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的名义重建儿童教育——基于对儿童立场的再认与阐释
儿童的名义就是儿童的立场,儿童的立场就是教育的立场。儿童立场,就是顺着儿童生长的方向,发现儿童,发展儿童,成就儿童。为此,成人需要顺应儿童成长的规律,呵护儿童的天性与天赋,开发儿童的潜力和可能,以儿童的名义重建儿童教育。
一、重建儿童教育,要让儿童学会玩
玩,是儿童的天性。重建儿童教育,就是把玩的时间还给儿童,让儿童享有玩的时间。当泛在学习(线上、线下)已然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教育生态时,教育者更要想办法让儿童去玩,会玩。特别是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更要思考如何让儿童“玩转童年”,在“玩”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呵护童心,让童年成为儿童最美好的记忆。
玩,是儿童的权利。如何界定“玩”的内涵与价值,不仅决定了儿童“玩什么”“怎么玩”,而且决定了儿童能否“自己玩”。在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黑虎梁苗乡大道的上山步道上,不论是双休日,还是上学前、放学后,时常可以看到在台阶上上蹦下跳的儿童。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诠释着现代儿童“玩”的真义。我想,让儿童回归自然,一定是“玩”的题中要义。
玩,是教育的基本策略。“玩”的学问,就是“学”的学问。玩,需要动手动脑,需要心灵愉悦,需要耐心等待。所以,教育者要用等待的心理,创设愉悦的氛围,让儿童乐于动手动脑。总之一点,就是要让儿童“动起来”。比如,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必须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学校开辟的种植园、劳动场,无论取多么漂亮的名字,都要时刻记住两点:种植园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种的;劳动场不是学校的秀场,而是学生的农场。我想,杜威先生倡导的“在做中学”,一定也有“玩”的意
趣在其中。因此,在教学中,教育者需要将固化的知识变成学生可以玩的“知识”,努力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究知识的兴趣,让
以儿童的名义重建儿童教育
——基于对儿童立场的再认与阐释
陆云峰
儿童的立场就是教育的立场。教育者要顺应儿童成长的规律,呵护儿童的天性与
天赋,开发儿童的潜力和可能,以儿童的名义重建儿童教育。重建儿童教育,就
是让儿童学会玩,让儿童自己去观察和发现,让儿童理解“刻苦”的真正含义。
当然,成人也要“把自己变成孩子,把孩子变成自己”。
儿童名义;儿童立场;儿童教育
智识观点参考
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着力为学生提供发现和展现自己天赋及才能的自由时空。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成人在“给时间让儿童自己玩”的同时,还不能忘记成为儿童的“玩伴”,陪儿童一起玩。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陪着儿童一起玩”都意味着教育的开始。儿童是自然之子,同时还是社会之子。自然之子,意味着作为以肉体为存在形式的生命体的成长;社会之子,意味着作为以精神为存在形式的生命体的健全。因此,“陪着儿童一起玩”,首先要保证“玩”的安全性,并在此基础上让儿童知晓并掌握生存的本领;其次才是“玩”出童年的意义,在“玩”中发现儿童的成长秘密,开发儿童的潜在智力,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当然,这需要成人低下身段的“共情”“共智”。
儿童的世界是现实的,也是虚拟的。当成人剥夺了儿童“玩”的权利和时间的时候,自己也就远离了儿童的世界。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玩”给予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让儿童拥有了“一百种语言”“一百种幻想”。儿童在动手操作、反复观察中认识现实世界,同时不断地构建属于他们的“理想世界”,即儿童就是穿行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精灵。因此,教育在给足时间让儿童自己玩的时候,才是活泼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
二、重建儿童教育,要让儿童自己去观察和发现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发现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让儿童自己去观察,是儿童“发现”世界并融入世界的必要途径。儿童对世界的观察,首先缘于对周围一切事物的好奇心。这个已经被成人感知过的世界,于儿童而言,是完全陌生的。成人需要做的,就是呵护儿童的好奇心,让儿童走向自然。儿童通过自己的观察,会发现未知的神奇现象,并因为“发现”而“感到愉快”。比如,儿童因为观察而解决了心中的疑问,发现了自然界的秘密,获得了深刻而不易遗忘的感知,并能够将观察获得的方法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这对智力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提醒我们,成人要为儿童提供学习情境,回归真实生活,让儿童成为真正的“发现者”。
