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互联⽹+⼤学⽣创新创业⼤赛的总结
互联⽹+⼤学⽣创新创业⼤赛的流程主要为:参赛报名(4⽉)、⾼校初赛(6-8⽉)、省市复赛(6-8⽉)、总决赛(10⽉下旬)、颁奖典礼(10⽉下旬)。其中,报名环节主要分为填写申报书,经过专家组审查⽴项。项⽬中期检查:项⽬组师⽣⾃查,院级评审,校级评审,中期检查结果与反馈。项⽬结题和验收:报送结题材料(结题申请书、经费使⽤、成果简介等),校级、省级、国家级进⾏集中结题答辩,项⽬结题结果公布。网络创业项目
互联⽹+⼤学⽣创新创业⼤赛的⽐赛要求为:
参赛项⽬能够将移动互联⽹、云计算、⼤数据、⼈⼯智能、物联⽹等新⼀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在社会服务中的作⽤,创新⽹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与教育、医疗、交通、⾦融、消费⽣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业⾃动化、⽣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等; 3.“互联⽹+”信息技术服务,包括⼈⼯智能技术、物联⽹技术、⽹络空间安全技术、⼤数据、云计算、⼯具软件、社交⽹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等; 4.“互联⽹+”⽂化创意服务,包括⼴播影视、设计服务、⽂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5.“互联⽹+”社会服务,包括电⼦商务、消费⽣活、⾦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资源服务等; 6.“互联⽹+”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盈利性创业。 参赛项⽬不只限于“互联⽹+”项⽬,⿎励各类创新创业项⽬参赛,根据⾏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以上各类项⽬可⾃主选择参加“青年红⾊筑梦之旅”活动。
互联⽹+⼤学⽣创新创业⼤赛的评分重点为:
1、计划书质量:思路清晰,内容详实完整,结构合理,充分体现项⽬特点的计划书最⾼能够获得5分。
2、项⽬团队:拥有创业经验、专业⽔平、领导能⼒的负责⼈是⼀个加分项,团队专业⽔平和⼈才分⼯配置等因素决定了15分的权重。
3、产品介绍:突出介绍产品的原创性、创新性、实⽤性、偏重点、核⼼技术、知识产权或专利以及社会贡献等⽅⾯,这⼀项占了20分的⽐重。
4、市场需求:做好市场需求调查分析,市场进⼊壁垒,⽬标市场容量及未来变化趋势,产品⽬标市场及客户定位,此项占20分⽐重。
5、商业模式:做好项⽬盈利模式及发展布局规划,对标现有或潜在竞争对⼿优劣势(区域优势、政策红利等),此项占了20分。
6、财务分析:做好项⽬研发、⽣产、市场推⼴、经营等资⾦需求,融资情况与计划,项⽬的投资回报⽔平,风险控制及应对措施,此项也占了20分。
互联⽹+⼤学⽣创新创业⼤赛的侧重点为:
1、创新。创新这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创新则是在于提出⼀个新的想法或实现⼀个新的功能,要创造出新的事物。同时要把完整的⽣产过程写出来。⽐如怎么⽣产,怎么调度,和⼚家协商如何量产等⼀些列的中间过程都必须详细的列出。以及⽣产后的营销策略,这个新的产品是否会有市场,或者如何创造市场,关于这⼀些过程的详细描述也是评委是否会认同你的项⽬的关键。
2、团队。⼀个项⽬的完成不只是⼀个⼈的⼯作,每⼀个成员在这个项⽬过程中的详细的分⼯安排都必须列出,并且需要他们相关的背景以阐明为什么他们为什么会负责某⼀特定的模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