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论语》导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背诵课下注释)
2、理解儒家学说基本思想,如“仁”礼”义”无为”等,并有自己的体会。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背景简述】
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上出现了“礼崩乐坏”“春秋无义战”的混乱局面。为了建设理想的社会,孔子提出了具有完美人格的知识分子形象——君子,希望通过这种最理想的人去改造现实社会。孔子把人格分为小人、士、善人、成人、贤人、君子、圣人等不同层次,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孔子认为一般人都可以修养为君子,他以君子人格为标准,认为君子中居于高位。为治国安民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就是圣人;而与君子相对,只关心一己之利,心胸狭窄,不明事理,只知道随声附和,当官时骄傲凌人,喜欢吹牛拍马,穷困时便胡作非为的人就是小人。而君子人格通过历史的演绎,对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与精神影响是极其深刻与广泛的。
【课前预习】
(一)注音
盍()诲()裘()敝()肱()少()者怀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仁者寿。
(二)通假字
①可谓好学而已()
②知者乐,仁者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词语解释
①就有道而正焉。就:正:
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安:信:怀:
③敏于事而慎于言。敏:④回虽不敏。敏:
必有近忧的上一句⑤五十而知天命。天命:⑥是知也。是:
⑦盍各言其志。盍:⑧敝之而无憾。敝:
⑨愿无伐善,无施劳。伐:⑩一曰克己复礼。一曰: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3、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自主检测】
(一)对照注释,自主学习并完成练习。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盍各言尔志
D、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安逸
B、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高兴
C、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聪慧
D、小人长戚戚
..忧愁的样子
3、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古之.学者必有师
B、及其壮也.,血气方刚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克己复礼为.仁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不义而.富且贵吾尝跂而.望矣
4、下面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敏于事而慎于言
B、饭疏食,饮水
C、不义而富且贵
D、吾得兄事之
【拓展积累】
(一)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译:孔子说(先师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缺乏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
(二)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译:孔子说:“君子以义为根本,以礼法来实行义,以谦逊的语言来表达,以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啊!”)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
(译: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译: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诵读下列<<;论语>>名句: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
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君子成人之美,小人则与此相反。(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当仁,不让于师。(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有过失时,好象日蚀月蚀一般。他犯的过,人人皆得见之;当他改过时,人人又恢复仰望崇敬之心。)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常三次反省我自己:我替人策划事情,有没有尽心?和朋友相交,有没有不诚信的地方?我所传授的学业,有没有不纯熟的地方?”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读书人心胸不可以不宽大,志气不可以不坚强,因为他要担负重责大任,而且要走很远的路。他以行『仁道』于天下为己任,这个责任是不是很重大,至死方休,这段路程是不是很远呢?”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说:“不要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忧虑自己没有才能。”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各人志气行业不相同,就无法相互策划考量了。”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孔子说:“君子选拔人才,不因为推荐人说得好听就选用,也不因为推荐人有缺点就拒绝他的正确意见。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孔子说“开始的时候,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对于人我是听了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夏说:“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学习能够游刃有余时就去做官。”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缺点,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谅:诚信,真诚。便辟:指偏离正道,故意回避他人错误。善柔:善于奉承。便佞:花言巧语、阿谀逢迎。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真诚的人交友,同见识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投人所好、避人所忌的人交友,同善于谄媚的人交友,同能说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