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经典器乐曲《万马奔腾》
【转载】经典器乐曲《万马奔腾》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
 
       草原上,当刚刚产羔的母骆驼厌弃它的驼羔时,牧民常常会拉响马头琴,那声音就像婴儿降生时的啼哭,感化着母驼,让它流着泪去接受幼驼,所以马头琴被视为草原上最有感情和灵性的乐器,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众多的马头琴名曲中,《万马奔腾》格外被草原上的人们所喜爱。2007年《万马奔腾》一举跃上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金大厅,2月3日在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上,演出《万马奔腾》后,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马头琴,蒙古民族的代表乐器。
  马头琴的名称源自乐器本身,因为乐器的顶端有一个端庄生动的马头雕像而得名。马头琴音柔和、深沉,带有一些苍凉感,因具有浓郁的草原韵味而深受牧民们喜爱。
  内蒙古草原有这样一个传说,王爷用箭射死了苏和心爱的白马,苏和十分悲伤,日夜思念,一晚梦见白马告诉他,用我的筋骨做个琴吧,我将永远陪伴你解除寂寞。
  于是苏和用马骨做琴杆,上面雕着马头,用马皮蒙琴筒,马尾做弦和弓毛,制成了草原上第一把马头琴。
  
一、  器乐曲简介
《万马奔腾》是一首用马头琴演奏的著名器乐曲,创作于上世纪的1965年,由世界著名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创作并演奏。该曲以激昂的琴声意寓着草原上的金戈铁马,表现了骏马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和蒙古铁骑征战万里、所向披靡的豪迈气概。在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上,创作者率领他的乐团演奏该曲获得成功。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他又率领内蒙古“野马”马头琴艺术团的80名马头琴手为世界各国的观众献演了这首蒙古族经典的马头琴曲目,为奥运添加了绚丽的彩和旋律。本曲深受人们喜爱,是一首经久不衰、闻名遐迩的经典器乐曲。这首名曲除创作者本人演奏外,著名马头琴演奏家张全胜、傲日格勒也分别进行过完美演绎。
四、马头琴简介
马头琴是我国蒙古族特有的弓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称“绰尔”。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聚居地区。由于在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蒙古族民族乐器家族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头琴已经成为蒙古族的象征之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头琴由木质框架的共鸣箱、琴头、琴杆、琴弦及弦轴等部分组成,琴有里外两弦。声音圆润,低回宛转,弱奏时音柔美、悠远或苍凉,强奏时热烈、恢弘而有气势。即
可独奏,也可齐奏、重奏,并能与各种形式的乐队合奏,且适合现代音乐的样式演奏。
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率吉乐团演奏)视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