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视角下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模式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
31
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愈发关注,心理健康工作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但是,大学生心理问题早期的倾向和特征发现难、介入难,很多学生早期缺乏调节意识,也不愿主动寻求心理专业老师的帮助,这成为做好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难点。对此,2021年教育部发文明确提出,要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及早发现能力和日常咨询辅导水平。
高校学生社团具有参与面广、影响范围大的特点,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动机是多元的,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过程中能否潜移默化地促进心理的积极变化,又如何促进这种变化呢?这是亟需探讨的问题。从已有研究来看,关于高校社团的相关研究中,主要集中在社团的困境与治理、育人功能优化、发展路径与机制等,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研究尚少。本文阐述了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理论基础与内在机理、突出问题,提出了心理自我调适模式与实施策略等,这对探索预防大学生早期不良心理问题倾向演变成重症心理疾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理论基础和内在机理
(一)观察学习理论:  营造轻松的氛围
以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为代表的观察学习理论(又称替代学习)认为,一切社会学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的,具有认知性,不等同于模仿的一种学
习。首先是注意过程,社团活动以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学生,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其次是保持过程,大学生在社团活动参与中体验到的欢快放松状态,将在其大脑中记忆并保持相当一段时间,有利于形成长久可持续的积极心理状态;再次是动作再现过程,大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体验到放松自我、调节自我的效果,会积极主动去参加活动;最后是动机过程,能够参与社团的收获融入自我的价值观以及生活中,使自己能够慢慢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放松,自我心理调适。
(二)人际关系适应理论:  促进思想交融与碰撞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是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病态大多是由人际关系失调所导致的。已有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情况对青年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对人际交往有着强烈的需求。然而,大学生对人际交往容易抱有理想化的态度,常因性格、习惯、爱好等不同产生社交隔阂。
学生社团是重要人际交往场合,他们可以在社团中发生思想交融与碰撞,学会与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同学交流沟通。不同的是,学生社团中的这种人际关系交往更多是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被动的,有利于积极培养理解、宽容、友善、信任的心态,降低因人际交往而产生的焦虑,达到自我心理调适的良性循环。
(三)自我中心疗法:  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独立人格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自我中心疗法,指出如果有一个适宜的环境,一个人将有能力来指导自己,调
社团视角下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模式构建与
实施路径研究
陈 颖,张燕青,蔡桂钦,肖 晓,陈 鸣
做一个快乐的自己短句(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
摘 要:文章从观察学习理论、人际关系适应理论、自我中心疗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内在机理,深入剖析了社团在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方面的突出问题,构建了社团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模式,从学分制度、高质量发展、心理社团建设等五方面提出了实施策略。关键词:心理;自我调适;学生社团
作者简介:陈颖(1993— ),男,汉族,江西九江人。主要研究方向: 学生素质教育与社团管理。基金项目:江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社团视角下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模式构建与影响因素研究”;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新时代劳动教育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 SZZX21134)。
32
整自己的行为,达到良好的自我选择和适应。就如很多人退休之后会企图去选择一个能让自己舒适的环境生活,让自己达到一种身心放松的状态,继而达到心理放松的目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以一种兴趣或者因为某项活动吸引而参与社团,如:社团活动的质量较高、广泛受到欢迎,那么参与者保持这种兴趣和吸引的可能性就很大。这种兴趣和吸引,正是学生心中所谓的“理想环境”,经常性处于这种环境中可以放松学业、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使身体得到劳逸结合,进而在自我感觉舒适的状态下,来指导和调整自我行为。
二、社团在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活动整体质量不高,社团品牌效应不强
第一,众多社团为了任务而举办活动,自然活动的质量也不高。第二,为了学业需要“重在参与”,很多学生参与社团并非真正出于兴趣爱好,而是众多学校要求的“第二课堂学分”要求,使得为了“学分”而活动。第三,社团的建设管理缺乏专业指导老师的力量。不少老师对本社团业务并非精通,甚至仅有一点兴趣和特长。第四,一些学校在处理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上存在“重管轻建”倾向,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社团的内涵建设缺乏规划和指导。一些学生忙于“应对”活动,可能会加重心理负担。
(二)指导老师良莠不齐,心理教育介入不足
学生社团办的怎么样,指导老师质量是关键。目前学生社团指导老师以兼职为主,整体来看,主要问题有:一是老师自身的教学、科研、行政事务多、压力大,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参与较少,队伍整体素质良莠不齐。二是指导社团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介入,对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深刻,缺乏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追求积极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导向。三是指导老师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技能,在指导社团的过程中不仅忽视心理健康疏导,而且面对可能需要进行的心理问题引导却缺乏必要的理论和技能,也缺乏必要的心理知识体系培训。
(三)心理社团建设滞后,引领作用明显不强