观察是发现的开始。观察的过程,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并融入世界的过程,是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学习习惯的过程。儿童在观察中动眼、动手、动脑,发展直觉思维。通过观察,儿童会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判断、猜想和设想;或者在对观察中遇到的疑难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观察对象产生“预感”“预言”。这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阶段。把观察的机会留给儿童,让儿童在观察中发现,是教师提高教学质效的一条路径。
观察是一项需要调动一切感官并加上思维的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开始。通过观察,儿童的眼睛会变得更明亮,动作会变得更协调,思维会变得更灵活。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很有道理的。现在的课堂教学都提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是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学会发现(在对未知的认识、识别与判断中获得学习的方法与规律),学会思考(在看到的信息中进行筛选,提取有用信息并重新进行组合)。当然,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建立在“让学”的基础上。
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成人时常用“告知已有结果”的方式代替了儿童的“亲身观察”,从而让儿童失去了与自然和未知接触的机会,儿童的成长也因此会被成人无意识地破坏了。蒙台梭利说:“对儿童来说,成人的环境不是一种适宜的环境,而是一障碍物。这种障碍物实际上是对儿童的防御,使他们的态度乖戾并容易受成人的暗示。”成人让儿童自己去观察,就必须给儿童一个适宜的观察环境,必须为儿童的发现“敞开大门”。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儿童的心灵是自由自在的。
三、重建儿童教育,要让儿童理解“刻苦”的真正含义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崇尚“刻苦”精神,历史
长河中的“天才”,无一不是通过刻苦才成就了自己,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比如,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为万世师表;匡衡凿壁偷光,终成一代名相,等等。对于儿童来说,安逸的生活很容易使他们失去刻苦奋斗的动力,尤其在学习上,坐不住、坐不长是普遍现象。笔者认为,学校对儿童的“刻苦”教育,可以从劳动教育开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新时期的劳动教育要“以体力劳动为主……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教师要让儿童明白,人人都有惰性,谁克服了惰性,谁就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对当下的儿童来说,“刻苦”有这样几层意思:一是能够全神贯注于某一件事,心无旁骛,坐得住,坐得久;二是能够不折不扣地完成一件事,不打退堂鼓,即使是有难度的事情,也能够坚持做完;三是能够锁定一个高远的目标,并知道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做哪些准备,而且能一以贯之,不言放弃,每一个步骤都做足、做优;四是能够为了完成某一件事,学会取舍,荣辱不惊。作为教育者,要为儿童创设更多的“刻苦”情境。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教育者要让儿童演绎现代版的“头悬梁”“锥刺骨”,“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就是要让儿童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只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让他们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葆有发展的内驱力;野蛮其体魄,就是要让儿童拥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恒劲和韧劲,让“坚持就是胜利”“不达目的不罢休”成为他们实现理想的铿锵誓言。
“刻苦”,肯定是“苦”的。这种“苦”能够让人刻骨铭心一辈子,因为这种“苦”成就了一番事业,或者实现了一个理想。学习的快乐一定不是简单的肉体上的或者是精神上的愉悦,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一种理解与沉迷。学习的进程中,一定会迷雾
