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互联网名人创业故事
当代互联网名人创业故事
网络经济所蕴舍的巨大商机也刺激了年轻人的创业热情,互联网创业将成为当今年轻人创业的必然趋势。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当代互联网名人创业故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当代互联网名人创业故事一
出生的张胜锋,是四川乐山人,现在正在四川省西华大学就读,今年将研究生毕业。对于网络创业,他说对客户,诚信很重要;对产品,要严格把关质量。
今年的就业环境并不轻松,就在不少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为工作四处奔波时,西华大学的应届研究生张胜锋则显得比较从容,因为他已经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早在大二时,张胜锋就觉察到B2B的营销模式,开始了互联网创业之路。他的手工真皮女鞋,在短短的1年里,就创下了百万元以上的业绩,今年3月以来的销量,迄今已突破了40万元。他说:“创业,前期一定要做好知识储备。”
网络创业项目眼光
看准B2B商机 大二开始独立创业
正在西华大学读大二的张胜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虽然攻读的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但是无意中,他发现了电子商务模式当中的商机。他进一步了解到,成都作为女鞋之都,拥有大批优质的皮鞋制作厂。
于是,张胜峰开始着手调查市场,注册阿里巴巴,并独挑大梁,成了B2B最早一批大学生淘金者。
张胜锋说,知识储备是创业最关键的因素,“在你决定要开始创业之前,最好在各个方面做好足够的知识储备,尤其是你的创业项目所处的行业。丰富的知识储备,会让你在创业过程中发展得更快、更出彩。”关于这一点,他举例分析到,如果有资金问题,可以依赖金融、财务方面的知识储备,把创业项目做一个完整详细的报表分析,可以到很多的融资渠道;如果想分析项目前景,可以依赖数学方面的知识储备,建模分析项目,可不可行一目了然。
,张胜锋暂时搁置了自己的创业项目,他解释道,“一个人做这个项目确实很累,而且当时我决定考研,增加知识储备。”对于他而言,攻读企业管理专业更为合适,也更有用。
他说,研究生教育很大程度上开阔了他的眼界,对他创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态度
诚待商家顾客 零投入换巨额投资
10月,张胜锋决定重拾之前的创业项目。很偶然的是,一个女鞋厂商打来电话,提出了先给予货物支持再资金结算的方案。“在资金方面,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但厂家也不是傻瓜,不会随随便便地就把数十万元的货物拿给你。过去几年里,在和厂家接洽的过程中,我一直是诚实、真诚地和他们沟通。就是因为诚信,我才收获了这份幸运。”张胜锋说,他因此一分钱没花,拿到了十几万的“天使投资”。
张胜锋还自嘲地说自己是一个“伪处女座”,因为无论是在产品质量方面还是材质方面都要求十分严格。“在材质方面,使用的材料必须全部是头层牛皮,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必须要检查,我不允许有一双不合格的鞋子进入仓库。”张胜锋说,并且在发货时,他要一双一双打开盒子检查以再次确认。
如此这般,张胜锋一步一步积累起自创品牌“梅利凯恩”女鞋的名气,由于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现在有不少商家会主动联系他,合作的零售商家也越来越多。
“创业过程中,诚信真的很重要。如果你欺骗了一次你的顾客,你将会失去这个客户,带来的损失是永久的。”张胜锋坚定地说,如今,他拥有4家稳定优质的供货商,140多家淘宝合作卖家,在山东、福建、东北等地也有自己的零售合作伙伴。
理想
开创90后品牌 并推向全国市场
纵观现有的女鞋市场,大多是90后、90后人创下的企业,而90后创下的则屈指可数。对于未来发展,张胜锋说:“希望做一个属于90后的女鞋品牌。”
在张胜锋的创业之路上,“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也为张胜锋的创业项目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中特别指出,开网店可以享受相关扶持政策。而在四川的大学生开网店创业,最高可以拿到政府提供的10万元创业资金支持。
去年,张胜锋的创业项目入驻学校的孵化园后,收获了一大批和他一样有着相同创业热情的小伙伴。如今,除了校内孵化园的团队以外,张胜锋还在新都的写字楼租了一个7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固定员工有6个人。
根据张胜锋的规划,他将在3年内把自创女鞋品牌推向全国市场,在女鞋市场站稳脚跟,并拥有一大批稳定的客户。而在品牌发展规划上,他将通过科学的管理知识来优化供应链。
