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古代散文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090I语言园池I
利用古代散文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丁辉
古代散文在形式上富有节律,语言精练,叙事结构精巧,善用充实、多样的论据,表达上富含情感、修辞手法多样。语文教材编者在进行选文时,除了择优而选外,还根据学生的发展素养要求进行有目的性的编入。从学生语言发展方面而言,选文语言材料丰富,语言表达形式风格各异,内容富有哲理,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学习表达方式,提升语言深度,完善学生表达逻辑思维。因此,结合古代散文的语言表达特,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有着可行性。语言表达能力是社交能力的重要内容,是每一个社会个体所需具备的语文综合能力,也是实现语言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生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时,才能够在与人交往、在学习交流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要培养优秀人才必须在语言上花苦工夫。
一、利用古代散文文辞特,丰富学生语言素材
深厚的语言积累能够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供支持,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升。新课标强调学生应具备丰富的语言积累,掌握足够的语言材料,并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加以运用。高中时期是学生成为社会型人才的转型期,也是实现语言积累与建构的重要时期,只有掌握大量的语言基础,才能够在表达时信手拈来,从容不迫。而课文是学生掌握语言材料的重要渠道之一,教材中所选取的古代散文,取材广泛,包括:自然风景咏诵类、叙事类、议论类等,其中又蕴涵了丰富的哲理名言、诗意佳句与文言成语等,能够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有效帮助。第一,古代散文善于引经据典,并形成了大量
的成语。如韩愈《师说》中便有:教无常师、择善而从、传道受业、术有专攻等;司马迁《鸿门宴》中:秋毫无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些古代散文中所衍生出来的成语意味深远、形式生动、丰富多样,所涉及的范围包括思想品质、学习态度、为人处世等领域。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古代散文中的成语应用方式,便能够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写作中能够以此为文章提供论据,为语言增添活力,在口语表达时,也能够提升语言涵养、提高个人魅力。第二,古代散文作为古人表达思想的文学工具,其中凝聚了古人对人生际遇、自然规律等的理性思考,其内容不仅包括作者的政治理想、学术观念、人格修养等各观念,还在语言的技巧上具备形式美的特征,并形成了今人所用名言警句。例如,苏轼《赤壁赋》中“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等,像这样的名言警句,在形式上语言精练、寓意深厚,能够让学生在写作及语言表达时提升语言的情感内涵,增添文采词赋之美,使得学生作文的审美意境提升。
为此,学生在进行古代散文的学习时,应加强语言的积累与内化,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解读并加以实践应用,盘活文本的语言,从而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能够才思不竭,文如泉涌。
二、利用古代散文风格特征,构建学生语言逻辑
学生的语言表达不能是共性化的产物,应该是具备语言特及具有合理表达逻辑的。如此才能够生产出具备个人观点,思路清晰的语言表达产物。古代散文的语言风格各异,表达结构上逻辑多样。例如,《劝学》语言表达上,富有条理,客观辩证,善用比喻;《阿房宫赋》词藻华丽、节律鲜明、骈句散行;《论语》语言简约、含蓄隽永等,这些经典之作,
在形式上求美、求实、求在,为后世进行语言表达时提供了可参照的典范。同时,古代散文长于叙事,为后世叙事结构提供了基础o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节选自《左传》,在叙事结构上以时间顺序为脉络,叙述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前所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文章首段便营造出一种大军压境的紧迫感,为主角烛之武的出场设下伏
I语言囲池I语丈叢学与确究••下/2O2I/IO091
笔,并指出“郑无礼于晋,与秦无关;晋、秦不在一处”的厉害关系,再写,烛之武临危受命的深明大义,续写“退秦”的关键点,字字珠巩,逻辑合理,使得秦穆公转变态度,完成“退秦”的大任。全文逻辑紧密,有条不紊,是学生在进行叙事表达时所应该学习的模范。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学习思维,再学习风格,最后再加以实践。以此克服高中生在进行语言表达时,逻辑结构不合理,叙事推进过快或过慢等困难,让学生在学习中善用逻辑思维组织语言材料,刻画人物、事件等。与之相同的还反映在口语表达的能力上,例如《劝学》主要是以“学不可以已”的论点展开,并根据该论点,运用类比推理等方式,遵循“提出—
—论证—
—解决”的逻辑顺序,以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来进行正反论证加以总结。学生在进行时演讲学习时,也可以观照此文的思路,来进行举例论证、正反论证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时的辩论性,加强自身观点的真实性,使自己演讲内容变得更为充实可信。
三、利用古代散文思想境界,拓展学生语言深度
古代散文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优异之处不仅在其具备形式美,还在于其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实现了文以载道。首先,修身之道。孔子言“克己复礼”,以省身为武器实现个人抱负,庄子以“君子无所借”来阐明其高洁的人生志向,陶渊明叹“归去来兮”指出人生追求自由,反对腐朽的独立精神……高中时期是学生的转型期,其精神境界的锻造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还关系学生的社会发展。古代散文多为“应世”所做,创作者的崇高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语言表达不仅是论述的工具同时还是精神的载体,思想品质的提升关系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同时先贤所遗留下的智慧如“择善而从”、“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等学习方法,也是学生加以学习的榜样,博古通今,并且学生语言表达时也能引经据典。其次,相处之道o语言表达能力是人际交往的能力,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语表达,都需要读者、听众的认同,因此语言表达能力与相处之道息息相关。“仁义礼智信”是儒学所推崇的核心道德标准。君子求“仁”,应包容天下,求“义”应保持大道不偏,求“礼”应讲究规矩,求“智”应博学广思,求“信”应重承诺。这便是为人处世的学问,也是语言交际的学问。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需在各方面加强,如此才能在家庭、社会、学校各个体中与人保持和睦相处,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做到言行合一。此外,责任之道。古代散文多为诗人为己为国所做。诗人作为“士”阶层多活跃于政治舞台为国家服务,或进谏献言,或冶民治国。如杜甫、辛弃疾等人所处的环境,都为国家分裂、兼并战争之际,他们笔下的文章诗词都对国家报以忧思,如杜牧《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等。古代散文还记录了大量的仁人志士的言论言行,延续其强烈的报国意识。如《齐桓晋文之事》记录孟子游说齐宣公放弃霸道,施行王道,反映孟子面对王权不卑不亢地据理力争,为民求仁;《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机智勇敢,指出秦王联合弊端,以保全郑国。这些文章大多都是以对白的形式进行推进,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学习其中人物的表达技巧,掌握其中人物的辩证思维,并在这些爱国爱民之士的形象下,影响及培育学生的家国意识。
古代散文是我国传统思想内涵的载体,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凝聚。因此,学生在学习古代散文中可以接受古代文人的思想熏陶,丰富语言积累,拓展语言表达思维,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同时,新课标下重视学生人文教育和语言建构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明辨修身、处世、家国等人生理念,传承我国古代的优秀思想文化,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精神品质,从而由内至外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质感,丰富语言表达的内涵。
参考文献:
口]邓卉.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表达館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1):86.
⑵黄朝霞.把"画”变成“话”一例谈古诗文教学中语言表达館力的建构[J].#卯,2016.
「3]王慎庆.高中学生语言表达館力间题剖析及对策[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000(011):18-18.
[4]李玉良.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館力—
鼓励学生的名言—《廉蔺列传》说课材料2].新课程(下),2010(08).
丁挥,山东省青西新区第五高级中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