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知识模拟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美味的蒜蓉小龙虾B.美丽的珍珠项链C.引起胃溃疡的细菌D.造型奇特的钟乳石
2.
小明将金鱼、蟹、猫、蝗虫归为一类,将荷花、水稻、杨树、松树归为一类,小明分类的依据是按生物的( )
A.生活环境
B.用途
C.形态结构特征
D.数量
3.
白狼山成为人们夏季避暑纳凉的首选地,绿植物功不可没,说明了( )
A.环境对植物的影响B.植物影响环境
C.环境与生物无关D.植物适应环境
4.
我国的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以下对生态系统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森林生态系统能涵养水源、蓄洪抗旱,被称作“地球之肾”
B.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雨水充沛的地区,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C.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较强
D.海洋生态系统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为主,产氧量大,动物种类丰富
5.
下列关于生物圈概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阳光不易透过海洋深层,因此生物圈不包括海洋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D.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
6.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中所指不属于生物的是( )
A.明月B.惊鹊C.鸣蝉D.稻
7.
秋日济南黄河大桥北岸向日葵花海盛放,非常漂亮,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
A.燕子育雏B.子女与父母性状不同
C.种子萌发长成幼苗D.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
8.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生物圈B.海洋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
9.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相互联系的
C.生命共同体中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D.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0.
俗话说:“秧好一半稻”,下列不属于环境中影响秧苗生长的生物因素的是( )
A.昆虫B.光照C.稗草D.青蛙11.
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2.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稻田生态系统
C.池塘生态系统
D.人工林生态系统
13.
下列各项中都是生物的一组是( )
A.珊瑚和珊瑚虫B.蘑菇和枯叶
C.新冠病毒和电脑病毒D.蚕蛹和冬眠的青蛙
14.
在食物链“草→鼠→蛇→鹰”中,含能量最多的环节是( )
A.草B.鼠C.蛇D.鹰
15.
下列成语或俗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这一特征的是( )
A.饿虎扑食B.种瓜得瓜C.春华秋实D.汗流浃背16.
你喜爱生物吗?地球由于生物的存在而美丽,生物都具有生命现象。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花开花落B.蜻蜓点水C.孔雀开屏D.潮涨潮落17.
生物学是一门前沿学科,它是研究生物的科学。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珍珠B.枯叶
C.珊瑚D.水中生活的鱼儿
18.
“田鼠吃土蜂幼虫”体现出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B.合作C.捕食D.寄生19.
下列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
A.青蛙捕食昆虫B.蛇吃青蛙C.黄鼠狼吃鸡D.羊吃草20.
生物圈是包含多种多样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生态系统。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只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水和空气
B.生物圈的范围为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
C.森林生态系统与周边的城市生态系统没有联系
D.“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说明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
21.
自然界中处处隐含生物知识,以下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A.枝芽变成一段带叶的枝条——生长发育
B.同一片玉米地里的玉米植株有的高有的矮——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劝君莫打三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生物的繁殖行为
22.
下列对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各种成分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中有一条食物链:蝉→螳螂→黄雀→蛇
C.螳螂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当环境受到污染时,蛇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少
23.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想利用家蚕详细研究家蚕的发育过程,最好的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B.观察法C.模拟法D.搜集资料法
24.
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此,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其他指标,以下是他们调查的部分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有5条食物链
B.图中猫头鹰和蛇的关系为捕食
C.图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D.图中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比森林生态系统强
25.
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 )
A.森林中的树木
B.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C.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D.海洋
26.
湿地公园植被丰富,人们在此地欣赏风景的同时还会观察到一些生物学现象。以下生物学观点正确的是()
A.岸边树木发出嫩芽,并有新叶长出,说明生物可以繁殖后代
B.湿地公园里发现了两棵叶片形状不同的荠菜,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芦苇的茎是中空的,能有效净化水质,说明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D.河边鲜花盛开,绿叶成荫,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的物质都位于液泡内
27.
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下图。一段时间后若发现乙的数量增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所处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最初来源于丙
B.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
C.如果有毒物质通过丙进入该食物链,最终有毒物质浓度最高的是丁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28.
生物扮靓了地球,让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能自动绕开障碍的智能汽车B.地里钻出的竹笋
C.慢慢长大的钟乳石D.会洗衣做饭的机器人
29.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张掖黑河湿地B.黑河中的鱼C.润泉湖中的生物D.草原上的羊
3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这说明了不同生态系统间有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
()
①大气在全球范围内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②大雁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③江河奔流东去,滋润着沿途的农田,还会形成湖泊和湿地;④不同生态系统现存的资源是用之不竭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人民众切身感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带来的幸福感,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图一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二为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图(甲、乙、丙表示生物成分,A、B、C是乙中存在着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①②③④表示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影响草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至少填两项)。
(2)图一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若将该食物网中的消费者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其分类依据是______。
(3)图二中,若A、B、C表示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B对应的生物是______。请写出它在图一中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4)图二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到无机环境的生理过程有______(填序号)。
(5)目前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_。森林生态系统对于净化环境、气候调节、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______”“地球之肺”之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一个土一个于念什么2.
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禾谷类→__________→鹰。
(2)鹰与食虫鸟之间的关系是_____(填“捕食”或“竞争”)。
(3)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有________。
(4)在该生态系统中的,禾谷类属于__________,其他动物属于__________,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如果为了消灭害虫,在禾谷类上喷洒难降解的有机磷农药,则农药中的有毒物质最多是__________
(6)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________。
(7)若由于农田周边的树木被砍伐,食虫鸟的数量骤减,昆虫数量剧增而造成农作物减产。这说明生态系统所具有
的__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
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和部分生物相对数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I的生态系统组成中,除了图示的生物成分外,还应具有分解者和______。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________,兔、狐等属于___________,还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等属于________________。(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
是________。
(4)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5)图II表示图I中一条完整食物链的生物相对数量关系,②代表的生物是______。
4.
这是一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的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划横线处),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问题: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设计方案:
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1)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
了______和黑暗两种环境。
(2)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______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2min3min4min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11min
明亮3222232212
黑暗17181818181718181918
(3)结论: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的环境中生活。请问: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5.
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下面是一组同学的实验记录(时间:min):
环境时间123456789
明亮处鼠妇数量
1074110000
(个)
阴暗处鼠妇数量
(个)0369910101010
(1)请问“这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所控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