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一曲家国心灵之殇
《一九四二》结束时,我发现影院中还有一小半人坐在座位上把影片的主题曲《生命的河》静静听完才离
开。观看《一九四二》的过程并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当你看着灾民在逃难中将个体尊严的外衣一件件剥落下来,却仍然改变不了像野狗一样死去的命运时,你的心底会生发出彻骨的冰凉。这种冰凉不是像《万箭穿心》那样反映现代个体人生命体验的冰冷,说到底,那只是现代人在温饱后产生的时代情绪,是一种通病,虽偶尔会致命,但大部分人仍然活着。但《一九四二》的冰冷,是一种不忍目睹的绝望的冰冷,是在“活着”面前生命尊严、传统伦理和民族大义的全面崩溃,也是对视人民如草芥的强权的鄙视和无奈。
显然,唐山地震是哪一年哪月冯小刚对于这部酝酿多年的心血之作充满野心,他试图展示出“活下去”这个最原始的生理本能所具有的压倒性力量以及对最原始的生命诉求被漠视的悲悯。应该说,全片对于河南300万灾民被饿死事件的解读并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见解,但做到了基本的重现和还原,历史的真相常常被遮蔽,而《一九四二》勇敢地将这些尘封的历史重新扒拉开,这也算是一次对亡灵们的告慰。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当人连饭都没的吃时,性往往就成了交换的大筹码,影片中有不少表现用身体换粮食的场景,有些用一种轻松自然的方式展现出来,尤其让人动容。但有些片段,也许表现得有些过了,比如说,两场日本飞机对混杂着国民党军人的灾民队伍的轰炸,画面上是血肉横飞,尸横遍野,惨不忍睹。可以说,冯小刚是用拍《集结号》中军人之间的战斗场面来拍摄这种“屠杀”场面的,表现的力度和目的是达到了,但是不是一定要表现得如此直观和血腥?
表现小人物命运冯小刚一向得心应手,张国立、徐帆、冯远征等都奉献了精彩的表演,有些细节甚至有点喜剧效果,这让被啧啧叹息声包围的影院偶尔传出轻松的笑声。影片对蒋介石的塑造还是比较客观的,陈道明将蒋介石老谋深算的政客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而李雪健饰演的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和美国记者白修德在本片中可以算作是良心的代表,只不过有时良心的存在不过是为了衬托悲剧的无情,这也算是历史的一部分吧。
冯小刚。十七年。
这部电影从有想法筹拍,到现在公映,一共是十九年的时间。
黑白的序幕,大片大片黑白感觉的镜头表现,灰的土地,灰的房子,灰的男人,灰的女人,灰的饥饿,以及灰的死亡。有时候你分不清楚这是黑白的镜头,还是灰的镜头。也许,此就是彼,彼就是此。
似乎只有两种彩镜头表现,一个是军人黄绿的军服,一个是花枝逃荒的时候那身出嫁时候穿的红棉袄。黄绿的军服彩出现了好多次,花棉袄的红只出现了一次。其实花枝一直穿着这身棉袄,只不过到后来,连棉袄也看不出颜了。一切归于黑与白,以及那种代表了落后与死亡的灰。
1942年,河南大旱。1942年,抗日战争正艰苦的时候。饿殍遍野,河南饿死了三百万人。
张国立已经是个老戏骨了,不过像是《一九四二》这样,能在一部电影大片里担当男一号的,似乎也并不多。张国立的表演,应该是中规中矩。该演到位的都演到位了,细节上的,宏观上的,都没得挑。他说自己“知道一个穷人是怎么变成富人的”,他指望着逃到陕西的时候,一切可以好起来,至少没有战争,没有饥荒。不过他最终没有走到陕西,这一路逃荒下来,他失去了所有的财富以及所有的亲人。他逆着人流走,即便回去只是死路一条,他也希望“可以死得离家近点”。
其实,我更喜欢陈道明。陈道明已经许久没怎么露面了,这次,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感觉完全不一样的蒋介石。这种完全不一样,并不是颠覆,只是陈道明用肢体、语言、眼神表现出来的蒋介石,让大家觉得蒋介石原来还可以这么演。有一个桥段,蒋介石在怀念自己北伐时候的意气风发,他说:“那时还没什么负担,我可以坚定地和人民站在一起。”1942年的时候,他已经不是他自己。影片中,陪都重庆刚刚遭到轰炸,美国使团从大街上开过,两边是提前准备好的夹道欢迎的人;而人后边,消防员还在拿着高压水空头,试图扑灭日本飞机轰炸引起的大火。这个桥段,讽刺意味是不是挺足的?
