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党性是⼀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和最集中的表现。以下是整理的党的性质及历史使命,欢迎阅读!
各位⽼师,各位同学,下午好,⾸先⾮常的感谢各位党员⽼师能在百忙当中来听我的党课,同时也欢迎业余党校的学员来学习,今天我给⼤家讲的题⽬是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这个话题。
党的性质,是指⼀个政党本⾝具有的质的规定性,是⼀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治团体的本质特征。
中国共产党党章中明确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代表中国先进⽣产⼒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向,代表中国最⼴⼤⼈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想和最终⽬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章对党的性质作出"两个先锋队"的规定,表明我们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阶级先锋队性质,以巩固党的阶级基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以扩⼤党的众基础。⽽这两个先锋队的统⼀,就决定着党的先进性和党的影响⼒、凝聚⼒和战⽃⼒,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加强党建和探索执政规律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阶级先锋队性质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阶级先锋队性质呢?
⾸先,坚持⼯⼈阶级先锋队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
《共产党宣⾔》解释了⽆产阶级政党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声明⼯⼈阶级政党是为⼤多数⼈谋利益的党,⼯⼈阶级解放运动的⽆私性和彻底性,表明了党的先锋队性质,因此,作为⼯⼈阶级解放运动的领导⼒量,⼯⼈阶级政党是历最先进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后建⽴起来、为拯救中华民族与⽔深⽕热之中的政党。我们的理论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更谈不上中国⾰命的胜利。所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阶级的先锋队,它坚持的理论和纲领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是⼯⼈阶级政党的本质要求和优势。
当然,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马克思主义。应该看到,150年后的今天,世界政治、经济、⽂化、科技等发⽣了重⼤变化,中国的国情、党情、民情等也在发⽣着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个领导⼈民为夺取全国政权⽽奋⽃的党,成为领导⼈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了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先是理论上不能停顿,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实践作为检验⼀切的标准,⽤发展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其次,坚持⼯⼈阶级先锋队性质,是保持社会发展正确⽅向的需要。中国⼈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民主⾰命任务,
建⽴了⼈民当家做主的共和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命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后,⼜⾯临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有着本质的不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建⽴在⽣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以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为⽬标,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如何保证改⾰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特别是保证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向,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没有其他任何政党能够作到这⼀点。
再次,坚持⼯⼈阶级先锋队性质,是始终代表中国最⼴⼤⼈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全国各族⼈民的根本利益,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中国⼯⼈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不论是⼯⼈阶级与⼴⼤⼈民众的长远利益,还是⼆者在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各个阶段上的利益都是⼀致的。⼯⼈阶级利益同社会发展⽅向是⼀致的,⼯⼈阶级和⼴⼤⼈民众的利益是⼀致的。
第⼆,⼀切从⼈民的利益出发,全⼼全意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场和惟⼀宗旨。⽑泽东曾指出:"全⼼全意地为⼈民服务,⼀刻也不脱离众;⼀切从⼈民的利益出发,⽽不是从个⼈或⼩集团的利益出发;向⼈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这段话,⾮常深刻地阐明了我们党的根本⽴场和⾏动准则。xx⼤党章提出:发展为了⼈民,也鲜明的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民是我们国家的主⼈,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量,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了⼈民谋利益,团结领导⼈民为实现⾃⼰的根本利益⽽奋⽃。我们党执政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好,维
护好发展好最⼴⼤⼈民的根本利益。发展使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要务,发展的全部⽬的就是为了实现⼈民的富裕,幸福。我们党来⾃⼈民,植根⼈民,服务⼈民。全⼼全意为⼈民服务,诚⼼诚意代表最⼴⼤⼈民的根本利益,是⼯⼈阶级政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与⼀切剥削阶级政党的额根本标志。
第三,在执政的条件下,更要坚持⼯⼈阶级先锋队性质。执政后,党处于执政地位,党员特别是领导⼲部⼿中都掌握着⼀定的权⼒,为谁掌权,怎样对待权⼒,怎样使⽤权⼒,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个新的考验。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出现偏差,把⼈民赋予的权⼒当作谋取私利的⼯具,把⾃⼰凌驾于众之上,当官做⽼爷,骑在⼈民头上作威作福,那么就从根本上背离了党的性质,党就会蜕化变质,以致丧失执政地位。只有坚持⼯⼈阶级先锋队性质,才能巩固和保持执政地位,才能从根本上代表民的利益。
(⼆)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是⼀个统⼀整体
