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垦苜蓿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
刘艾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010018)
摘 要 作者采用收集资料、实地考查、访问调查等方法对垦区苜蓿生产单位的决策管理、经营、生产、加工、利用等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表明:苜蓿生产具有极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文章对苜蓿生产的现状、优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
1、黑龙江农垦苜蓿产业的发展进程
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其中含粗蛋白19,0%—20.1%、消化能2.37—2.71/兆卡/kg,是一种高能量、高蛋白、营养丰富的牧草,长期以来,一直被世界公认为“牧草之王”,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全世界种植面积超过了3000万hm2,据我国历史记载,从汉初传入我国,迄今为止,面积100万hm2。黑龙江垦区现有白浆土64万hm2,种植苜蓿是改良低产田最有效的生物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两高一优”农业、强化经济建设的重要措施。
黑龙江垦区苜蓿种植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1绿肥耕作期。
从60年代起开始种植,但仅仅把它当作绿肥作物,意图增加土壤肥力。这一时期的种植面积很小,长期停留在试验研究和小范围的应用过程。
1.2饲料生产试用期。
从70年代末,人们认识到了它的营养价值高而全面,适口性好,开始把它作为一种饲料作物引种试种,但没有形成大面积的或大规模的生产格局。
1.3饲料生产开发期。
从90年代后,由于以乳业为主的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草业商品化发展进程。先后与南韩、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商家签订了供销协议,拟从垦区进口大量苜蓿草及其产品,而且价格较高。并使垦区大多数经营决策层认识到了种植苜蓿及产品开发所能带来的明显的经济效益,决定把它作为第五大经济作物(大豆、玉米、小麦、水稻、苜蓿),同时计划建立13.33万hm2苜蓿基地,形成了一些具有示范性的科研、生产基地,如查哈阳、852、854等农场。这一阶段,就黑龙江农垦整体而言,疏于规范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思路,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但广泛的宣传和试验性种植,为广大农垦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
1.4产业化发展阶段。
自新世纪以来,黑龙江农垦加大了种植苜蓿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心,加大了投入力度,并从经营思路上改变了过去种而
不收、收而不加的现象,集中财力、物力搞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种植规模已经由0.1万hm2发展到2万hm2,朝着20万hm2的计划目标快速发展。
2、垦区发展苜蓿的优势
2.1垦区实施科学决策,用科学系统论观点指导大农业生产发展。
首先认识到了苜蓿在畜牧业中的“中轴”地位。树立草业是中轴产业的思想。草业上连
养殖业、下连种植业,内连加工业、外连商品化经营大市场。使土地经营养用结合,使农业经营多元化,延伸了产业链,既可直接用于养殖业,也可加工系列产品,实行产业化经营。其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种植业内部合理调整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比例。变二元结构为三元结构,实现绿、高效、可持续发展。第三,提出了发展苜蓿基地建设的总目标,把以奶牛、肉牛、肉羊及草业为主的“两牛一羊一草”,发展成为独立的支柱产业。
2.2垦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耕地资源
垦区现有耕地194万hm2,人均耕地1.2hm2,其中中低产田占71.4%,如按面积10%种植苜蓿,可种植28万hm2,还有70万hm2可垦荒地。近50万hm2的天然草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苜蓿的产业化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
2.3.有一批典型引路
查哈阳农场种植苜蓿,不但为奶牛提供了优质的饲料,促进了奶牛的发展,而且还利用生物固氮作物,提高了地力和粮食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人均由种草前500元,提高到了1500元,为垦区改造草田轮作、发展奶牛业,带领职工奔小康提供了经验。852农场1985年从加拿大引进资金和技术进行“牧草、奶牛、土壤改造”研究。不但解决了奶牛饲草不足问题,而且奶牛平均单产由3600kg提高到6800kg,乳脂率由3.1%提高到3.7%,还总结出一整套技术经验。该场利用苜蓿开发深加工产品——苜蓿素,为苜蓿的全面开发和产业化开辟了更加广泛的空间。友谊农场引进国外成套大型加工设备,并种植苜蓿1.37万hm2,实行产业化经营,为苜蓿产业的大规模、高规格、上档次探索出良好的经营思路。
2.4科技网络成型,技术优势明显
垦区90年代成立了草原试验站,并在一些科研单位设立了牧草研究机构。除几十公顷试验小区外,在一些代表性的农牧场中建立苜蓿试验点,结合生产进行了多年的引种、品种筛选、栽培、化控、优良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在许多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些科研成果已大面积推广,为苜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垦区发展苜蓿具有明显的宏观效益
