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植物妈妈有办法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如果有一天你长大了,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开始自己崭新的生活。秋天是成熟的季节,种子娃娃们要告别妈妈。可是,它们没有脚,也没有翅膀,怎么去旅行呢?
师:你想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和老师齐读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注意:植物妈妈要读好轻声。
2.师: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去探究植物王国的奥秘吧。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有几小节,拿出笔标出小节。想一想文中写了哪几位植物妈妈?
(1)课件出示:蒲公英 苍耳 石榴 豌豆
(2)你能在课文中出来吗?用 在文中画出来。
(3)指导读准这几个词语的读音。
“蒲”是第二声,“英”是后鼻音,跟老师读:蒲公英
“苍”是平舌音,“耳”第三声,读饱满:苍耳
“豌”是前鼻音,跟老师读:豌豆
2.植物妈妈们是用什么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呢?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的朗读。
3.故事听懂了吗?植物妈妈们给她的孩子们准备了什么宝物?你们一定到了。出示:降落伞、铠甲、小鸟肚子、豆荚
师:你们真棒!能不能把话说完整呢?试着说一说
生: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生:苍耳妈妈准备了带刺的铠甲。
生:石榴妈妈有自己的石榴宝宝。
生:豌豆妈妈准备了豆荚。
4.喜欢这一篇课文吗?相信你们一定能学的很棒!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一)学习蓝线条里的生字。
1.出示:植 为 旅 备 纷 刺 底 啪 炸 离 识 粗 却 得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植、为、旅(注意读准边音“l”,再读一遍“旅”)、备、纷(前鼻音“纷”纷纷表示很多的意思)、刺(平舌音,这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底(第三声读饱满)、啪、炸(翘舌音把舌头往上翘)、离、识(也是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粗(平舌音,读准“粗”)、却、得
2.这么多生字都会读了吗?我们连起来读一遍。
3.小朋友们学的很认真,蒲公英随风飘舞,它要考考我们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识字小游戏,老师随便指一个,你读对了,蒲公英就会飞向蓝天。
生:纷 粗 植 备 离 为 炸 识 得 底 旅 刺
(二)学习田字格里的生字。
1.出示:法 如 已 经 它 娃 毛 更 知 识
2.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相信小朋友们都已经会读了。
师:这些生字也很有意思,它们藏着相同的部件,你能发现吗?能出来归归类吗?想一想,一。
生:“如”“娃”都是女字旁
生:“知”“识”都有“口”
师:这样分类后我们是不是记得更牢了呢!
3.所以的生字我们都认识了,老师祝贺你们,接下来,我们来读读词语,相信也难不倒你。
(三)学习生字词语。
长大 告别 四海为家
降落伞 乘着风 纷纷出发
铠甲 挂住 田野山洼
豆荚 晒太阳 蹦着跳着
小朋友们,自己小声读一读。
这里藏着的表示动作的词:告别、出发、挂住、蹦着跳着
四、学习第1小节
1.师读课文第1小节,课件出示: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
师:这里藏着两个多音字,小朋友发现了吗?一个是“为”、另一个是“得”。
师:“得”在课文里是“得不到”读dé,想一想,我们以前还读过什么读音呢?只得“得”读děi,跑得快“得”读de轻声。“为”在课文里读wéi,四海为家,还有一个读音呢?是因为的wèi,读第四声。
师:一起跟老师读,记住他们不同的读音。
2.比较一下每行诗歌的最后一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大、家、法”的韵母相同,都是“ɑ”。诗歌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叫作押韵。告诉大家一个朗读小秘密,押韵的字语速放慢,声音延长,就能读得更好听,听老师读读。诗歌中其他小节押韵的字,圈出来,试着读读。
3.理解成语“四海为家”。
回到第1小节,你知道“四海为家”的意思吗?
生:落到大路边,就在大路边安家。飞到田野里,就在田野里生根发芽。飞到高山上,就在高山上扎下根。落到哪里,哪里就是家。
师:对!“四海为家”就是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不留恋家乡或个人的小天地。
五、学写生字
下面是写生字的时间了。
1.出示:娃、如、知、识
2.一起先来写笔顺。
“娃”的笔顺小朋友们会写吗?看笔顺图,伸出小手一起写。(师说笔顺)原来右边是两个“土”竖着摆,上面的“土”小一些,下面的“土”大一些。
“如”的笔顺比较简单。(师说笔顺)
3.比较观察这三个字,“娃”女字旁写窄一些,“如”右边是“ロ”笔画少,所以女字旁写大一些,(点出示:书写指导,读。)
4.最后,我们来看看“知识”这两个字,“知”左宽右窄,“口”写在“矢”的中下方;“识”左窄右宽,“口”写在横中线上方,封口横在横中线上。(点出示:书写指导,读。)
六、作业布置
1.读课文三遍。
2.写5个生字:如、娃、知、识”,并且组两个词语。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中写了哪几位植物妈妈?对,是蒲公英、苍耳、石榴和豌豆。(出示: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这节课,我们来看看没有脚、也没有翅膀的植物是怎么旅行的呢?
二、学习2—4小节
1.自由读2—4小节,看看植物妈妈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填一填:
蒲公英妈妈 准备了降落伞
苍耳妈妈 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石榴妈妈 让孩子在小鸟肚子里睡了一觉
豌豆妈妈 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2.学习第2小节
师读课文第2小节,课件出示: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1)你们见过蒲公英吗?它是什么样的?
瞧,蒲公英圆乎乎、毛茸茸、风儿轻轻一吹,飘呀飘,多可爱呀!小小的蒲公英像极了降落伞。(跟老师读:降落伞)
(2)风儿轻轻一吹,一个蒲公英娃娃出发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在风儿的帮助下,它们像一个个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离开了妈妈,这就是——
生:纷纷出发。(跟老师读:纷纷出发)
(3)小小的蒲公英撑着妈妈为他们准备的降落伞,飞呀飞,多么自由,多么快乐,让我们把自己当做小蒲公英,读出他欢快的心情。
3.学习第3小节
看图片,根据小鸟吃石榴果实的图片了解石榴的传播过程。
4.学习第4小节
师读课文第4小节,课件出示: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
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1)苍耳你见过了吗?瞧,它浑身带刺,就像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铠甲”,能挂住动物的皮毛。
(2)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们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
(3)我们一起读。
4.学习第5小节
师读课文第5小节,课件出示: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1写出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那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师:别急,我们一起看。(放视频)
(2)如果去掉“啪”的一声行吗?对,不能去,太阳一晒豆荚就会炸开,“啪”是个拟声词,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我们读的时候应该干脆一些,把这句话读一读。
(3)最后一句长,注意斜线处稍停顿,读好动词“蹦着跳着”,一起带着欢快的语气读。
5.小结:植物妈妈各有办法,你们记住了吗?把2—5小节连起来读一读、背一背。
三、学习5小节
1.拓展
(1)小朋友们,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生:我知道风传播:杨树、柳树的种子表面有绒毛,借助风力飞翔。
生:我知道水传播:荷花、椰子,它们的种子借助水传播。
生:我知道动物传播:鬼针草种子的外面有刺,附着在动物的皮毛上传播。
生:我还知道自身传播:大豆、油菜、芝麻的果皮在烈日的烘烤下炸开,种子会被弹射到远处。
(2)能仿照课文说一说吗?
生:柳树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2.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样才能知道这么多知识呢?快去读一读最后一小节。
(1)课件出示第6小节: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