寒冷期或冰冻期,这种由低温诱导的开花称为春化。
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黄化现象。
2、生物对光照会产生哪些适应?
①、对光质的选择性适应;②、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③、生物随光照长度的日周期和年周期变化,也出现适应性的昼夜节律与光周期现象。
3、生物对极端的高温和低温会产生哪些适应?
对极端的高温:生理上,植物主要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以及靠旺盛的蒸腾作用避免植物体过热;动物则适当放松恒温性,将热量储存于体内,使体温升高,等夜间再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等方式将体内的热量释放出去。一些小型内温动物常采用“夜出加穴居式的适应方式”,避开沙漠炎热干燥的气候。夏眠或夏季滞育、迁移,也是动物度过干热季节的一种适应。
对极端的低温:在形态上,植物的芽和叶片常有油脂类物质保护,树干粗短,树皮坚厚状;内温动物出现贝格曼规律和阿伦规律的变化。在生理方面,植物通常减少细胞中水分,增加糖类、脂肪和素等物质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防冻能力。小型内温动物主要增加体内产热来增强御寒能力和保持恒定的体温,通常是增加非颤抖性产热和基础代谢产热,前者的作用更为重要。行为上的适应主要变现在迁徙和集方面。
4、物种的分布完全由温度决定吗?
不是。虽然地球上生物系的分布于主要温度带一致,一些物种的分布限与等温线之间有紧密的相互关系。且低温能够成为致死温度,限制生物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分布,而高温限制又使一些生物不能向热带地区分布。但是,这只能说明物种的分布与温度息息相关,而非完全由温度决定。相对湿度和温度,二者共同作用决定了地球上生物系分布的总格局。
5、简述火的生态作用。
对不同种类及不同年龄的生物作用不同。
有益作用:加快有机物分解,促进植物生长。
有害作用:烧毁生物、破坏生态平衡,引起土壤侵蚀、烟雾污染。
6、简述风的生态作用。
强风常能降低植物的生长高度,引起植物矮化,还影响动物的地理分布及体表形态特征。连续的单向风可形成旗形树。同时,风是风媒植物的传粉工具,是某些无脊椎动物迁移的运输工具。此外,风对植物具有机械破坏作用。
3 物质环境
1、概念与术语
陆生植物虽生长环境的潮湿状态而分为三大类型: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湿生植物:不能长时间忍受缺水,抗旱能力差,多生长在水边或潮湿的环境中。
中生植物:适于生长在水分条件适中的环境中,形态结构及适应性介于湿生植物与旱生植物之间,种类最多、分布最光和数量最大的陆生植物。
旱生植物:生长在干旱环境中,能忍受较长时间的干旱,且能维护水分平衡和正常的生长发育。主要分布在干热草原和荒漠地区。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表现在根系发达、叶面积很小、发达的贮水组织以及高渗透压的原生质等。
腐殖质和非腐殖质:土壤有机质可分为腐殖质和非腐殖质。非腐殖质是死亡动植物组织和部分分解的组织,主要是糖类和含氮化合物。腐殖质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时,重新合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多聚体化合物,主要是胡敏酸和富里酸,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以上。
土壤质地:组成土壤的各种大小颗粒按直径可分为粗砂、细砂、粉砂和黏粒。这些不同大小颗粒组合的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
土壤结构:土壤颗粒排列形式、孔隙度及团聚体大小和数量称为土壤结构。
盐碱土植物:生活在盐碱土中的植物称为盐碱土植物。
2、简述陆地上水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3、水生植物如何适应于水环境?
(1)、发达的通气组织:①、开放性的通气系统:保证地下各组织器官对氧的要求;②、封闭性的通气系统:储存由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供光合作用需要,储存由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供呼吸需要。同时,大量的通气组织使植物体重减轻,增加了漂浮能力。
(2)、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脱化,使植物体重减轻,增加了漂浮能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