这是一幅《千里饿殍图》。图中,每个人都是一种悲剧的缩影。花枝,星星,瞎鹿,栓柱,老东家也是。真正的悲切是在国家的大灾难面前,无论贵贱、贫富、男女、老少,几乎每个人都是不能幸免的。花枝卖了,
星星卖了,瞎鹿死了,栓柱死了,他们的老娘死了,就连刚刚出生的孩子留成也死了。老东家,只剩下一个人,魂归何处?古人说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就是如此。
栓柱是由张默饰演,瞎鹿是由冯远征饰演。最开始,我真没看出来饰演这两个角的是他们两个。也许看不出演员,是对演员最大的肯定。徐帆饰演的花枝,让我想起《唐山大地震》里的那个母亲角。在这两部电影之间,徐帆,多少有点重复自己。
大逃荒,一直闪烁在中国历史的深处。与此相伴的还有一句话,叫做:“倘能幸福安稳,谁愿背井离乡?”张军瑜
1942年,抗日战争正值相持阶段,河南大旱使千百万人背井离乡,外出逃荒。影片以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主要以老东家和佃户两个家庭为核心,展现他们的挣扎、痛苦、希冀和愤怒;另一条是国民党政府对人民的忽视加深了这场灾难,也为自己失败的命运埋下了种子。
1942年,河南的一场旱灾夺走了300万人的生命。50年后,作家刘震云采访当年的幸存者,他发现,这样一场人间浩劫,已经被当事人所淡忘,消失在历史的边际。
1993年,作家王朔把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推荐给导演冯小刚,冯决定拍成电影。
从《集结号》开始,冯小刚开始显露他对历史题材和严肃主题电影的“野心”。他从《甲方乙方》、《大腕》等贺岁喜剧片积累起来的人气没有被这一“转型”所折损,继续在《唐山大地震》上爆发,也让《一九四二》的上映得到观众的热切期待。
沿着逃荒路“走”出剧本
刻画大饥荒里的中国灵魂
编辑:电影表现了1942年一场大灾荒里形形的人物——当权者、军官、政府官员、传教士、外国记者、地主、长工以及他们的家眷子弟,也刻画了人性中不堪的一面,但电影并没有特别主观地要去批判谁。
冯小刚:小说原著里作者的态度是很明显的,它用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去追问,这个灾难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导致300万人丧生的大灾难从地缝里头消失了,这仅仅是一场灾难吗?因为小说是一个调查体,没有具体的人物和故事,所以作者的态度就跳到前面来。剧本一开始也依照这个路子,后来我们发现,当剧本中故事、人物和具体的人物关系形成以后,推在前边的作者的态度,就有点不必要了,干脆拿掉。电影当然需要有个态度,这个态度是谁的态度?应该是1942年这个故事里的人的态度,是灾民的态度,美国记者白修德的态度,蒋介石的态度,传教士的态度,日本人的态度,我们就把这些态度往前置。
所以在人物塑造上,我们把人物放进那个年代里去揣摩他(她)的态度和状态。比如花枝用自己换了粮食,要和孩子分手的那场戏,正常的环境下,一个母亲要跟自己的亲生骨肉分离,肯定是悲痛欲绝的,但在那个时候,花枝觉得能把自己卖了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这样她就能活下去,两个孩子也能活下去。她的这种情感,特别像冬天寒风里顽强地从石头缝中长出的荒草,特别粗糙,是因为容不得她细腻,人心已经变得麻木了。
编辑:除了揣摩不同人物的心理,你怎样回到70年前的那场灾难中,让没有故事和主要人物的原著落实到大银幕上具体的形象,并让故事真实可信?
