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株完整的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花、果、种子六大部分。植株的各个部分称为器官,各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如根纵横延伸,适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支撑植株,向其他器官输送养分和水分;叶平展,以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花不同,其鲜艳程度也各异,以吸引昆虫传粉授粉等。其中,根、茎、叶以吸收和合成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主,被称为营养器官。它们是植物产生花、果、种子的基础。花、果、种子主要与繁衍后代有关,称为繁殖器官。
二.茎是植物地上部的枝条、主杆。茎上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生叶。茎的顶端有顶芽,节上有腋芽。禾本科植物的茎呈圆柱形,节间中空或有髓,称为秆。
1.茎的类型
直立茎:茎直立向上生长。
缠绕茎:茎细长柔弱,自身不能直立生长,必须螺旋缠绕于其他植物或支架上才能直立起来。
匍匐茎:茎匍匐于地面生长,并在与地面接触的节上生出不定根。
攀援茎:茎依靠卷须等特殊的变态器官攀援于其它物体上才能直立生长。
根状茎:茎蔓生于土壤中,节上有小而退化的鳞片叶,腋芽能向上长出新的植株,并产生不定根。
块茎:茎短缩、膨大成块状,顶端有顶芽,四周螺旋排列有许多“芽眼”。
三.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有机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于叶的光合作用。
1.【双子叶植物】的成熟叶在形态上具有叶片、叶柄 和托叶三个部分。三部分俱全的称完全叶,如三叶草、百脉根等。缺少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的称不完全叶。
【禾本科植物】的叶由叶片、叶鞘、叶舌、叶耳、叶枕五部分组成。凡具有叶片和叶鞘两部分的为完全叶;叶片退化,只具叶鞘的为不完全叶。叶片上有许多清晰可见的脉纹称为叶脉。叶片中央纵向最大的一条叶脉称为中脉。中脉的分枝称侧脉。
从叶的构造上可分为表皮、叶肉 和叶脉 三部分。
2.叶片的类型
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称为单叶。
复叶:一个叶柄上着生两个以上完全独立小叶的
称为复叶,如大豆、苜蓿、苕子等。复叶根据小叶着生的方式,又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和三出复叶。
四.花的形态结构
花梗:运输、支持作用,花梗成为果柄。
花托:是花梗顶端略为膨大的部分。
花萼:花的最外一轮变态叶,由若干萼片组成。
花冠:位于花萼的内轮,由若干花瓣组成。花瓣之间完全分离,称为离瓣花;花瓣之间部分或全部合生,称为合瓣花。花冠带有鲜艳的颜,并散发出特殊的香味,以吸引昆虫传粉,这类花为虫媒花。花冠退化,适应风力传粉,这类花为风媒花。
雄蕊着生在花冠的内侧,是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每个雄蕊由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
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
根据花中雌、雄蕊的有无,花又可分为两性花、单性花和无性花(中性花)三类。
五.
1.果实的形态结构
果实由子房(部分植物还有花托等成分参与)发育而来,结构比较简单,外为果皮,内生种子。
2.果实的主要类型
颖果:果皮与种皮愈合不易分开,果中只有一粒种
子。
荚果:果实扁平或圆筒形,成熟后果皮易沿背腹开裂成2片,含种子1至数粒,种子着生于腹侧。
角果:成熟时果皮易裂成两片而脱落,留在中间的为假隔膜,两侧着生多数种子。
瓠果:瓜类特有的果实。花托与外果皮结合为坚硬的果壁,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内生多数种子。
六.种子的形态结构
(A)种皮
(B)胚乳
(C)胚: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禾本科等植物的种子中只有1片子叶,着生于胚轴的一侧,被称为单子叶植物牧草种植;豆科、十字花科、菊科等植物的种子中有2片子叶,被称为双子叶植物。
七.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1.光合作用 2.呼吸作用 3.有机物质的积累 。
八.生长发育的特点:顺序性和周期性(从种子萌发至新的种子成熟称为一个生长周期); 重叠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曲线呈“S”形。
九.牧草与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1 光 照
(一)光照强度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二)光照时间
长日照植物:鸡脚草、多年生黑麦草。
短日照植物:如苍耳、大豆、甘薯。
中日性植物:如甘蔗 12h左右开花。
日中性植物:番茄、四季豆、蒲公英。
(三)光质(光谱)
2 温 度
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
温度三基点
暖季牧草、冷季牧草
3 水 分
1.水是原生质的组成部分。
2.水是代谢过程中的反应物质。
3.水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溶剂。
4.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萎蔫。
5.吸收水分、养分的重要动力,维持CO2进入植物体内的通道的重要物质。
6.缓减温度聚变。
十.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
1. C、H、O、N、P、K、S、Ca、Mg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称为大量元素;Fe、Cl、Mn、Zn、B、Cu、Mo、Na 8种元素,植物需要量极微,称为微量元素。
2. 一些必需元素的生理功能与缺素症
氮 :植株矮小、出叶慢、叶发黄、功能叶早衰。
磷:植株幼嫩部位生长缓慢,植株矮化,分枝或分蘖减少,叶深绿,发乌,叶短、窄,抗逆性减弱。
钾 :蛋白质合成、光合作用、光合产物运输等均会受到影响
钼:对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镁:在光合作用等植物的重要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一、牧草的类型?
