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外部分析
一、饮料行业的PEST分析
1政治环境分析
改革开放政策的浪潮,让这些民营企业有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取得进步,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食品安全问题迫切要求法规,行业标准的完善。
2001年11月11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法律文件,它标志着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06~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重点发展饮料制造业。在“十
一五”期间继续提高饮料生产总量,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适度发展瓶(罐)装饮用矿泉水,降低碳酸类饮料的比例,发展并规范功能性饮料的生产;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融资等手段,培育大型饮料企业集团,实现产业升级。“十一五”期末,建立一个产品结构更趋合理、产业集中度更高的现代饮料加工体系。到2010年,全国软饮料总产量达到5700万吨,年均增长率约11%。其中,果蔬汁饮料产量达到1140万吨,瓶(罐)装饮用水产量达到2250万吨,碳酸饮料产量达到1140万吨,茶饮料、功能性饮料和蛋白饮料等其它饮料产量达到1170万吨左右。这些利好的产业政策有利于饮料行业的蓬勃发展,但最近三鹿毒奶粉事件再次让食品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国政府加大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饮料在生产、包装方面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公众的关注。娃哈哈矿泉水广告
“十二五”期间,节水、节能、降耗、环保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被列入约束性指标,国家还要求各产品必须制定耗水、耗能定额,因此,饮料“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节水、节能、减排、环保的目标值。 水、能源及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饮料行业的成本压力巨大,因此,饮料行业降低成本、避免价格战的恶性竞争、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和能力的体现。
2经济环境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里,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统计显示,1979年至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实际增长9.8%。 2007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值为2495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9%,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30年的里,我国人均GDP成倍增加,由1978年的381元上升到2007年的18934元。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同比增长1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同比增长15.4%。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软饮料行业稳步健康发展。软饮料行业需求不断提高,产能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在产销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饮品不断推陈出新,将衍生出更加广阔的细分市场空间。中国饮料产品的消费市场之大,是任何国家不能比拟的。
但2007年以来,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2008年4月份,CPI同比上涨8.5%,创12年以来历史新高。对于广大的投资者来说,原料成本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形下,食品饮料行业的成本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成本上升,商品加价在所难免,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商品价格上涨必然或多或少影响其消费量,这将影响饮料的销量,对饮料业而言是个不利的经济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健康意识觉醒,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简单化,模式多样化。最近的几十年以来,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加注重“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使饮料市场不断细分,饮料企业推陈出新,果蔬饮料和茶饮料贴近消费者生活理念,满足消费者的口味。消费者追求更健康、更天然、更好喝的饮品使饮料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技术环境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饮料产品的生产与包装技术不断升级。PET无菌冷灌装包装、HDPE(中间有阻隔层)奶类包装,以及无菌纸盒包装在饮料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方便、绿的包装不仅保证了饮料存放的安全质量问题,而且也为同质化的饮料产品带来了差异化,带动了饮料业的发展。
二、行业成功关键因素分析
通过对娃哈哈企业的PEST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娃哈哈在食品饮料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有以下四点:
1赶上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浪潮,迎合国家政策的发展
在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之初,正好赶上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浪潮,让这些民营企业有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娃哈哈集团这是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2加强与国外企业战略合作,发展民族品牌
经济发展放缓,消费需求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
娃哈哈蓬勃发展的阶段正好是中国经济复苏的阶段,相关的经济政策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十分有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有所提高,消费者有能力购买更多地商品。娃哈哈集团抓住时机,加强与国外企业的战略合作。1996年,公司以部分固定资产作投入与世界500强、位居世界食品饮料业第六位的法国达能集团等外方合资成立五家公司,并坚持合资不合品牌,由中方全权经营管理,一次性引进外资4500万美元,先后从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引进大量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流水线,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发展民族品牌,娃哈哈再次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3满足消费者的追求健康的观念,抓住细分市场,积累资金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简单化,模式多样化。娃哈哈的生产出的系列产品恰恰迎合了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当时,娃哈哈集团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主要是解决小孩子不愿吃饭问题。靠了确切的效果,靠了"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产品一炮打响,走红全国。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正好抓住了这个细分市场,健康又实惠,符合当时人们的心里。在1990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完成了初步原始积累。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实施企业信息化
先进的技术装备是“娃哈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冷链技术(生产企业的冷冻储藏仓库,物流冷冻运输车辆,零售商门店的冷库)。娃哈哈集团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先后投巨资从美国、意大利、日本、德国等引进60余条世界一流水平的自动化生产线,形成了规模化生产能力,取得了规模效益,保持了竞争优势。目前,“娃哈哈”拥有的先进设备总价值约4亿美元。
永不停步的技术创新是“娃哈哈”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娃哈哈”几代产品在国内市场“一鸣惊人”,靠的都是科技创新。1997年,“娃哈哈”采用微胶囊化技术,成功开发了AD钙奶,后来又研制出VE钙奶、铁锌钙奶等新品。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充分的技术储备,1998年“娃哈哈”又推出了“非常可乐”并一炮打响,成为目前国内市场惟一能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大国际品牌抗衡的民族碳酸饮料品牌。如今,依靠新技术开发的
娃哈哈茶饮料、果汁饮料又成为饮料市场的新宠。
信息化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要素。“娃哈哈”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公司信息化水平逐年提高。目前,信息技术在“娃哈哈”的生产、销售、供应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同时,“娃哈哈”还根据公司业务流程特点,设计、完善各管理信息子系统,并实现对接,形成了完整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娃哈哈”的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应用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保证了公司决策的及时性和科学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