"中国⼯⼈阶级先锋队"与"中国⼈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两个概念,其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是完全⼀致的。前者着眼于党的阶级基础及其先进性,反映的是党与⼯⼈阶级之间的本质关系;后者着眼于党的众基础及其先进性,反映的是党与中国⼈民、中华民族之间的本质关系。它们⼆者之间相互依存,紧密相联。如果不坚持⼯⼈阶级的阶级性和先进性,不具备⼯⼈阶级先锋队的基本素质要求,就不可能成为"中国⼈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反之,如果不集中全民族的先进分⼦,不代表全民族的利益,不站在民族解放和振兴中华事业的前列,成为全民族的先锋队,党就元法壮⼤,党的历史使命就不可能完成。所以,从根本上讲,"中国⼯⼈阶级的先锋队"与"中国⼈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都是对我们党的性质的科学定位。
另外,把握两个先锋队之间的⼀致性,也是党成为中国⼯⼈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党只有⾃觉成为中国⼈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代表全体⼈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要求,才能使⼯⼈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得以充分体现。⼯⼈阶级政党之所以是最先进的政党,就在于它丝毫不带有剥削阶级政党的政治狭隘性,始终能以⼯⼈阶级争取整个⼈类彻底解放的胸怀,不断巩固⾃⼰的阶级基础和扩⼤⾃⼰的众基础。正是由于我们党在中国⾰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根据所处的客观环境和⾯临的历史任务,从当好中国⼈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出发,只有向全民族各个阶层优秀分⼦敞开组织⼤门,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党的众基础,才能使我们党发挥领导核⼼作⽤。党也只有⾃觉成为中国⼈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团结和依靠全体⼈民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才能完成⾃⼰作为中国⼯⼈阶级先锋队所肩负的伟⼤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从党在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概括了党的性质。党的领导核⼼地位是党在长期⾰命⽃争中形成的,是|⼈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在全⾯建设⼩康社会的新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党的领导核⼼地位。
(⼀)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基本原则
翻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我们清楚地看到,⼯⼈阶级运动必须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取得成功。中国共产党⼈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的领导思想。早在民主⾰命时期⽑泽东就明确指出:“领导中国民主主义⾰命和中国社会主
义⾰命这样两个伟⼤的⾰命到达彻底完成的,除了中国共产党以外,是没有任何⼀个别政党能够担负的。”在新时期,邓⼩平针对党内外⼀些削弱或取消党的领导的思潮坚定的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员这是不能动摇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在新形式下,我们要把⼀个13亿⼈多民族发展中国家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迈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负责,就会成为⼀盘散沙,四分五裂,必然陷⼊混乱的深渊。这是总结接待以来中国发展的历程得出的结论,也是分析许多国家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地位不是⾃封的,是⼈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历史证明: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因为阶级特征的局限性不能担当领导中国⾰命取得胜利的重任。这样⼀来,领导中国⾰命的任务,便历史性地落到中国⽆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和各种政治集团中,只有共产党才是先进⽣产⼒的代表,她代表了中国⼴⼤被压迫阶级的根本利益,代表着时代前进⽅向,因此最有战⽃⼒,最富于牺牲精神,最没有狭隘性和⾃私性,最有远⼤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也最虚⼼接受世界各国⽆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经验,并⽤于⾃⼰的事业。这是中国其他任何阶级政党和政治集团⽆法⽐拟和元可替代的。⾃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命的⾯貌就为之⼀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命的实际相结合,不仅为中国⾰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向,⽽且站在⾰命和建设的最前列,领导中国⼈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命的胜利,创造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业绩,改⾰开放后,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成功地⾛出⼀条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进⼊新世纪,党⾼举邓⼩平.理论伟⼤旗帜,带领全党全国各族⼈民经受住了各种困难
和风险|的严峻考验,妥善处理了国内外⼀系列重⼤问题,把中国特⾊社义事业推进到新的阶段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巨⼤成就,形成了党的基本经验,社会主义中国在东欧剧变⼗年之后,不但没有⽡解,反⽽显⽰出蓬勃的⽣机和活⼒,为全世界所瞩⽬。我们党以⾃⼰的表现赢得了⼈民众的信赖,也取得了各民主党派⼈⼠及其他⾰命团体的信任,被公认为全国各族⼈民的领导核⼼。
(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取决于中国共产党
中国是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多年⽂明的古国。⾯对这样⼀个地⼤物博,资源富饶,历经沧桑,有着悠久历史和⽂化、虽曾遭受帝国主义蹂躏,⽽今已经崛起的⼤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不可想象的。
⾸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地位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且是⼀个已经执政59年⼤党,具有极⼤的权威,这种权威是必须的,如果执政党在国家的政治⽣活中失去了权威,这个党必将是⼀盘散沙,这个国家也将是⼀蹶不振。其次,党是由⼯⼈阶级和各阶层中的先进分⼦所组成的,他们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死存亡。党员的先进性定着党的命运。要⼋我们党建设成为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加强核⼼,关键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再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复兴的历史重任。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复新的重任,对我们党来说,党的领导历来是与党的性质和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联系在⼀起的,是在中华民族的伟⼤复兴过程中确⽴的。
