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中的101成语
1不亦乐乎:①不也是很快乐;②表示程度过甚,达到难以应付的地步;③表示情况令人满意④表示十分高兴。
2犯上作乱 :①触犯上级,闹乱子;②指叛逆活动;③历代剥削阶级把人民的反抗、起义诬蔑为“犯上作乱”。
3节用爱人:节约财用,爱护百姓。
4安贫乐道:安于清贫,乐于实践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5巧言令:原指铺张修饰没有实际内容的语言或文章,后多指虚假而动听的话。
6必有近忧的上一句慎终追远: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远代的祖先。
7温良恭俭让:形容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8言而有信:说出来的话算数,有信用。
9举直措枉: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佞。
10 犬马之养:比喻供养父母。
11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多含贬义。
12 温故知新:温习已学过知识有获得新的体会。也比喻回顾历史,认识现在。
13 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14周而不比:关系亲密但不相互勾结。
15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可以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表示绝不容忍。
16 哀而不伤: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②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之美。
17 绘事后素:①指先有白的底子,才能进行彩绘。②比喻礼乐产生于仁义之后;比喻做事先从简单做起,然后逐步深入。
18朝闻夕死:早上听到真理,哪怕晚上死去也心甘情愿。形容对真理的渴望心情。
19 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20 讷言敏行:语言迟缓,行动敏捷。古代儒家所奉行的一种修身之道。
21一以贯之: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于其整个儒家学说之中。泛指将一种理论、思想贯穿于事物的始终。
22 造次颠沛:指匆忙不。
23流离颠沛:形容生活困苦而到处流浪。
24 不耻下问: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25 斐然成章:①富有文采。多形容文章的文辞生动。②形容成绩或声名显著。含褒义。
26 计过自讼:省查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27 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由此此推求而知道十点。形容非常聪明。
28 朽木不雕:①腐朽的木头不能雕刻。比喻人或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②比喻人不堪造就。
29愚不可及 :原指装傻,别人无法赶上他。后指极其愚笨。指处于不利局面善于装糊涂的人。
30从井救人:跟着落下井的人下井去,以营救落井的人。比喻做好事不讲方式、不计后果没给别人带来好处而徒然损害自己。比喻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拯救别人。
31箪食瓢饮:一箪食,一瓢水。形容生活贫苦。
32 敬而远之:尊敬他而又有所顾忌而不去接近他。既不得罪他,也不接近。
33立人达人:帮助人建立功业地位。
34 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不仅文雅,而且懂礼貌。
35先难后获:先辛苦而后收获。形容不坐享其成。
36 临事而惧:遇到事情而有所惧怕。指遇到事谨慎处理。
37暴虎冯河:①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②比喻果敢勇猛。
38 求仁得仁:寻求仁德就得到仁德。比喻理想、愿望都已实现,如愿以偿。
39 述而不作:只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并不创新,指没有新的见解。
40 信而好古:信奉并爱好古代文化。
41饮水曲肱:喝冷水弯曲胳膊当枕头用。比喻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42用行舍藏:被任命进就出来干一番事业,不被任用时就退隐。
43 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是儒家提倡的恕道。
44 六尺之孤:尚未长大成年的孤儿。
45不舍昼夜:不分白天黑夜。日夜不停。比喻夜以继日。
46待价而沽: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某些人等有了好条件或待遇才肯出来做事。也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出。
47 韫椟待价:把玉藏在匣子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48苗而不秀:①只长了禾苗,却不秀穗开花。②比喻资质聪慧而不幸早夭。③比喻自身条件虽好,却未竟
其用。④比喻徒有其表,华而不实。
49喟然长叹:因感慨而叹气。
50 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多形容教育得法。
51 欲罢不能:想停下来也收不住。
52 岁寒知松柏:比喻只有经过艰苦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高尚精神品质。
53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到了合适的安置。各自得到所需的东西。
54 侃侃而谈: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55 敛声屏气:①降低语声和呼吸声。形容谨慎、畏惧的样子。②形容精神集中。
56适可而止: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不要过头。
57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屋。比喻学问和技能由浅入深,达到更高的水平。
58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分,就如同做得不够一样,不合适。
59 言必有中: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形容说话中肯。
60察言观:观察他人的言语和脸,来揣摩他人的心意。
61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或实现其愿望。
62 驷不及舌:驷马虽快,也追不上说出的话。指话一出口就难以收回。戒说话应当慎重。
63 斗筲之器:比喻气度狭小,见识短浅的人。亦作自谦之词。
64和而不同:虽然与人和睦相处,但不盲从附和。
65近悦远来:邻近的人由于受到恩惠而喜悦,远方的人也闻风赶来归附。
66 胜残去杀:制服残暴,免除虐杀。指以德教化人,使凶狠残暴的人改恶从善,因而可以不用刑杀。
67欲速则不达:做事只想快速,目的反而达不到。指急于求成,反而无法把事情办好。
68 名正言顺:原指是名分不正,道理就讲不通。后指做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也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69 求备一人:要求人完美无缺。比喻对人苛求的非常过分。
70求全责备 :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71 大言不惭 :说大话不知知道害羞。
72 见危授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73 危言危行:讲正直话,做正直事。
74以德报怨:用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他好处。
75怨天尤人:怨恨命运,埋怨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
76 言过其实:原意是言语浮夸,超过他的实际能力。现在指说话夸张,同实际不符。
77 深厉浅揭:遇到深水就穿着单衣下水膛过去,遇到浅水就撩起衣服膛过去。泛指涉水过河,也比喻做事要因时因地制宜。
7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79 有教无类:对谁都进行教育,不分贫富、贤愚类别。
80言不及义:所说的话没有一句说到正经的道理或事情。指不说正经话,尽说些无聊的话。
81陈力就列:依据自己的才能担当一定的职务,各就其职位尽力。
82分崩离析: 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83过庭之训:指父亲对子女教导。
84祸起萧墙:祸害从内部发生。
85 道听途说:在路上听说,在路上传播。也指在路上听来的辗转流传的话。现用来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86怀宝迷邦:一个人有才德,却听任国家迷乱。指有才德的人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87 患得患失:生怕得不到,得到之后又担心失掉。形容老是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
88 厉内荏:外表强硬,但内心却软弱空虚。
89 时不我与:时光不会等待我。多用以慨叹时光逝,不可挽回。
90无所不至:①原指没有到不了的地方。后也指什么坏事都做。含贬义②应做到的都做到了。形容周到、完备。
91面墙而立:脸对着墙站着,什么也看不见。比喻不学习、不实践。
9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参加劳动,分不清五谷。后泛用以形容脱离劳动和脱离劳动的人。
93枉道事人:原指不用正道侍奉国君。后指用不正当手法取悦于人。
94 门墙桃李:尊称他培养出的学生。
95文过饰非:用虚伪的言辞来掩饰错误。
96 文武之道:原指周文王笔周武王治理国家像用弓一样,有拉紧的时候,有放松的时候。现在泛指指工作或生活,要有紧有松,合理调节。
97 不自量力: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98不教而诛:事先不加教育,一犯错或犯法就惩罚或杀戮。
99存亡绝继:或是继续生存,或是灭亡。形容局势万分危急。
100惠而不费:给人好处,自己也无损耗。
101 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