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附模拟试卷含...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难点:1、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学会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师准备:挂图、相关的资料。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观看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动物,如果没有动物,自然界会是怎样的状况哪?引入动物具体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一、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维持生态平衡
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学生阅读教材第61页资料分析回答一下问题:
1.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吗?为什么?
2.你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长?为什么?
3.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你认为蚂蚁“侵食”金
合欢,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
4. 你从上述资料中得到哪些启示
1、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2、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
3、人为捕杀某种动物、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会影响生态平衡
理解物质循环的过程: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co2、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co2、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思考:干草被自然分解的时间?干草被羊取食后,羊粪分解的时间,那种分解的更快?
阅读教材第63页,四种生物进行传粉、传播种子。
思考:对于植物有什么意义?
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答问题:
不能,因为在生态系统中,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进而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如“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的害虫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危害。
不能。因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数量增多时,以该动物为食的动物也会增加,从而限制了这种动物的增长。此外,动物因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有限,其数量不可能无限的增长。
没有害。因为实验数据显示当有蚂蚁“侵食”时,金合欢幼苗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均高于没有被蚂蚁“侵食”的幼苗。
学生进行总结,教师进行点评补充。
学生书写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公式。
可以通过光合作用 和呼吸作用的公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物质循环。
干草被自然分解的时间?干草被羊取食后,羊粪分解的时间,那种分解的更快?
1. 帮助植物传粉,使植物顺利繁殖后代
2. 传播果实和种子,扩大了植物分布得范围
课堂小结
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学生总结
达标练习
五、板书设计: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 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2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019-2020学年八上生物期末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可以大量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在野生动植物原来的栖息地对野生动植物实施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D.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鱼类适应水中生活,下列叙述中,属于鱼类特征的是(    )
A.用肺呼吸,皮肤起辅助呼吸作用    B.胎生哺乳、盲肠发达
C.用鳃呼吸,鳍是主要的运动器官    D.心脏四腔、体温恒定
3.下图示意人体产生屈肘和伸肘动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乙中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的部分是肌腱
B.甲图中示意产生伸肘动作,此时肱三头肌收缩
C.与骨相连的骨骼肌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
D.屈肘和伸肘都是简单反射,不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
4.楚汉时期,刘邦派谋士在项羽必经之地召集蚂蚁写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谋士利用了蚂蚁的什么行为
A.社行为    B.生殖行为    C.觅食行为    D.防御行为
5.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看见的集合体被称为:
A.真菌
B.菌痕
C.细菌
D.菌落
6.你见到武陵源索溪峪的猴子吗?下面是猴子的一系列有趣的行为,你认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猴子看到陌生人时逃走
B.猴子向人行礼
C.猴子爬到树顶采摘桃子
D.猴子向游客索取桃子
7.下列关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也越复杂
B.一般来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C.一般来说,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动物具备学习新行为将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
D.社行为是学习行为中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
8.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消毒的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方式处理,并置于不同温度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产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培养基
处理方法
温度
观察现象
1写出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接种细菌
40
全表面呈浑浊
2
接种细菌
0
全表面清晰
3
接种细菌
100
全表面清晰
4
接种细菌,并置一吸有抗生素X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全表面呈浑浊
5
接种细菌,并置一吸有抗生素Y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圆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余表面则呈浑浊
A.145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由于细菌繁殖形成菌落造成的
B.将培养基23再放在40下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都是全表面清晰
C.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
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了温度、抗生素XY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
9.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母猫抚爱小猫    B.小狗做算术
C.小黑猩猩模仿取食白蚁    D.猴子表演骑车
10.春天某树林中,栖息着大量的夏候鸟池鹭,一些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人们为这些体弱的小鹭提供食物。当秋季来临时,依赖人类喂养的池鹭不能长途迁飞。据上述情景,对池鹭保护最有利的做法是(  )
A.春天将这片树林保护起来,避免人类干扰
B.春天将全部幼鹭圈养起来,待秋天放归自然
C.秋天终止投喂,促使池鹭迁飞
D.秋天将不能迁飞的池鹭圈养起来,待来年春天放归自然
11.下列哪个动物属于恒温动物(  )
A.鲫鱼    B.鸡    C.蜻蜓    D.水母
12.梅与桃同属于蔷薇科、梅亚科植物,梅为杏属,桃为桃属。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们是同一目的植物
B.它们是不同种的植物
C.它们只有最小的分类单位不同
D.桃与苹果亚科的蔷薇植物亲缘关系较远
13.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不恰当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C.禁止食用所有野生动植物    D.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14.下列动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珍稀哺乳动物的是(    )
A.大熊猫    B    C.中华鲟    D.丹顶鹤
15.据记载,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少雨,动物没有水喝    B.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C.食物不足,饥饿致死    D.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
16.在生物分类的单位中,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门    B.纲    C.科    D.种
17.下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动物,体内有脊柱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8.如图是部分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图中最大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A.目和属    B.界和属    C.目和种    D.界和种
19.据记载,每年都有一到二万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可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刻不容缓。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或措施不科学的是( 
A.自觉保护濒危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B.为某些濒危物种建立种质库
C.用法律制裁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    D.进行大量的人工饲养或驯化
20.下列哪项不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A.保护珍稀的动物资源
B.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
C.是对自然进行保护的唯一有效途径
D.有利于研究珍稀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征
二、填空题
2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哪几方面?
______
22.动物物种之间的差异是由各自的 ___决定的,动物的_______________的基础。而___________为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各自的栖息环境,所以保护动物多样性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制订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