3.1 经济效益
黑龙江垦区大部分地区,在自然生产条件下,每公顷生产苜蓿干草9—11.5t,条件良好的地区如东四局,其干草产量可达到15t/hm2以上,生产周期按6年计算,总投入6380元/hm2,1 kg草成本0.18元,国内市场干草捆0.6—0.7元/kg左右,除
去各项费用外,可净剩0.32—0.4元/kg,即每公顷每年可纯收入2880—4600元,其效益远远高于农作物种植的平均水平(约750元/hm2)。若将其精深加工、出口系列草产品,效益更高。
3.2社会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乳、蛋、奶、肉等畜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畜牧业比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饲料生产面临新的挑战。垦区具有发展两牛一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面积种植很有潜力。一方面,可以加速草食养殖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乳肉制品、接纳从土地上分离出来的大量劳动力、提高农业规模效益、优化农业结构。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养殖业提供优质饲草,降低饲养成本,促进畜产品加工业发展。
3.3生态效益
苜蓿草根部具有大量生物固氮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肥沃土壤,是改造低产
田最有效的生物措施。根据对黑龙江农垦苜蓿种植对土地影响的调查表明,每年每公顷至少可相当于施磷50kg,施氮50kg,同时大面积种植可调节气候。苜蓿良好的养地作用和在轮作中的突出地位,是实现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垦区苜蓿生产现状
4.1初步建立了畜牧业市场经营管理服务机制 垦区各农场从1983年开始,探索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为基础,以服务为内容,建立了供、产、销一条龙,牧、工、商一体化的畜牧业公司经营管理机构,畜牧公司下设草原站,一般由农业公司负责苜蓿的种植,由草原管理站负责收贮工作,并提供有关苜蓿生产的技术服务指导,为苜蓿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动力机制。
4.2科技人才方面 目前垦区现有从事草原专业的技术人员100多人,高级技术人员50余人,八一农垦大学草业科学专业课程组的全体教师为普及草业科技知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经常亲临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业务咨询,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成为苜蓿产业开发的坚强后盾。同时他们建立的规范化试验基地也为农垦专业技术人员的长期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现场条件。
4.3机械方面 现有牧草收割机161台,搂草机131台,捡拾打捆机10台和大量运输机械。黑龙江农垦的机械化水平是全国最高的,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典型代表,被称之为农业生产的“国家队”,为此,总书记曾鼓励“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强有力的机械设备确保苜蓿生产在各个环节成龙配套,全面实现“全程”机械化。
4.4垦区苜蓿栽培利用技术
①种子处理:播前种子经过种子清选机清筛以提高纯净度,进行根瘤菌接种并衣丸化处理,同粒级和比重相近的初碎的三料化肥混合,以保证下种均匀一致。②播种:采用48行播种机播种,草田以15cm或30cm行距平播,播量在11.25—15.0kg/hm2,播深东部1.0CM,西部2cm。③播种时期:为了减少杂草影响和耕地资源浪费,同时减少农药残留,实现
草地无害化,科学的播种时期应确定为秋播,担心越冬率的问题是多余的,2000年我们在北纬46°的八五二农场在距初霜期仅不到一个月的情况下,于8月20日播种苜蓿,越冬率达到98%,但现实操作中更多的是春播,即在5月20日至6月10期间播种。④田间管理:秋播的草地不存在杂草危害的问题,而春播除草办法是播前采用普施特等除草剂土壤处理、封闭灭草,苗后再喷施一次除草剂即可。⑤刈割时期:以每年刈割三次代替传统的两次,即最后一次刈割在初霜期而非其前30—45d,可极大地提高成熟植株的越冬率,并提高产量21.7%。
⑥干草调制:干草捆采用压扁割晒,并于干草含水量22%时打捆,同时采用生物干草保护剂处理,可减少叶片脱落等损失30—35%,减少营养损失近50%。⑦半干青贮:当割倒的苜蓿失水到50%左右时,用捡拾青贮机将植株切成2.5cm的草段,单贮或混贮,贮于地上青贮窖,压紧压实,并用塑膜封顶。
4.5垦区种苜蓿的土壤条件 西部管局多为黑土、草甸土,东部局多为白浆土壤,黑土、草甸土pH值在6.5—8.3之间,白浆土pH值在
5.5—
6.5之间,苜蓿适宜在6.5—8.1的土壤上种植,因此,西部局长势明显比东部好,如查哈阳霜前一次刈割,产鲜草28吨/ha。而东部的云山农场同期一次刈割产鲜草20—21.5t/hm2。苜蓿草种植
5、垦区苜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5.1地理因素限制 东部地区土壤pH值低至5.6,苜蓿的生长受到限制,而且白浆土壤粘重滞水,通透性差,排水不畅,如果地势低洼,更易积水,如不加处理对其生长不利。西部盐碱地较多,pH值高,多数沙土地持水力差,商情不好,限制产量提高。
5.2技术不规范 一部分农场在栽培技术上未能按照技术规程规范操作,技术力量薄弱的农场,人们普遍缺乏种草科学知识和管理经验,缺乏适宜的服务体系。严重制约着苜蓿更大范围的扩展。