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心理教育功能,完善建设心理相关的专业社团是必不可少的。心理社团可以直接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影响学生,同时也为其他社团更好融入心理内容的活动开展提供了交流合作途径。然而,目前各高校对心理社团的建设与管理关注不够,发
挥作用整体还不够强,主要问题有:第一,心理老师指导心理社团,缺乏交叉学科老师共同指导,以提升活动的创新性、吸引力;第二,特不够鲜明,诸多心理社团的日常活动依然停留在心理知识学习、团体辅导、知识竞赛等方面,缺乏创意,难以吸引广大同学参与其中;第三,与不同类型社团有机融合不够,难以做大做强。
(四)学生参与社团存在认识偏差,功利心态倾向明显
近年来,学生加入社团的动机更加多元,对加入社团的认知也存在偏差,一些同学对社团带来的收获期望过高,往往出现心理落差,导致失望、浮躁甚至抑郁的心理;有的同学思维比较局限,认为参与社团活动会浪费大量时间。事实上,不参与社团会增加空闲,反而易导致心理焦虑。如果不参与任何社团活动,客观来看是空闲时间的增加,从理论上讲,这样的状态范围更容易产生心理焦虑。已有研究表明,一天中拥有太多的自由时间也并不总是一件好事。这说明,大学生在校期间适当参与社团活动是必要的,对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三、社团视角下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模式构建与实施策略
(一)模式构建
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尝试构建了社团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模式,以自我中心疗法等理论依据,全面营造良好参与环境、技能提升机会等六个方面的环境氛围,从学分制为牵引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实施策略,期望达到“三提两减一改善”的目标,有力破解大学生常见的学业压力等六大心理问题(如图1所示)
。观察学习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自我中心疗法
实时策略牵引:学分制
导向:高质量支撑:专家团队保障:优质环境突破:心理社团
情境营造良好参与环境
技能提升机会体育艺术平台充实空闲时间有效分散注意人际交往选择
调试期望人际适应能力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提高抵抗挫折能力提高情绪稳定明显改善心理焦虑减少心理障碍减少
有效破解大学生六大常见心理问题
学业压力  情感压力  就业压力社交压力  环境压力  前途压力
图1 社团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模式结构图
33
(二)实施策略
1.以学分制为牵引,把参与社团活动纳入大学生培养必修环节
当前,各地各校大部分均实行了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因第二课堂学分与毕业挂钩,学生在参与社团中极少出现“主动排斥”
情况,基于制度设计促使学生参与社团是必要的,尽管学生在初期对社团认识有偏差,但因为第二课堂学分需要,在参与社团中会逐步发现乐趣,如社团能够营造出一种轻松有趣的活动氛围,使同学们在社团活动中身心得到放松、参与感增强会提高积极性,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达到自我调适的目的。一旦出现焦虑、挫折等情况,他们可能会主动选择到社团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在“玩”中到刺激与兴奋,进而实现自我心理状态的调整和重构。
2.以高质量为导向,着眼社团吸引力的提升和覆盖面的扩大
社团建设在着力提升吸引力和覆盖面上再下功夫,坚决避免“僵尸”社团。一要发挥专业特,延伸专业学习“第二课堂”。如:医学类院校可开展类似义诊、急救培训等活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农业类院校可以开展一些与农业发展相关的活动,把农业科研基地变成活动场地。二是坚持分类指导,差异化错位发展。文体艺术类的社团应围绕锻炼身体、陶冶性情积极开展体育艺术相关活动,切实使学生在参与者培育兴趣特长,培育积极心理。思想政治类社团要着力引导,切实通过多种途径深化参与学生的“四个认同”,致力打造校园思想引领的“排头兵”。就业创业类社团应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提高其抗挫能力,积极组织模拟招聘活动,切实减轻学生就业心理压力。
3.以专家团队为支撑,切实做好学生社团调试心理的机制畅通与路径实现
要达到学生社团的心理自我调适功能和效果,专家力量是关键。学校应专门建立学生社团建设专家咨询制度,围绕“大思政”工作体系进一步融入学生社团的路径机制,聚焦学生参与社团须着力加强的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人际交往实践、体育运动和美育教育等重点方面,思考如何增强学生自信心,减少心理焦虑发生,避免负面情绪,培育积极心态,进而提升
心理自我调适能力。推行专家把脉—协同参与—分类施策—精准管理的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学工、团委、组织、宣传、保卫,以及指导单位共同参与的专家咨询制度,切实促
进学生社团更好发挥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在内的“大思政”功能。
4.以优质环境为保障,扎实推进社团发展的考核与激励
学生社团应该是积极、奋发、快乐、高雅的组织,提供一个优质的社团环境是重要前提。要加大支持力度,从场地、人员、资金、资源等方面充分保障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要推进社团的“比学赶拼”,强化考核评价,形成组织内部良性的竞争氛围,培育学生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注重奖惩与激励,在经费、荣誉、资源等方面予以激励,推行社团星级认定制度,切实调动社团发展积极性。
5.以心理社团为突破,创新探索学生社团破解心理问题的新模式
要更好发挥学生社团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建设好一批心理类社团是必然要求。心理社团专注于对大学生心理服务,依托专业的心理专业老师指导,通过各类心理调适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潜移默化中使心理状态发生质的改变。正是因其心理社团本身的特殊性,在促进大学生心理调适方面它可以比其他社团先行一步,率先探索实验,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为其他类型社团积累有益经验。要发挥心理专业知识相对充实的优势,积极探索具备可复制、可操作、具备心理调适功能的社团文娱活动,更好地延伸心理社团的价值。
四、结语
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机制可从观察学习理论、人际关系适应理论、自我中心疗法等阐释,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构建了社团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模式,最终实现“三提两减一改善”的心理育人目标,这为解决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模式的影响因素和成效评价是下一步要深入探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梅,张金福.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社团的现实困境及治理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0(23):16-22.
[2]胡业宇.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优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8):66-68.
[3]景浩荣.学生社团立德树人实现路径与保障机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12):66-68.
[4]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207-209.[5]麻馨月.睡眠质量对青少年情绪体验的影响:情绪调节方式的中介作用[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6.
[6]唐凤.太闲太忙都很糟,我们如何更幸福[N].中国科学报,2021-9-10(0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