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遗产觅踪之峨眉山——乐山大佛
中国世界遗产觅踪之峨眉山——乐山大佛
作者:风鸣剑
来源:《课堂内外(初中版)》2006年第06期
        峨眉天下秀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 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峨眉山千百年来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于1996年12月6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绚丽的自然风光
        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
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钟”。
       
        悠久的佛教文化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近Z 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万年寺的铜铸“普贤骑象”,堪称山中一绝,还有贝叶经、华严铜塔、圣积晚钟等均为珍贵的佛教文物。峨眉山佛教音乐丰富多彩,独树一帜。峨眉山武术作为中国武术三大流派之一享誉海内外。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世界上最大的坐佛位于        秀甲天下的峨眉山,终年常绿,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国”之美称。方圆15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长着高等植物3200多种,这些植物不但为峨眉山披上秀,还给各类动物创造了一个天然的乐园。其中有珍稀的大熊猫、黑鹳、小熊猫、短尾猴、白鹇鸡、枯叶蝶、弹琴蛙、环毛大蚯蚓等。特别是见人不惊、与人同乐的峨眉山猴,已成为峨眉山中独具一格的“活景观”而闻名中外。
       
        神奇的地质博物馆
        峨眉山的地层保留了典型的沉积相标志的大量的生物化石,为研究沉积相、复原古环境、进行车球生物地层学及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史资料,已成为中外学者进行地学科研的基础。
       
        乐山大佛: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以东,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唐宋以来就是有名的风景区。佛像通高71米,头高14.7米、直径1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弥勒石刻大佛。“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正是人们对这座大佛的真实描绘。1989年在大佛附近又发现了一尊巨型睡佛,且乐山大佛端坐于睡佛的心胸中,这是大自然无意的巧合,是天造地设的奇迹,一睡佛、一坐佛,一天然生就、一人工凿成,堪称双绝。
       
        乐山大佛的来历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当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汇合,水流直;中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凌云寺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于是发起修造大佛之念,一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借佛力镇水。海通募集20年,筹得一笔款项,佛像开工后,郡使前来索贿,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财难得?”遂“自抉其目,捧盘致之”。海通去世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征集王匠,继续开凿,朝廷也诏赐盐麻税款予以资助,历时90年大佛终告完成。
        现凌云山顶的海师洞,传为海通修习之所,洞内有海通塑像,高2米,盘膝而坐,手捧装有眼珠的托盘,面容刚毅,威不可犯。
       
        环保卫士
       
        历史的痕迹
        从唐玄宗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百丈金身开翠壁”至今,千百年过去了。干百年来轰轰烈烈的历史:中撞都已消失在时光的隧道里,却将痕迹刻在了大佛身上。人类亲手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了水蚀、风化、岩体裂隙对大佛造成的伤害。
        据1962年维修的负责人介绍,当时发现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开洞一看,封门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字阁的纪事残碑。但不知何年,因何原因,这天宁阁的纪事残碑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千古之谜,谁人能解?维修者将此残碑移至海师洞里保存,可惜1966年被人毁掉了。
        乐山大佛历经千年,几经磨难保存了下来。余秋雨先生说,“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禀赋。”大佛无语。
       
        乐山大佛如何保护成难题
        历千年沧桑的乐山大佛由于受风吹、雨淋、水渍、江水冲击和游人日增的影口向,加上大佛地处亚热带湿润区,又建在本身强度不高的红砂岩上,近年来大佛风化明显,发髻脱落,鼻梁发黑,佛容日渐黯淡。
        各地人士提出的保护方案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重建古代“大像阁”,再现唐代大佛“为楼十三层”、“佛阁与山齐”的原貌;二是为大佛建造一座钢玻璃结构房,采用现代先进的采光效果,既能护佛又不碍观瞻;三是在大佛头上建一个顶,既能防雨,又能让游人朝拜。然而专家们指出,人们的建议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虽然合理,但综合起来看又不尽可行。
        乐山市近年来曾先后投入巨资维护大佛,但收效甚微,风化呈现出加剧之势。
       
        拆除栈道:“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