5.3机械不配套 按要求种植667hm2所需投入350万元的机械配套设备。而垦区多数农场机械不配套,缺乏专业生产的附属设备,收获手段落后。播种机、捡拾压捆机严重不足,不得不用农田作业机械,如收割用小麦割晒机,条铺厚、干燥时间长,满足不了苜蓿收获的工艺要求,与苜蓿专用机械相差很远。
5.4未形成规模经济 在技术上还有许多不完善,不科学的环节,垦区从70年代开始种植,到现在多数农场还停留在试验阶段,未形成一定的产业化结构和规模经济。整体上规模不够大、比重不够高、市场经营运作还不成熟,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5.5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与产业发展要求不相符,由于技术人员的缺乏在不同程度上对苜蓿产业有所限制,尽管农垦总局强调种植苜蓿作为第五大经济作物,但是有些农场还未把苜蓿摆到日程,甚至还有一些未学过本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生产。造成生产上的盲目性。
5.6资金不足,发展速度慢 尽管农垦总局投入了近2亿元的资金发展苜蓿,但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其基础薄弱,所投放的专项资金,相对其他行业所占的比重微不足道。农场资金又极度紧张,致使发展速度不快,许多农场种植的苜蓿由于收获加工利用的不到位,严重影响了该产业的巨大潜力,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总之,产业化程度不高。
5.7市场开发慢 目前仅有少量苜蓿制品进入了国内和国际市场,品种少、规格低、质量不高,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没有把草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去看待,思想上要求不高,造成市场面小。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5.8苜蓿品种混杂,有些单位盲目引入品种 有些品种不适应垦区的气候条件,影响苜蓿的发展,甚至有些单位引入一些假冒伪劣品种,尤其对新的生产单位,其恶劣的影响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有的种子中混杂有恶性杂草如兔丝子,严重影响苜蓿的产量和质量。缺乏区域性适应性强的品种,制约苜蓿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
6、发展苜蓿的对策
6.1改良白浆土壤,破坏其不透水层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制出的白浆土改良犁,作业深度50cm,前20cm是不动土层,把黑土移向一侧,白浆土翻过来打碎,改变土壤的通透性,以适应苜蓿生物学特性。
6.2调节土壤PH值 黑龙江农垦大部分土地处于酸性环境,当PH值低于6时,生长受到限制,在整地时在土壤中加入石灰粉,可有效地改变土壤环境,提高PH值使其达到正常生长的范围。一般每公顷加入石灰粉2.5—4t,可维持土壤良好的状况达4—5年。
6.3转变经营观念,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以种植苜蓿为突破口,确立种草、改土、养牛优化产业结构的草业开发思路。使苜蓿产业成为独立的新型支柱产业,从根本上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不高的局面,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增加农民和企业收入,提高政策支撑力
度,使整体产业结构区域合理。
6.4进一步构造市场经营管理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一条龙、一体化草业公司经营管理机制,使公司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二是强化农民产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使他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草业开发的巨大收益。通过广大农民对草的认识的提高,促进苜蓿产业跨越式发展。
6.5进一步加快苜蓿机械化建设 要抓好苜蓿基地建设,引进轮式拖拉机,苜蓿播种机,自走式牵引割草压扁机、搂草机、捡拾压捆机、平板运输车、苜蓿制品加工设备和喷灌机械,尽快实现生产机械的合理配套。
6.6加快种子基地建设,实现牧草种子产业化 优良种子是牧草生产中最经济的增产措施,建议在降水量450mm左右的适宜地区,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如和平牧场、绿草原牧场的种子基地应加强建设力度。在引种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适宜性品种扩大种子生产,建立专业的苜蓿种子产业化生产基地。以满足广大农牧场大量的种子需要。
6.7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工作 增加苜蓿生产这一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科技含量,把国内外有关先进技术尽快应
用于生产,强化企业内部的科研实力,开展广泛的科研和技术合作,逐步攻克各个环节的障碍性技术难题,提高生产效率,完善和提高产业化程度。
6.8加快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 首先加快企业内部自身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其次制定人才政策、吸引一些草原专业技术人才来垦区工作;第三定期培训一些技术工人,提高全员专业技术素质;第四定期不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垦区参观指导,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难题,同时扩大企业苜蓿产业的国内外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