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 ||
(10)申请公布号 CN 111345182 A (43)申请公布日 2020.06.30 | ||
(21)申请号 CN202010123731.0
(22)申请日 2020.02.27
(71)申请人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文昌东路19号
(72)发明人 陈军 杨广荣 王煜恒 王会聪 张坤 李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郭楠
(51)Int.CI
权利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 幅图 |
(54)发明名称
一种鱼、葡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系统及种养方法 | |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葡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系统及种养方法,该系统包括净水池、养鱼池、操作道、蚯蚓养殖池和沉淀池;净水池向养鱼池补充水源,养鱼池内养殖耐低氧、高附加值鱼类,操作道位于养鱼池与葡萄树之间,沉淀池与养鱼池连通。该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鱼种选择:选择耐低氧、高附加值的鱼类;系统构建:建造净水池、养鱼池、操作道、蚯蚓养殖池和沉淀池;系统使用:养鱼池内养殖鱼类产生的肥水被抽出后放入沉淀池,沉淀后的上层水经消毒后再入养鱼池或灌溉葡萄,沉淀的下层水作为蚯蚓饵料和葡萄肥料。本发明利用设施栽培葡萄园空间、时间,以及养殖、种植之间的衔接利用,解决了葡萄栽培空间、时间利用率低以及养鱼尾水处理的问题。 | |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 法律状态信息 | 法律状态 |
2022-11-11 |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G 9/14专利申请号:2020101237310申请公布日:20200630 |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 |
权 利 要 求 说 明 书
1.一种鱼、葡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循环种养系统包括净水池、养鱼池、操作道、蚯蚓养殖池和沉淀池;所述净水池向养鱼池补充水源,所述养鱼池内养殖耐低氧、高附加值鱼类,所述操作道位于养鱼池与葡萄树之间,所述沉淀池与养鱼池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葡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池包括多个宽度根据葡萄行距确定的养殖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葡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沟内以不破坏土层的方式铺设聚乙烯防渗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葡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通过吸污泵与养鱼池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鱼、葡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循环种养系统外设有钢架大棚。
6.一种鱼、葡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葡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系统,所述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鱼种选择:选择耐低氧、耐密养、高附加值的鱼类;
(2)系统构建:建造净水池、养鱼池、操作道、蚯蚓养殖池和沉淀池;
(3)系统使用:所述养鱼池内养殖耐低氧、高附加值的鱼类,养殖产生的肥水被抽出后放入沉淀池沉淀,沉淀后的上层水经消毒后再入养鱼池或灌溉葡萄,沉淀后的下层水作为蚯蚓饵料和葡萄肥料;养殖的蚯蚓作为鱼类饵料,蚯蚓粪作为葡萄肥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葡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鱼类包括乌鳢、泥鳅和黄鳝。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鱼、葡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养鱼池内的含鱼残饵和粪便的肥水,通过吸污泵抽出后放入沉淀池沉淀。
说 明 书
<p>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业中的生态循环种养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鱼、葡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系统及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葡萄栽培多以普通或大棚单一栽培为主,国内很多水产养殖也以池塘单养和混养为主。葡萄栽培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主要表现在:
(1)空间利用率低,目前葡萄普遍以棚架、避雨栽培方法为主,达到一定树龄后,有些情况下,每亩只能栽培几颗,土地空间利用率很低。
(2)时间利用率低,葡萄花期为4-5月,果期为8-9月,秋、冬天除了修剪、施肥之外,不需对葡萄生长做过多干预,有大量栽培空闲时间。
(3)设施设备利用率低,避雨栽培建设的大棚,在秋、冬天有很好的增温效果,而温度对鱼生长是关键因素,不加以利用,对设施设备投入来说是很大的浪费。
(4)普通养殖需投入大量饵料,且鲜活饵料价格昂贵,产生尾水需经处理才能排放,增加了养殖成本;葡萄栽培时需要购买肥料,尤其是有机肥,成本较高。
葡萄种植方法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鱼、葡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系统及种养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葡萄设施栽培空间利用率低,时间利用率低,设施利用率低以及养鱼尾水处理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鱼、葡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系统,包括净水池、养鱼池、操作道、蚯蚓养殖池和沉淀池;净水
池向养鱼池补充水源,养鱼池内养殖耐低氧、高附加值鱼类,操作道位于养鱼池与葡萄树之间,沉淀池与养鱼池连通。
养鱼池包括多个宽度根据葡萄行距确定的养殖沟。
养殖沟内以不破坏土层的方式铺设聚乙烯防渗膜。
沉淀池通过吸污泵与养鱼池连接。
鱼、葡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系统外设有钢架大棚。
一种鱼、葡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方法,采用鱼、葡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系统,该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鱼种选择:选择耐低氧、耐密养、高附加值的鱼类;
(2)系统构建:建造净水池、养鱼池、操作道、蚯蚓养殖池和沉淀池;
(3)系统使用:该养鱼池内养殖耐低氧、高附加值的鱼类,养殖产生的肥水被抽出后放入沉淀池沉淀,沉淀后的上层水经消毒后再入养鱼池或灌溉葡萄,沉淀后的下层水作为蚯蚓饵料和葡萄肥料;养殖的蚯蚓作为鱼类饵料,蚯蚓粪作为葡萄肥料。
步骤(1)中,鱼类包括乌鳢、泥鳅和黄鳝。
步骤(3)中,养鱼池内的含鱼残饵和粪便的肥水,通过吸污泵抽出后放入沉淀池沉淀。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充分利用设施栽培葡萄园空间、时间,以及养殖、种植之间互相衔接利用,解决了葡萄设施栽培空间利用率低,时间利用率低,设施利用率低的问题。
(2)充分利用葡萄栽培株行距间的空隙构建体种养循环系统,同时利用大棚设施,冬天增温的作用,打破鱼常规养殖冬季休眠的特性,促进鱼生长,可以使鱼提前2-3月上市,避开鱼集中年底上市高峰期,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养殖的蚯蚓,作为鱼类饵料使用,提高了鱼品质,蚯蚓粪作为葡萄栽培的有机肥料;鱼类的残饵和粪便及鱼池的肥水,作为葡萄灌溉和施肥使用,整个系统循环利用保护了环境,节省了成本,大量提高设施利用率,促进生态种植与养殖协调,大幅提高经济效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