三、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产⼒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向,代表中国最⼴⼤⼈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的⾸要任务是要解放和发展⽣产⼒。同时,我们还要努⼒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切优秀⽂化传统,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化,致⼒于社会主义政治⽂明、物质⽂明和精神⽂明建设,促进社会全⾯进步。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产⼒的发展要求
在⼈类社会的基本⽭盾中,⽣产⼒是最⾰命、最活跃的因素,⽣产⼒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量,⼀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键是⽣产⼒⽔平的⾼低。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运动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产⼒发展到⼀定阶段的必然,也是从根本上冲破当时缚束⽣产⼒发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政治成果。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起来的先进政党。党87年来的经验也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作为先进的政党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根本的⼀条就是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代表先进⽣产⼒发展要求的。所以表现出了强⼤的⽣命⼒。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向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阶级先锋队,不仅因为它代表先进社会⽣产⼒的发展要求,⽽且在于它代表先进⽂化的前进⽅向。先进的⽂化是⼈类⽂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和智⼒⽀持,影响⼈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活各个⽅⾯。先进⽂化应该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代表未来发展⽅向推动社会前进的⽂化,⽽不是颓废的、消极的、愚昧落后的、阻碍社会前进的⽂化。
xx⼤党章修正案增写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创新为核⼼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其⽬的就是为了进⼀步推动社会主义⽂化⼤发展⼤繁荣,提⾼国家⽂化软实⼒,使⼈民的基本⽂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化⽣活丰富多彩,使⼈民精神⾯貌更加昂扬向上。
(三)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结底,都是⼈民众创造的,历史活动是众的事业,众是历史的主⼈。代表最⼴⼤⼈民众的根本利益,⽴党为公,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成⽴之⽇起,就忠实地代表着中国最⼴⼤⼈民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在87年的奋⽃中屡经磨难⽽不衰,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推动社会⽣产⼒的解放、发展与社会进步,从新民主主义⾰命的胜利到今天中华民族⾛上全⾯振兴之路,其根本原因是:我们是为⼈民众谋利益的党,始终同⼈民众保持着⾎⾁联系。我们党代表先进⽣产⼒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化的前进⽅向,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代表最⼴⼤⼈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来⾃于⼈民,植根于⼈民,服务于⼈民。始终代表最⼴⼤⼈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们党同⼀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为了调动各⽅⾯的积极性,所有的政策措施和⼯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先考虑并满⾜多数⼈的利益要求,这关系到党的执政的全局、国家经济政治⽂化发展的全局、全国各族⼈民的团结和社会的全局。
四、党的理想和最终⽬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是⼈类最理想、最美好、最合理的社会。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最终奋⽃⽬标,不仅仅因为这是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是⽆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
(⼀)共产主义是⼈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类有意识地追求理想社会的历史可从⼀些奴⾪社会的思想家说起,⼀些封建社会的思想家,⼀批资产阶级的启蒙者都声称到了⼈类最美好的社会。19世纪的圣西门、傅⽴叶、欧⽂等⼈,曾提出过种种社会主义的⽅案。但是,由于他们不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产阶级的伟⼤历史作⽤,致使他们的⽅案都成为不符合实际和难以实现的空想。对于他们的学说,⼈们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他们学说的合理成分,抛弃了不切实际的空想,根据对⼈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对⼈类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作出了科学的预测,从⽽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
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就意味着党所从事的是伟⼤的共产主义事业,是以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为最终⽬标。实现这⼀社会制度,是我们党的纲领、理想,⽆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理想都是共产党⼈最主要的⼒量源泉和精神⽀柱。
根据马克思的科学预见,共产主义要经历低级和⾼级两个发展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准备,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党员和要求⼊党的积极分⼦在任何情况改革开放的性质
下,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坚信,这是⼀条建⽴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共产主义是⼈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创⽴的历史唯物主义给我们揭⽰了⼀条客观真理:⽣产⼒决定⽣产关系,⽣产关系⼀定要适合⽣产⼒的状况。⽣产⼒是不断发展的,⽽⽣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随着⽣产⼒的发展,⼈们⼀定会起来变⾰原来的⽣产关系以适应新的⽣产⼒,⼈类社会到⽬前为⽌,已经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些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都是⽣产关系⼀定要适合⽣产⼒发展规律作⽤的结果。