冯小刚:从小说到电影改编最大的难度是没有故事,灾民没有具体形象。同时还有一点,小说的叙述不是单声道,而是环绕立体声,是多线索并进。每条线索的主人公互不见面,但又共同搅和到了一件事上,这件事就是1942年河南的旱灾,这场灾难就变成了一碗杂拌粥。但电影需要故事,需要鲜活丰满的人物和能站得住脚的人物关系。那我们只能采取最笨的方法来改编剧本。
最笨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不要偷懒,沿着灾民逃荒的路、沿着所有线索发生的地方都去走一遍。我们大概用了2到3个月的时间跑了山西、河南、陕西、重庆等很多地方,在这个路上灾民的形象慢慢浮现出来,变得具体了。他们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都建立起来了,人物就有了生命,剧本就顺势而为,我们提供土壤,
它自己的枝蔓就开始生长,直到剧本创作的最后一刻,我们才能知道人物的命运和结局是什么样的,常常是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所以这个剧本我们是在路上走出来的,第一稿洋洋洒洒十几万字,每一个细节都特别鲜活,人物的语言非常准确。这不是你坐在宾馆里一个舒服的地方想出来的。
人物互不照面却生死相连
灾难把人性逼上历史的前台
编辑: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拼到最后,除了故事和细节,还取决于对历史的理解。对于1942年的大灾荒,除了气候原因和蝗灾以外,侵略者、统治者、灾民这些不照面的人物如何交织在一起,造成了更大的灾难?
冯小刚:多线索的叙事,人物之间互相又不见面,这在电影里面是特别难成立的,但是在这个电影里,它成立了。他们虽然互相不见面,但内在的联系特别紧密,而且产生了非常荒诞的结果。比如,美国记者白修德把灾荒的照片摆在蒋介石面前,这等于把蒋介石推到了一个死角。之前蒋介石一直在说,有灾情但是没那么严重,所有的记者都说他昏聩,不了解民情。我们认为,1942年摆在蒋介石面前的有很多他认为非常重要的事,首要的是和日军作战,其次是要向英美列强乞求援助,此外还要打通滇缅公路,解救被围困的英军,同时,各路军阀虎视眈眈,还有,共产党的势力不断壮大。也就是说,他觉得哪一件事处理不好都要亡
党亡国,哪一件事都比河南灾荒的事情大。他又没有能力去赈灾,而且他想把河南灾民当成一个包袱甩给日本,拖住对方。1942年他抛弃了人民,1949年,人民就抛弃了他。
白修德把文章发到《时代周刊》上,英美政府开始给蒋介石压力,他不得不作出赈灾的决定,但粮食到了河南并没有发到灾民手里,被各级官员给贪污了,官员又和商人勾结,拿着粮食到逃荒的队伍里去买女人和小孩。因此蒋介石的赈灾决定,最终导致的是灾民卖儿卖女。日本人用了一个更毒辣的方式,他们拿军粮给这些灾民,来瓦解民族的人心。所有的人都在利用灾民,但却没有给灾民真正的帮助。所以你看,他们之间互相不见面,但是他们之间发生的这种关系,就像一碗杂拌粥。
编辑:电影描述人性的复杂还表现在灾民身上,作为导演,你似乎并没有因为灾民处于弱势地位而一味同情,电影中他们的弱点和性格也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冯小刚:对。灾民们遇到这样的灾难,不去追问是谁把我弄成这样的,而是说我命不好。我们经常说中华民族吃苦耐劳,一点没错。一个民族走到今天,虽然不断地有农民起义,抵御外敌入侵,但更重要的,这个民族仍在靠着忍耐活着。知识分子靠写诗、画画让自己从灾难中抽离出来,民间就弄些《步步高》、《喜相逢》这样的小调,给自己一种麻痹。在树皮已经吃光,靠吃柴火来满足咀嚼需要的情况下,老百姓仍然还对统治者抱有幻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