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课《我的白鸽》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我的白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2)学生能够梳理文章的结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生能够分析文中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默读、朗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文本,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作者对白鸽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2)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奇迹和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分析文中写作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体会作者对白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中 “寂寞” 等情感的内涵以及对白鸽情感的升华。
2.分析文中一些细节描写对于表达主题和情感的作用。
3.引导学生从文中获得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并能联系实际生活。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耸组词拼音
1.投影出示鸽子的图片,提问:同学们,看到鸽子,你们能想到什么呢?
    鸽子可能会让人想到和平、信使等。
2.讲述一些关于鸽子的故事或传说,如飞鸽传书等,然后引出课题《我的白鸽》。
(二)预习检测
1.走近作者
提问:有谁了解本文的作者陈忠实呢?
    陈忠实是陕西西安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夭折》,长篇小说《白鹿原》,散文集《生命之雨》《告别白鸽》《家之脉》《原下的日子》,创作谈《寻属于自己的句子》等。其中《信任》获全国优秀作品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二届 “炎黄杯” 人民文学奖。
2.字词积累
投影出示字词:豁朗、蜕变、骊山、土坯、啼叫、哺食、亢奋、按捺、胆怯、怦然、鸟喙、惬意、邋遢、隧道、饲养、瞬间、堪称、聆听、蔑视、翱翔、吐穗、南麓、蜿蜒、扎(不同读音)等。
提问:谁能准确读出这些字词并解释其中一些词语的意思呢?
    豁(huò)朗,开朗;蜕(tuì)变,形质发生改变或转化;骊(lí)山,地名;土坯(pī),未烧制的砖瓦;啼(tí)叫,鸣叫;哺(bǔ)食,喂食;亢(kàng)奋,极度兴奋;按捺(nà),抑制;胆怯(qiè),胆小;怦(pēng)然,形容心跳;鸟喙(huì),鸟的嘴;惬意(qiè),满意,称心;邋遢(lā ta),肮脏,不整洁;隧道(suì),地下通道;饲养(sì),喂养;瞬间(shùn),极短的时间;堪称(kān),可以称作;聆听(líng),倾听;蔑视(miè),轻视;翱翔(áo),在空中飞翔;吐穗(suì),植物长出穗;南麓(lù),山的南面;蜿蜒(wān yán),曲折延伸。扎(zā)捆扎;扎(zhā)扎营;扎(zhá)扎挣;震颤(zhàn),震动;颤栗(zhàn),因害怕而发抖。
(三)课文教学
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问:默读课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 - 2):“我” 渴望得到白鸽;第二部分(3 - 5):老舅送来一对大白鸽;第三部分(6 - 20):“我” 与白鸽的相处。
2.提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文章以白鸽为线索。
3.提问: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记述了 “我” 为排解工作中的寂寞而养白鸽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白鸽的喜爱之情。
学习任务二: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
1.提问: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文章以白鸽为线索串联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通过不同场景的描绘和情节的推进,逐步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2.提问: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举例说明。
    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那是两只多么丑陋的小鸽,硕大的脑袋光溜溜的,又长又粗的喙尤其难看,眼睛刚刚睁开,两只肉翅同样光秃秃的……” 运用了外貌描写,突出幼鸽初生时的丑陋,为后文写其蜕变后的美丽做铺垫;“两只幼鸽挤在四方洞口,以惊异稚气的眼睛瞅着正在地上啄食的父亲和母亲……”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幼鸽人的情感和行为,写出了幼鸽的灵性。
四、作业布置
1.抄写文中的生字词,每个词语写三遍,并用其中至少五个词语写一段话。
2.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对白鸽的情感是如何一步步加深的。
第二课时
一、课文教学
学习任务三:深入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1.提问:文中 “寂寞” 一词出现多次,其内涵是什么?
    “寂寞” 本是孤单冷清的意思,这里指经过漫长时间的工作,结果依旧遥遥无期而产生的迷茫,同时又不到倾诉对象,无法排解,不能让人在工作的间隙中得到暂时的放松和慰藉。
2.提问:读课文第 6 段,思考 “获得了生气” 的仅仅是破败的老屋吗?
    从后文中 “我”“抑制不住”“没遍没数儿地跑”“轻轻地撒” 等语句中可以看出获得生机的不仅仅是老屋,还有难以排遣 “寂寞” 的 “我”。
3.提问:读文章第 7 段,这里的 “奇迹” 是指什么?“终于”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奇迹” 指 “我” 得到了白鸽夫妇的信赖,它们不再怕 “我”,开始与 “我” 嬉戏,亲密相处了。“终于” 体现了 “我” 得到白鸽夫妇信赖的喜悦和自豪。
学习任务四:分析细节描写,感悟生命
1.提问:读文章第 11 段,这里为什么特意写幼鸽的 “丑陋”?
    作者写幼鸽未长出羽毛时的丑陋,是为了反衬下文幼鸽长出雪白羽毛时的美丽。
2.提问:读文章第 14、16 段,这里为什么特意写幼鸽的眼睛?
    “惊异”“稚气”“胆怯”“羞涩” 等词语,赋予幼鸽以人的行为,写出了幼鸽的灵性。
3.提问:文章结尾说:“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 这一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探究①:“我” 的眼里只有第一次飞上天空的小白鸽,“我” 的心情是激动的,是对 “我” 养的小白鸽能够独立飞翔的骄傲、自豪,还包含着 “我” 对生命成长的感叹。探究②:“我” 的眼里只有飞上天空的四只白鸽,老白鸽又一次完成哺育后代的使命,小白鸽已经长大,将开启它们全新的生活,表现出 “我” 对白鸽的喜爱和赞美。探究③:“我” 的眼里不仅有飞上天空的四只白鸽,还有白鸽飞翔于故乡山原河川上空的景象,表现出 “我” 对家园的陶醉之情。
二、课堂小结
1.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强调文章以白鸽为线索,展现了作者与白鸽的相处过程以及对白鸽的情感变化。
2.总结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细节描写对表现主题和情感的作用。
3.引导学生回顾从文中所获得的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鼓励学生关爱动物、热爱自然,珍惜生命中的美好瞬间。
三、作业布置
1.以 “我与动物的美好瞬间” 为主题,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运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
2.阅读陈忠实的其他作品,如《白鹿原》,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