资本主义社会是⼈类历最后⼀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它的基本⽭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定要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定要胜利,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马克思、恩格斯运⽤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盾运动,深刻揭⽰出:资本主义⽣产⽅式从产⽣时起,就包含着不可克服的⽭盾,即⽣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占有之间的⽭盾。这个⽭盾,是资本主义⽣产⽅式的基本⽭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占有之间的⽭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和⽃争。马克思、恩格斯
从⽆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阶级特性出发,指出⽆产阶级的伟⼤历史使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民众。经过⽆产阶级⾰命,*资产阶级统治。建⽴⽆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使整个⼈类都得到解放。
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仅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且也为⽆产阶级⾰命⽃争的实践所证明。⾃1848年《共产党宣⾔》诞⽣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元到有,从⼩到⼤,从理论到实践,获得了巨⼤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但这丝毫没有改变⼈类历史发展的⾛向。社会主义制度仍然在13亿⼈⼝的东⽅⼤国巍然屹⽴,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这本⾝就是社会主义的⼀个伟⼤胜利,给世界⼈民以巨⼤的⿎舞和希望。尽管在今后的历史进程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会遇到错综复杂的情况,但这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必将在全世界取得胜利的历史总趋势。
(三)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为之奋⽃的崇⾼事业
共产主义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共产党⼈的⾏动指南。做⼀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和⼈党积极分⼦,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党的最终⽬标与中国特⾊社会主义具体⽬标统⼀起来,为共产主义事业奋⽃终⾝。
共产主义是当代⼈类社会的理想,它既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理想,⼜是符合、代表全⼈类利益的美好追求。共产党⼈就是为着共产主义这⼀科学、美好的理想⽽奋⽃的社会先进战⼠,为实现这⼀理想⽽奋⽃是共产党员的⼈⽣追求和根本职责。
作为党员和⼊党者要从完整的意义上理解共产主义,这是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共产主义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是共产主义是⼀种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这⼀理论体系是继承了⼈类思想发展的积极成果,经过⾰命性的
变⾰,在对⼈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揭⽰的基础上建⽴起来的。从事实真理的⾓度说,共产主义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从⼈类利益追求的价值⾓度说,共产主义是代表⼈类多数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众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体系;⼆是共产主义是⼀种伟⼤的历史运动。它既是⽆产阶级解放⾃⼰的运动,也是全⼈类解放的历史进程。作为现实的历史运动,它已经⾛过了⼀百多年的艰难历程。现阶段,我们党领导的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必经历史阶段,也是共产主义运动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现实展现;三是共产主义是⼀种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同样是⼀种客观的⾃然发展过程。在⼈类社会发展,相继存在过原始社会、奴⾪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规律表明,⼈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五、党现阶段的任务是进⼀步解放和发展⽣产⼒,建设具有中国特⾊社会主义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第⼀,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差,起点低,⽣产⼒⽔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改变⽣产⼒发展⽔平的落后状况,完善社会主义⽣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现现代化,就必须经历⼀个很长的初级阶段,使⽣产⼒得到充分发展,否则我国不可能发展成为成熟的社会主义。.
第⼆,从我国社会的现实国情来看,经过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产⼒有了很⼤提⾼,各项事业有了很⼤进步,综合国⼒⼤⼤增强,⼈民⽣活明显改善。然⽽,总的来说,我国⼈⼝多,底⼦薄,地
区发展不平衡,⽣产⼒不发达的状况未根本改变:⼀个国家原有的⽣产⼒⽔平越落后,经济越不发达,实现现代化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这是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三,我国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个长期的初级阶段,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有密切关系。当今的时代同时并存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这两种社会制度之间时刻进⾏着⽐较和竞争。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全⾯赶上并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的时候,才是实现了现代化的成熟的社会主义。同时,现代化是⼀个世界性的发展的概念,它的内容和标准随各个时代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发展和提⾼,这种时代特点决定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只能是初级阶段。过早宣布已经进⼊成熟的社会主义,必然导致错误的路线、⽅针、政策,必然葬送中国社会主义的前程。
综上所述,由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现实状况和时代特征,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个很长的、不可逾越的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