重重,也一定会豁然开朗。因此,学习上的刻苦,一定会经历身心俱疲,但“痛并快乐着”。面对学习上的困顿,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研究态度,更有“撞了南墙不回头”的执拗,这就是“刻苦”;乐于坐冷板凳,沉浸在对目标的追求中,这就是“刻苦”。儿童必须清楚,天才都是汗水和泪水浸出来的。
四、重建儿童教育,要“把自己变成孩子,把孩子变成自己”
“把自己变成孩子”,意味着成人与儿童在一起的时候,必须蹲下身,放低心态,走进他们的世界,与他们一起成长,做“长大的儿童”。成尚荣先生说:“儿童生活在三个世界中:现实的世界、理想的世界、虚拟化的世界。”因此,成人要给儿童一个真实的充满温馨的“现实世界”,让自己成为现实世界里活泼泼的“孩子”,与他们一起玩,与他们一起乐。一旦成人“变成孩子”,儿童就不会与成人世界产生抵抗,成人也会因此不断地改良成人世界,让儿童在自然的状态中走向成人世界。成人要学会静静地欣赏儿童的“虚拟世界”,感受儿童在“虚拟世界”里的喜怒哀乐,并以此不断地给儿童创造更多的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同时,成人更要学会和儿童一起构筑他们的“理想世界”,根据儿童的特点,顺着儿童成长的方向,为儿童的“理想世界”提供必要也是必需的帮助。
“让孩子变成自己”,意味着成人必须为儿童架设一道成长的桥梁,让儿童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这里的“自己”首先是成人自己。成人需要引导儿童规避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儿童绕开成长过程中的暗礁和漩涡、陷阱和天坑,避免不必要的损坏和伤害;同时,根据儿童的特点,用成长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引领儿童,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儿童。总之,成人要为儿童设计一个适合于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的线路图,让他们真正迈入成人世界后,仍葆有赤子之心,仍然会不断地以全新的姿态走向属于他自己的未来。
“让自己变成孩子,让孩子变成自己”,这是对教育立场的再次审视。成尚荣先生认为,“只有真正站在儿童立场上,才会有真正的良好的教育发生;如果抛弃儿童立场而站在另外立场上,教育很可能是一种‘伪教育’甚至‘反教育’”。
智识观点参考
我们今天谈“适合的教育”,一定是以儿童为出发点再回到儿童的一种教育,是以“适合儿童的发展”为主要旨归的教育。也只有在这样的体认中,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到“每一个儿童都是重要的”“每一个儿童都是不一样的”。
“六一”是属于儿童的节日,就如同“五一”是属于劳动者的节日一样。节日里,儿童是快乐的,成人也是快乐的。儿童的快乐,是因为在当下的教育生态中,他们在这一天可以充分享受到“自己的节日带给自己的快乐”,而且成人在尽量地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一天,成人努力“把自己变成孩子”,想尽一切办法,让儿童在这一天感受到“作为儿童的快乐”,让儿童知道“今天的主人是我们孩子”。教育者要根据儿童的特点,精心设计儿童的节日,让自己回到童年时代,回到儿童中间,给儿童隆重却不失快乐的仪式感。
儿童对节日的记忆,往往就是成人的记忆。成人给儿童怎样的节日生活,儿童就期待着每天能有这样的生活。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成人必须去思考,为什么儿童对“六一”有着那么多的期待?答案其实很简单,成人可以“把自己变成孩子”,然后“在孩子的身上看到自己”。于是,教育者是不是可以这样去想,如果我们把每一天都当成孩子的节日,把每一节课都当成自己的节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是不是可以消解隔阂?教育者每天所从事的工作是不是会变得很有趣?儿童每天的学习与生活是不是变得更有价值?当然,这可能是乌托邦式的玄想,但道理一定是这样的。如果这样去努力,也一
做一个快乐的自己短句
定会有新的发现。
当然,重建儿童教育,还需要成人守护童年,和儿童一起玩耍,和儿童一起喜怒哀乐。做父母的,要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做老师的,要用儿童喜欢的方式引领他们的发展,让儿童用喜欢的方式学习,要多问一问儿童“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发展不发展”,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到属于他们的童年。也只有在这样的教育中,儿童才能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进而发展自己的天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参考文献:
[1]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单中慧,译.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
[2]成尚荣.重新认识、发现儿童[J].人民教育,2014(11).
[3]孙孔懿.思想者永远是年轻——读《成尚荣教育文丛》[J].未来教育家,2019(4).
(陆云峰,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邮编:22639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