(一)按分类系统划分:
豆科:双子叶,荚果,直根系,根瘤菌
禾本科:多数草本,平行脉,颖果,须根系
其他科:直根或须根,灌木、草本,种类繁多
(二)按温度适应性划分
暖季型:春季或初夏开始生长;生长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冷季型;秋季或早春开始生长; 产量形成于春秋,
过度型:介于冷暖之间,产量较暖季分布均匀
(三)按地球气候带划分:温带牧草;热带牧草
(四)按生育特性划分:
寿 命:一年生;越年生;多年生
再生性:放牧型;刈割型;牧刈型
分蘖性:根茎型;疏丛型;根茎—疏丛型;密丛 型;轴根型;根蘖型;匍匐型
十二、土壤耕作措施
(一)基本耕作
1.深耕翻
2.深松耕
3.旋耕
(二)表土耕作措施
1.浅耕灭茬
2.耙地
3.耱地
4.镇压
5.开沟、做畦和起垄
6.中耕
十三、对豆科牧草需进行根瘤菌接种
必要性:新建草地自然结瘤率仅20—30%,有效根瘤仅2%。。对下述情况必须接种:a)新垦土地、b)首次种植、c)间隔时间长、d)土壤环境不利于根瘤菌生存。
接种原则:互接种族内接种
接种条件:a)适宜的土壤湿度、b)良好的土壤气相、c)土壤Ph值适中、d)无机氮适量、e)适当施用微肥
接种方法:a)商品菌种制剂、b)自制菌株接种
接种效果检查:接种6个月后,随机挖取30株牧草,统计结瘤率和平均有效根瘤数量(有效根瘤为粉红)。
注意事项:接种材料和接种后种子应避光、忌化学品及化肥等。但钙镁磷肥不影响。
十四、豆科牧草的特点:
使用范围狭窄
要求高的管理水平
生物产量高、饲料报酬高
共生固氮、培肥地力
十五、 双子叶植物
根部有根瘤
主根明显,根茎连接处膨大为根颈
生产上多用蝶形花亚科、异花授粉、多总状花序
多数为羽状复叶或三出复叶
(一)紫花苜蓿
1.苜蓿属植物约60余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分布在欧、亚、非三洲。
2.紫花苜蓿的经济价值:优质牧草、水土保持、种植结构。
3.植物学特征:
1)、多年生草本植物。
2)、根系发达,主根粗大,入土深达2~6m,侧根主要分布在20~30cm土层。有根瘤,侧根居多。根颈膨大。
3)、茎直立或斜生,光滑或稍有毛,具棱,略呈方形,多分枝,株高60~120cm,高者可达150cm。
4)、羽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叶缘上1/3处有锯齿,中下部全缘。
5)、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有花20~30朵,紫或深紫。
6)、荚果螺旋形,一般2~4回,成熟时呈黑褐,内含种子2~8粒。种子肾形,黄褐,有光泽,千粒重1.4~2.3g。
4.生物学特性
1).对环境条件的反应
温度
较弱 ,气候温暖,昼夜温差大,对其生长最为有利。最适温度是25℃,超过30℃光合效率开始下降。抗寒能力强,幼苗都能耐﹣3~﹣4℃的低温,在我国北方冬季﹣20~﹣30℃的低温条件下,一般都能越冬,在有雪覆盖时,气温达﹣44℃也能安全越冬。
水分
根系强大,入土较深,能吸收土壤深层水分,因而抗旱力强。又是需水较多的牧草,每形成1g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800g。适于年降水量300~800mm的地区生长。忌积水:24-48小时可死亡,地下水位应低于1米。
土壤
沙壤土或壤土。pH值范围为7~8,忌酸性土壤,耐盐碱.
2)秋眠性
3)生长发育
(二)金花菜
1.别名:南苜蓿、野苜蓿、黄花草子、刺荚苜蓿。
2.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木,性尚耐寒,但并不经冻,喜湿润
3.不论水旱田均可栽种,秋季9~10月间播种。
十六、三叶草属牧草
目前栽培较多的为白三叶、红三叶,次为地三叶、杂三叶)和绛三叶。
(一)白三叶
(二)红三叶
1.适宜区域:海拔800米—2500米区域。
播种量:0.5-0.75公斤/亩。
播种时间:春播3-4月、秋播9-10月。但以秋播最佳。
主要用途:饲草、水土保持。
利用方式:刈割、放牧。
2.形态特征
短期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寿命2~4年
直根系,主根入土60~90cm,侧根发达,约60%~70%的根系分布在0~30cm土层中,着生多数根瘤。
分枝能力强,单株分枝10~15个或更多。
茎圆形,中空,直立或斜生,高60~100cm。
掌状三出复叶,小叶卵形或长椭圆形,边缘近全缘,叶面有灰白“V”形斑纹。叶柄长,托叶阔大,膜质,有紫脉纹,先端尖锐。茎叶各部均具茸毛。
头形总状花序,聚生于茎稍或自叶腋处长出,每个花序有小花50~100朵,花冠红或紫。
荚果小,横裂,每荚含1粒种子。种子椭圆形或肾形,棕黄或紫,千粒重1.5~2.2g。
3.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夏天不过热、冬天又不太寒冷的地区最适宜种植。生长期适宜温度为15~25℃,能耐-8℃低温。
不耐热,昼温35℃,夜温27℃时根中贮藏的养分减少,持续高温和昼夜温差小时,常成株死亡。
喜湿润环境,耐湿不耐旱,适宜在年降水量600~800mm地区生长。
喜富含钙质的肥沃黏壤土或粉沙壤土,
pH以6.6~7.5为宜,较耐酸性,但耐碱性较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