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所感
清明节的所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正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中的诗句。但清明节到底应该怎么度过才算是最传统的过法呢?
今年清明节放假那天,我欢呼着坐车来到了我的老家衡东。一路上,天空正飘着蒙蒙细雨,高速公路的两旁,星星点点地开了一些金灿灿或是雪白的油菜花,田野里是一望无际的绿,远处的山此起彼伏。眼前的这一切景象给人的感觉就是,我们不是在现实的世界中行走,而好像是在水墨画中穿行一般,我陶醉在这美妙的春天的景之中了。
就这样,我们梦幻般地来到了目的地--衡东,我来到了爷爷家。吃过饭后,涛涛闯了进来,“周启之!我来了!”我欣喜若狂,“涛涛哥哥!”于是我和涛涛一起玩了起来。第二天,我们一起去武家山去扫墓,就在快要走的时候,小艺追了上来,“我也要去!”“好呀!”我和涛涛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先开车去买花、纸钱和鞭炮,我对爸爸说:“老师说的,鞭炮要少买一点。”爸爸爽快地答应了,“好!”买齐了东西,又坐车到了武家山。一开始我们看见了一个巨大的石门,那是用天然的石头砌成的,穿过这个石门,我们看见了各种各样的桥,我觉得很新奇,就对爸爸说:“开快点!我要去走桥。”爸爸把车停在路边,我
、涛涛和小艺,飞也似地冲下车,跑向那些有趣的桥。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几个木桩,我问:“那是干什么用的?”涛涛卖了个关子。说:“你跟我来。”我跟着涛涛跑了过去,他踏上第一个木桩,我紧张地问:“你要干什么?”涛涛回头对我笑了笑,然后又跳向第二个木桩,只见他顺着木桩摆放的顺序跳到河对岸去了,他在那边大喊:“你快过来呀!”我小心翼翼地踏上了第一个木桩,发现我的腿不够长,够不到第二个木桩,我看了看,脚下的水并不深,于是我准备跳过去,“一、二、三,跳!”摇了摇,站稳了。我又按照刚才的顺序跳到了河对岸。“我成功了!”
到了这个小岛上以后,我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些竖着的方块石头,定眼一看,是一些墓碑。旁边有一些桃花树,上面开满了粉的白的火红的桃花,美丽极了。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周启之,开过来。”我顺着声音跑了过去,看见涛涛他们站在一个墓碑前,上面写着老爷爷的名字,爸爸说,“这是我的爷爷的墓,也是你的老爷爷。”我们在墓碑前放了几束鲜花,几盘水果,爸爸拿出鞭炮,涛涛和我抢着说:“我来!”爸爸就把鞭炮分成两半,每人一半,鞭炮点燃了:“啪啪啪啪!”一阵响声之后,周围又安静了下来。我们又烧了一些纸钱,在跳动的火焰中,我们仿佛看见了老爷爷那和蔼可亲的面孔,我们三个又向老爷爷的墓碑叩头,我在心里说:“老爷爷,你还好吗?我给你烧了些钱去,你用这些钱多买些衣服,别凉着了,啊?”爸爸提议每人对老爷爷说一句话,涛涛抢先说了起来,“老爷爷,我最近学习又进步了,你高兴吗?”我也喊了起来:“还有我还有我!明年清明节,我们再来看您,好吗?”小艺也跟着说:“老爷爷,您辛苦了一辈子,好好休息吧。”
出了小岛,我们沿着湖边往前走,忽然,水面上掠过几只黑白相间的小鸟,“是燕子!”妈妈叫了起来,“啊?”我们的目光就一直跟着小燕子四处游荡,没错,正是小燕子,我们高兴地追着小燕子到处跑。
我们就这样在春天的风里快乐地跑着跑着……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这就是清明节最好的过法吧?
清明节的所感
这周有个隆重的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是个令人伤心,让人去追悼亲人的节日,但也是个令人快乐的节日。
放假期间,我们不只制作了清明节的手抄报,也遵循了清明的风俗,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为了纪念先人,所以我们在家只食寒食,而不食温食,可谓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为了缅怀英雄,我们去了青海烈士园拜祭;为了感恩烈士屈原,我们往海里丢粽子。同时,根据风俗,我们在清明节中,还要进行体育活动,比如:踏青、蹴鞠、插柳、荡秋千等,这样应该是为了驱邪避鬼。
这个清明节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眼泪,又有踏青游玩的的欢声笑语,这真是一个富有特的节日。
清明节的所感
外婆老大人:
在天堂您好吗?
