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作者:何苗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7期
作者:何苗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7期
摘 要:中国特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就是改革开放。如何改革以及开放到什么程度要求中国共产党针对中国国情分析社会矛盾之后做出准确定位。对改革开放的深入阐释形成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意味着中国在摸索中发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的性质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
马克思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问题研究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社会基本矛盾中体现了社会形态发展演进的必然规律。其中,促进社会各个阶段变化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变革。对中国来说,改革开放作为主要动力促成了社会形态发展的演进。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改革开放的基石。
一、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马克思通过对社会的基本矛盾研究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任何一种社会都有的基本矛盾,属于社会的普遍规律范畴。这两种矛盾的内在运动过程决定着社会性质和社会形态。中
国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充满智慧的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形态理论,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符合中国社会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但是,由于处在社会形态和道路的探索阶段,受到各种因素限制,没能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因此,没有正确处理好两个矛盾就没能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路径。中国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的社会建设探索阶段出现了等左倾错误都是没有处理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结果。中国的伟大正在于及时的纠正错误,分析根源重新到出路。改革开放就是在吸收了历史经验教训,并且深刻研究马克思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得出的重要治国方法。中国特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就是改革开放。如何改革以及开放到什么程度要求中国共产党针对中国国情分析社会矛盾之后做出准确定位。对改革开放的深入阐释形成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意味着中国在摸索中发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改革开放是一次革命性变革
改革首先就是要解放思想,不從思想上开拓创新就无法真正实现破旧革新。改革需要勇气更需要方法,改革的内容主要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的经济才有可能快速发展,中国才能走上现代化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讨论结果就是把提高社会生产力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打牢物质基础进一步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具体通过四个
主要方面:破除陈旧思想、在管理方法上创新、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如果说新民主主义是党的第一次革命,那么改革开放就是第二次。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革命就是在社会范畴内发生的变革,目的是处理好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快速发展。社会范畴的革命不一定就是暴力运动,也包括社会内部各要素的重新整合。当生产关系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时,就必须在根本上扫除障碍,使生产关系重新建构起来。作为中国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开放意味着革命性的变革,目的是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方法是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以对外开放的方式增加对外贸易。改革开放的幅度之大,使中国社会各方面的体制机制都发生了变化。只有深度改革才能为社会灌入新的活力,调动社会各种资源,重新调配组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力量发挥到最大。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因此把它成为革命性变革。
三、改革开放体现了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的目的、途径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自我革新的能力,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逐渐富裕起来,使中国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使人的发展趋向自由全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封闭状态会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逐渐被打破。当世界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任何一个国家的封闭状态都是不合时宜的。因此,改革开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的具体实践和创新成果。中国过去的闭关锁国状态随着改革开放彻底变
为历史,中国的经济、文化随着改革开放也真正开始面对世界市场。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的相互交往和贸易有助于中国进一步接受现代思想,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条必经之路,中国的发展要与世界的发展相一致,无伦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必须顺应规律,不能关门搞建设。
四、改革开放体现了中国的自信
西方国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使他们在发展速度上具有一定优势。但中国敢于敞开国门走向世界,与西方国家一同竞争,表明中国有信心有能力迎接机遇和挑战。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改革开放得到了证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能够有选择的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并且能够结合本国实际使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关键在于特,即不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在保留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中国有益的东西,在学习中筛选融合。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融入世界经济圈并且能够进行技术创新、参与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等,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建立共同发展的世界之桥正是改革开放所达到的实际效果。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孤立的存在,中国走向世界既需要眼光,又需要胆量,更需要智慧。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吸收了世界各国资金,吸收了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
改革开放是新时代的新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根本要求是兼顾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使其顺应时代大潮、符合党心民意,根本目的是通过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科学发展来解决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中国特社会主义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张远新.90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03).
[2]辛向阳.重大突发事件与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07).
[3]谢征.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创新逻辑与基本经验[J].广西社会科学,2009(0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