张胜锋若有所思的说:“赚钱只是我创业的其中一个目标,对我而言,我创业的另外一个目标是去影响别人的生活,让人们不再站在昂贵的橱窗外面惆怅,而是轻松、简单地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幸福。”
当代互联网名人创业故事二
在浙江杭州滨江区的商务大楼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公司,杭州谷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其中之一。在这个创业故事里,我们要介绍的就是“谷绿农品”的创始人王安平的网上卖大米,销售额过亿的故事。
王安平,杭州谷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90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7届工商管理系,浙江大学经济系硕士,公司目前主营:高端有机杂粮产品,包括农品、坚果、花茶等等。
初期的下坡路不可避免
创业是两个山头之间的跋涉
谷绿成立时公司只有三个人,因为一句“咱卖大米去”的玩笑话,王安平和大学的俩哥们一拍即合,凑成了中国合伙人。故事的开始都是曲折的,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还是too young too naive(太年轻太天真)。
王安平就是用天真形容当时创业的自己。因为才开始做,对农业一窍不通,市场上什么米好吃,多少一斤一概不知,于是他们便跑到农贸市场问大妈们,听到最多的答案就是“五常”。“好,那就卖五常大米”,说着王安平都被自己给逗乐了,他们的卖大米之路竟然开始得如此“草率”。
接下去就要供应商,但是茫茫人海供应商在哪里?于是王安平他们去到黑龙江五常,挨家问。“那会儿才起步,跟人家要1吨,那简直是小打小闹啊,谁理你?”回忆起那段日子,王安平摆摆手直言往事不堪回首。还好最后在五常住了3天,他用一把韧劲抓住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贵人”。但有了供应商还远远不够,销售的渠道更难打通,“我以为拿到货,跟超市的人沟通一下就可以放那里卖,结果我们被轰出来了,还是太天真”,因为光入场费就要20万,还有各种条码费等等,所以王安平他们又碰壁了。
大概三个月后王安平的两个小伙伴打起了退堂鼓,觉得前景不佳,路途迷茫,现实版的中国合伙人曲未终人却散了。王安平虽然感到失落,但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有赖于城院的老师“牵线”,他遇到了同校毕业的姜章。从此两个人携手,将谷绿做得风生水起。尤其是走上农业电商之路,堪称被实体店拒绝后的绝地反击。
“创业是两个山头之间的跋涉,站在这个山头能看见对面山头秀丽却飘渺的景,但之间的路途更是充满坎坷,初期的下坡路自然不可避免,所以不要好高骛远,先做到脚踏实地和坚定不移”,王安平这样比喻创业的历程。
谷绿渐入佳境
提出“项目组”改革管理
虽然谷绿在今天的农产品界有了话语权,但曾经也有过瓶颈期。,也就是谷绿起步的第二年,公司慢慢壮大但王安平却感觉发展变得缓慢,员工不如以往有激情。所以在管理上需要一点革新,给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因为人直接影响着产品。
最终王安平提出了“项目组”的概念,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要做的新产品,参与人员、资金等也可以自己决定。比如谷绿的烘焙组,一共三个人,他们只管烘焙方面的工作,最终每个月除了底工资还可以拿到该项目70%的收益,做得越好收益越高。而且只要有能力,有的甚至一个人可以承担起一个项目,收益也是很可观的。在这种“游戏规则”的激励下,每个员工都充分调动创造力,又在项目里获得凝聚力,还能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利益,可谓双赢。
不过这个概念最初受到了员工的反对,因为工作压力确实很大,但王安平说,“进到谷绿,你不是来乘船的,搭着谷绿快车一帆风顺,而是来做一名水手,自己遨游探索”。不过王安平还是尽量给大家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在谷绿没有员工手册,没有很多规矩束缚,顶多迟到的时候罚点钱到“快乐基金”里。“我迟到也罚钱,快乐基金就给大家买零食呢。”王安平凑趣道。
“谷绿农品”保质保量
天猫粮油类销量第一
大数据时代数据变得尤为重要,比如双十一淘宝350亿的成交额引起微博上无数人的关注,“谷绿农品”在三年的发展中也留下了一串串不可磨灭的数据变化。团队线:3人——10余人——100多人;产品线:1款——28款——300多款;公司面积:60平米——130平米——近400平米;线上销售额:1-2千万——7-8千万——1.3亿——上半年就完成了前年的销售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