年复一年的时间流逝,外婆您离开我们已经有整整十八个年头.您走的那年我还未满十八岁,一晃我已经三十六岁,我的女儿已经十二岁了.就像做梦一样,常常在恍惚中感觉您一直在我的身边,好象自己并没有长大,依然在享受着您的呵护.
外婆,我想对您说声:对不起!记得十四岁那年我去乡下看您却没有多住些日子陪伴您.您肯定很失望吧!我至今还记得我离开的那天您关切又难过的眼神.那时的因为一直生活在城市,对乡间的生活很不习惯,所以才会在短短的一周左右就离开了您.而且那天直接从姨母家就走了,其实本来想在回来看下您的,可姨父说时间来不及了,我就没有再返回您住的地方.在回上海的路上,我就十分难过,责怪自己没有再回来看一下您.后来因为学习好几年都没有再回去乡下看您.在您去世前一年妈妈去乡下看您,本来我也想去,因为刚刚在实习不能请假,那次真的好想去.有种强烈预感可能会再也看不见您,因为很多时候我会做梦您离开了我,我拼命哭,拼命哭,就是不到您.我让妈妈捎上我第一次实习时发的二十元钱和朋友回老家玩时带给我的吉林人参.
清明节放几天假
妈妈回上海时告诉我,你外婆可高兴了,没想到我能活着等到静静工作的一天,而且还用到了钱和吃到人参,真是没有白疼她一场啊.妈妈还说外婆不舍得吃那二根人参,小心地包好了放着.外婆还说她好想你呀,为什么没有一起来呢?以后也不知能不能再见到你呢.听了这样的话不知为何心里有点难过,外婆从年轻时就受苦,一直省吃俭用地生活,可是我记忆中外婆对我一直是能够满足一定会给我.从出生到十二岁一直是外婆照顾着我.不得已的情况下外婆离开上海去了乡下生活,此后外婆就会几乎每月邮寄五至十元到我学校给我零花.那时的五至十元可以讲相当妈妈给外婆半个月的生活补贴了.可是当外婆收到我小小的的二十元时却这样感动.那时我在心里就想以后赚钱让外婆回到上海生活,那个时候却没有想到您已经七十四岁了,因为一直以来您的身体都很好.亮亮的嗓门,明朗的思维,善良的性格让我错觉您永远不会离开我的.
可是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九零年的一月十五日大清早就收到紧急电报说您病危.我和妈妈当时就急了连忙整理行李买车票赶往乡下,甚至我们连假也没来得及请,只是为了见上您的最后一面.可是到了那时姨母她们的表情告诉了我们您已经不在了.我站在她们为您准备的灵堂门外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心里完全乱了,一下子头疼的要命,我只是眼泪一直流一直流怎么也止不住.在您整个后事处理期间我都是感觉很恍惚.好象您并没有死,只是睡着了,因为你那时的表情是多么安详,还带着些许笑意,一点也没有像其他去世者的样子.我摸摸您的手似乎不是冰凉的,而且软软的.只是你本来因为岁月而微弯的腰背挺的好直好直.直到火化的那天,我才知道您要离开我了,而且是永远的离开.我想您一定进入了天堂,带着笑意进入天堂.你在我小时候曾经描绘过天堂的情
景,是个美丽,和平,没有烦恼的地方.您走的这样轻松应该表示您到了您想去的地方--美丽的天堂.
小时候您还没信教时,曾经对我说过等您离开这个世界时让我不要哭,因为您从此没有了烦恼,也不要和别人一样烧什么纸钱之类的东西.如果真的想做就拿我吃的金糖纸做个小元宝烧来,那样既不用花钱,也可以闻到糖果香.那时我并不理解是什么含意,但我是记入在脑海中了.直到后来你信基督教时你又笑着说以后想外婆时就放一朵花在窗台前,那样我就会看到在天上的你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会保护着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